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峪村(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下辖村)

由网友(试卷是一张微凉的遗书)分享简介:山东省济南市历乡区白峪村是1个荒僻山村,位于章丘、泰安、莱芜接壤处,由八个天然村构成,七九零人,五五七亩耕地。该村捉住“乡区东拓”以及实行“村村通私路”工程戴去的成长后劲以及无穷商机,礼聘无名博野拟定村成长计划,充实阐扬天然以及熟态上风成长村级经济,多业并举,不停提低综合出产威力,酿成1个布满活气、遥近著名的敷裕村。中文名白...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黑峪村是一个偏僻山村,位于章丘、泰安、莱芜交界处,由8个自然村组成,790人,557亩耕地。该村抓住“城区东拓”和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带来的发展潜力和无限商机,聘请知名专家制定村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然和生态优势发展村级经济,多业并举,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变成一个充满活力、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中文名

黑峪村

著名景点

农家乐

别名

黑峪

地理位置

位于章丘、泰安、莱芜交界处

面积

557亩

人口

790人

外文名

heiyucun

所属地区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民族

汉族

特色产业

生态旅游

所属国家

中国

相关事件

由贫困村变为富婆村

行政类别

简介

孙村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下辖镇

黑峪村是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的一个偏僻山村,过去该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可耕地少,经济发展缓慢,村集体基本无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是典型的贫困村。2003年以来,村“两委”抓住“城区东拓”和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带来的发展潜力和无限商机,聘请知名专家制定村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然和生态优势发展村级经济,多业并举,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短短三年时间就变成一个充满活力、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5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较2002年翻了一 番多,黑峪村党支部也被评为济南市“‘五个好’村党组织”。

环境

规划村庄营造发展环境2003年,村“两委”意识到,济南“城区东拓”将给黑峪村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承接这一辐射,他们坚持规划先行,邀请清华大学教授、区镇规划人员研讨制定村总体发展规划,围绕发挥黑峪村的自然生态优势,确定了以发展旅游观光和农家乐项目为主的发展方向。他们制定了五年发展详规,决定首先实施路通工程,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003年先期开工3.7公里公路,2004年又抓住市里实施“村村通”工程的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5.27公里水泥公路,将8个自然村连成了一体,彻底解决了农民“出行难”、农产品“出卖难”、景点“出入难”的问题,为村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与此同时,他们针对村民居住分散的情况,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利用开山修路的碎石填埋沟壑,硬是在荒沟荒坡上整理出16亩土地,建设了三栋可容纳80户的居民楼和40栋平院式小别墅,集中搬迁了3个自然村的村民,置换出土地60多亩。旧村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民居住条件,而且为村庄发展生态旅游业带来了空间。

多措并举激活村级经济“公路通,百业兴”。修好一条路,竟让一个落后的山村迸发出久违的活力。2003年以来,黑峪村按照总体发展规划,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做足经济发展的文章。首先发挥好资源优势,积极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把开发整合荒山和修路起出来的石料加工后卖给施工单位,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创收100多万元。同时在提高农产品效益上做文章。村“两委”从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聘请专家教授,帮助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培育推广了品质口感俱佳的“西营红”甜杏和优质小米,产品统一进行包装销售,“西营红”甜杏每斤卖到1.5元,价格提高两倍,优质小米每斤卖到2.5元,增值六成多。

在旧村改造过程中,村里专门成立了工程指挥部,统一负责组织协调所有项目的施工,“村村通”和旧村改造施工中标单位都优先使用本村的劳动力,使全村80%以上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村民收入由过去只靠种植业收入,变为劳务收入、种植业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后通过发展公共事业返给村民的部分三个收入。2004年全村实现劳务收入43万元,人均增收近600元;

带起了十多个“农家乐”小饭店,仅“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就吸引游客万余人,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0多万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积累越来越多,农民二三产业收入比重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村里准备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探索走股份制和集团化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加快集体经济发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