风物考(风物考)

由网友(何拆)分享简介:《景物考》是二零零六年上海文明出书社出书的图书,做者是仲富兰。中文名景物考做者仲富兰订价四九.八出书社上海文明出书社开原一六开ISBN七八零六四六九九二图书编号一四二九二一六基原疑息景物考书名:景物考图书编号:一四二九二一六出书社:上海文明出书社订价:四九.八ISBN:七八零六四六九九二做者:仲富兰/国别:中国大陆出书...

《风物考》是200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仲富兰。

中文名

风物考

作者

仲富兰

定价

49.8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开本

16开

ISBN

780646992

图书编号

1429216

基本信息

修仙弟子必备手册 古剑奇谭OL 风物考发布

风物考

书名:风物考

图书编号:1429216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定价:49.8

ISBN:780646992

作者:仲富兰/国别:中国大陆

出版日期:2006-06-01

版次:1

开本:16开

简介

早在汉字产生以前,中国就有了龙的形象。此后,许多中国典籍都以纪

实手法对龙作过绘色绘声的描述:“头似驼,角似鹿,眼似龟,耳似牛,项

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

只知道中国人以“龙”为图腾,而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有人说龙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象征。

几千年来,大多数帝王或正在觊觎帝王宝座者,都力图证明他们与龙的

血缘联系,有的皇帝还说他们是龙的儿子而自命不凡、胡作非为。他们把龙

看成是无所不能的神灵,是神仙的坐骑,是腾飞的象征,是福泽皇家的瑞兽

。但最为讲究实际的中国老百姓所看重的,是龙所具有的兴云布雨的本事。

因为,只有这种灵赋,才使得龙与处在农耕文化氛围中的中华子民之间产生

了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人们对龙崇拜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风调雨顺、万

物有成的祈求;在于对水涝旱灾的恐惧和力图摆脱的情结。老百姓坚信,要

想从龙那儿获得不降灾祸的承诺,除了有比龙法力更高的神灵之外,最为可

靠的途径,就是给予龙更多的祈祷拜求。

不然的话,人们为什么要建那么多的祭祀龙的场所和举办那么多的祭祀

龙的活动呢!当然,老百姓认为龙有变幻形象的神通,他们希图将龙人格化

,使龙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彼此友善,保佑他们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

样,龙就成了与凤、麒麟和龟并列的“四灵”之一,龙的职责可不轻哩!

都说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那么,龙到底是什么呢?北京大学哲学系王

东教授在他的《中国龙的新发现一一中华神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一书中说,在龙的问题上,最流行的是搬用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原始图腾

说,而这种说法并不科学。王东认为,中国的“龙”源于图腾,又超越图腾

,是文化的创造,也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反映民族文化精神的吉祥符号和美

好象征。

龙是我们民族传统和精神的体现,一般认为最早源于古人的图腾崇拜。

早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有了“龙”为神灵和祥瑞吉祥的概念

,并且创造出了许多经艺术加工的龙形象。如红山文化玉龙、大汶口文化的

龙纹乃至濮阳的卵石龙等。一些考古工作者在对历史文物进行发掘整理后发

现,中国的龙文化很可能起源于甘肃。甘肃考古学者在甘肃武山出土的一个

距今六千多年的远古彩陶瓶上,发现绘有一个人面两足龙身的饰图,这表明

,中国对龙的崇拜要早于这个时期,而且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已将这一崇拜运

用于文化表现形式。我国许多龙文化的史料记载,也都同甘肃有关。在山东

嘉祥武氏寺中出土的距今二千多年的汉代石刻、四川新津宝子山汉墓中出土

的刻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大型锦画都有伏羲龙身的图案,由此可以推

断,为古二皇之首的伏羲是中国创建龙文化的第一人。而许多古文献中都记

载,伏羲氏是古成纪人,古代成纪正是今甘肃天水。

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甘肃发掘出土的距今8000年至7000年的大地湾遗址

,进一步证明这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时至今日,甘肃民间仍然

保留崇拜龙蛇的习俗。据一些考古工作者介绍,目前还没有对龙文化产生的

根源作研究,也不知是否有这样的龙,但是有一点可初步断定,龙文化的发

源地可能就在甘肃。可是,也有人说龙文化始于山西,1978年,在襄汾县东

北以陶寺村为中心,涉及东坡沟、中梁、李庄等村庄的一场由中国社科院考

古所和临汾地区文化局主持的考古发掘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经过调查试掘

,最后将重点锁定在陶寺村南一带。到1983年,发掘面积已达6000平方米,

发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成果。之后,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连年

不断,延续至今,并且不断有新的惊人的发现。理由是奠定龙文化的尧时代

的真实存在。尧都平阳,舜继尧就天子位的地方,古即称“中国”。古时尧

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地方都在晋南,晋南是当时“中国”之中无

疑。现在“中国”,如前所述,是一个集56个民族于一体的大家庭,与古代

中国一词有不同含义,故也可说古代“中国”一词是狭义的中国,而今之中

国,则是意义明朗的广义的中国。

尽管龙是多种动物部件拼装起来的吉祥灵物,但它毕竟有一个完整美丽

的形象。这个形象,渊源久远,影响极大。我们的民族信仰崇拜的这个“神

物”,并且把自己看作是它的传人。那么这个龙祖最初的形象又在哪里?这

个问题如果出之有地,言之有据,对于解决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产生发

展及其与龙文化的关系,无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尧文化、龙文化、龙的传人、崇山精神,在山西尤其在晋南大地上结成

了一条金纽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龙文化先祖的文化圈。在这块宝地上先民

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把崇山这座埋葬帝尧父子的神山,叫“卧

龙山”,并把它作为心灵的神圣靠山去顶礼膜拜,瞻仰祭祀,甚至死了以后

,埋葬的方向也要“头枕塔儿山,脚登汾河湾”。

龙文化是华夏5000年文明史的脊梁,是丰富发展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

的精神动力。不论它在中华大地的哪一处,在原始社会,远古先民常以自己

的敬畏、感激、惧怕的物象作为本部族的标志,崇拜它,敬重它,祈求它的

保护,这就是图腾。随着民族的不断融合,多种图腾也集合成为了“龙”,

它象征着神秘、恐怖和威力。

P1-3

目录

自序/1

龙图腾溯源/1

凤凰符号的肇始/11

神兽麒麟的起源/20

龟的形象演化/27

鹊鸣兆喜和鸦噪兆凶/37

蝙蝠与福文化探寻/43

鹤的仙风道骨/51

崇鲤习俗考索/60

毛笔史话/69

墨的历史/77

砚台面面观/86

五彩缤纷的扇子/94

细说铜鼓/104

综观酒壶/115

说鼎/124

蜡烛考/134

赏风筝/144

何物中国结/153

缤纷的香包/161

铜镜的来龙去脉/168

玉器的前身今世/182

杂说水烟袋与鼻烟壶/194

探究景泰蓝/204

屏风的起源与发展/215

帽子古今谈/225

筷子考辨/233

多彩多姿的裙子/242

古枕漫说/249

趣斗蟋蟀/259

麻将今说/268

后记/27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