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山(清末文化人物)

由网友(明天你好我不会在跌倒@i)分享简介:金粟山,本名金凤翥,字粟山,号叔子,熟于清代异治10年(一八七一)。光绪终年到场科考,以第1名的成就考中秀才,后进选拔贡,果晨廷下诏遏制科举,其后再有机会到场科考。宣统元年(一九零九),被录用为蓟州劝教所劝教总董。平易近国当前,任蓟县简略单纯师范校少。人物熟平金粟山正在故里开办黉舍,设帐授徒。平易近国《蓟县志》的做者恩锡庭便是他的教熟...

金粟山,原名金凤翥,字粟山,号叔子,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光绪末年参加科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后入选拔贡,因朝廷下诏停止科举,其后再无机会参加科考。宣统元年(1909),被任命为蓟州劝学所劝学总董。民国以后,任蓟县简易师范校长。

人物生平

名士图图片

金粟山在故乡创办学校,设帐授徒。民国《蓟县志》的作者仇锡庭就是他的学生。金粟山喜好文学,著有《西园诗草》《蓟县乡土地理》《渔阳志略》《左氏联韵》《养正韵文》等。

金粟山精于书法,《蓟县志》记载:“君工书法,喜篆隶,获者珍之。”书风质朴自然,自成一家,现在蓟县民间也有收藏者。

1935年1月的一天深夜,有土匪要绑架某个家有资产的学生。金先生挺身而出,护住学生,严斥土匪,被恼羞成怒的土匪开枪打死。这件事情轰动全县,在县城鼓楼前举办了隆重的路祭仪式,先生的弟子和各界人士、县长等政府要员都出席祭拜。路祭结束后,粟山先生被埋葬在州河与淋河交叉的三岔口故里。

人物诗文

他的诗文很多,但大多遗失,惟有《左氏联韵》《渔阳志略》和两首七律,因载于县人所编《里党艺文存略》被保存下来。他在《感赋》诗中写道:“自从携砚到山庄,一岁无诗学废荒。非是任教增惰性,只缘无暇索枯肠。翻疑此地风霜早,不道劳人岁月忙。笑我年年砧杵事,为他人作嫁衣裳。”表达了他晚年执教的辛苦和执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