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名茶(江西省的优质名茶)

由网友(哥不帅但也不坏)分享简介:江西名茶是指江西省的优良名茶、立异名茶、文明名茶等。婺源的婺源茗眉、井冈山的井冈青翠、抚州的云林茶通天岩茶、上饶的上饶黑眉、庐山的庐山云雾、建火的单井绿宁红罪夫茶等都是江西省内各市县具备代表性的优良茶,其余的另有患上雨活茶、狗牯脑、林熟婺绿、晓起毛尖、梅岭毛尖、武夷源贡茶、浮瑶仙芝、小布岩等,也是省内较有名的茶。中文名江...

江西名茶是指江西省的优质名茶、创新名茶、文化名茶等。婺源的婺源茗眉、井冈山的井冈翠绿、抚州的云林茶通天岩茶、上饶的上饶白眉、庐山的庐山云雾、修水的双井绿宁红功夫茶等都是江西省内各市县具有代表性的优质茶,其他的还有得雨活茶、狗牯脑、林生婺绿、晓起毛尖、梅岭毛尖、武夷源贡茶、浮瑶仙芝、小布岩等,也是省内较有名的茶。

中文名

江西名茶

地点

江西

类型

简介

创新名茶、文化名茶等

婺源婺源茗眉

100年内获3次世博会金奖的江西名茶,来源一个爱情故事,你听过吗

江西名茶

婺源茗眉产于江西省婺源县。这里是江西省主要绿茶产区之一。特别是海拔1000余米的鄣公山,地势高峻,峰峦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四季云雾不绝,具有栽培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婺源历来产茶以量多、质优而著称;当时婺源隶属安徽省,闻名中外的“屯绿”,部分产品就产在婺源。

婺源茗眉是以上梅州茶树良种和本地大叶种的鲜叶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该品种芽叶肥壮,满披白毫,产量高,芽叶萌发早而匀齐,含有效成份丰富。受到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创制的当年(1958年),就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1981年又被列为全国优质名茶;1982年荣获江西省优质名茶奖;1986年又被评为商业部优质名茶,并用此茶为原料窨制茉莉花茶,荣获国家银质奖。

婺源茗眉的鲜叶要求严格。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采白毫显露、芽叶肥壮、大小一致、嫩度一致、无病虫为害的芽叶,忌采紫色芽叶,要求在晴天雾散后采,保持叶表无露水;要细心提采,不用指甲掐采,以免红蒂。

加工工艺十分细致,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烘坯、锅炒、复烘六道工序。锅炒是形成婺源茗眉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其法是将锅温保持90℃左右,投叶约1公斤,四指并拢,手掌张开,拇指朝上,小指向锅,利用腕力和臂力将茶叶沿手心徐徐推起,当茶叶由上自由翻落时,两手捧茶轻轻搓条和抖散,周而复始,炒至六成干,白毫显露出锅,用烘笼烘干即可。

婺源茗眉由于茶树生长条件优越,茶树品种良好,采制精细,成茶品质甚优。外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内质香高,鲜浓持久;滋味鲜爽甘醇,为其特点。

井冈山井冈翠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是风景秀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百里井冈,气势磅礴,峰峦叠翠,峡谷溪流,嶙峋怪巧,云海瀑布,温泉溶洞,高山田园,十里杜鹃等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构成了8个风景区,230余个景物景观。这里,春天山花烂漫,夏天云海如洋,秋天红叶辉映,冬天银装素裹,全年四季如画。我国当代文学家郭沫若游览了井冈山小井龙潭瀑布,即兴赋诗一首,诗曰:“井冈山上有龙潭,瀑布奔流叠作三。樵径断残成绝境,军工开拓免垂毡。三潭交响千峰静,一井苍穹万木酣。土地归农思雨露,潜龙焉肯锁深岚。”井冈山的风景美,井冈山的茶叶更美。

井冈翠绿是江西省井冈山垦殖场茨坪茶厂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创造而成的。1982年被评为江西省八大名茶之一;1985年分别被评为江西省和农牧渔业部的优质名茶;1988年被评为江西省新创名茶第一名。由于产地为井冈山,色泽翠绿,故名井冈翠绿。

井冈山产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相传很早以前,天上有一位仙姑名叫石姬,她看不惯天上权贵的淫威,不愿与仙为伍,决定离开仙境来到人间。她云游了无数名山大川,最后到了井冈山的一个小村。到该村几户人家,家家泡了自己做的上等好茶,热情接待,她深受感动;同时又看到山村风景特别秀丽,于是不想离开,长住了下来。石姬向村民学习种茶与制茶。经过几年努力,石姬种的茶树长得非常好,制作的茶叶品质也特别可口。从此,这个村生产的茶叶名声越来越大,销区越来越广,村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纪念石姬的一片诚心,后人就把这个村叫做:“石姬村”,这个村所在的山窝叫做“石姬窝”,经流这里的一条溪叫做“石姬溪”。现在不仅石姬村产茶,井冈山的花果山、桐木岭、梨坪一带均有茶叶生产。

井冈翠绿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多采自谷雨前后。鲜叶采后,略经摊放,经过杀青、初揉、再炒、复揉、搓条、搓团、提毫、烘焙八道工序制成。

杀青:每锅投鲜叶特级为0.25公斤,一级为0.5公斤,锅温为140~160℃,炒至叶质变软,叶色变暗,折梗不断为止。

初揉:在特制的竹盘中进行,揉至茶叶成条,茶汁外溢为度。

再炒:目的是弥补第一次杀青的不足,锅温为120℃,时间极短。

复揉:使茶条进一步揉紧即可。

搓条、搓团和提毫:均在锅中进行。待茶叶有刺手感,白毫显露出来,即可出锅进行烘焙。

烘焙:用烘笼,烘温70℃左右,烘至足干,稍经摊凉,包装存放。

井冈翠绿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细紧曲勾,色泽翠绿多毫;香气鲜嫩;汤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叶底完整嫩绿明亮。该茶放入杯中冲泡,芽叶吸水散开,宛如天女散花,徐徐而降,再等片刻,芽叶散开更大,又如兰花朵朵在水中盛开,栩栩如生,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抚州云林茶

云林茶产于江西省金溪县黄通乡云林源的东西两侧高岗上。这里峻岭连绵,群峰起伏,竹木苍翠,云雾缭绕,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方圆数十里,每座山都有茶树生长。相传清代乾隆年间,太傅朱志韩把家乡所产的云林茶献给乾隆皇帝品尝,乾隆饮后,顿觉齿颊留芳,十分喜爱,倍加赞赏。从此,云林茶被列为贡品。

过去,云林茶多分布在竹木林中和山谷之间,十分零散,当地群众称其为野山茶,年产量仅约100公斤,销往南昌、抚州、临川等地。本世纪50年代开始,这里垦荒种植,建立了新茶园,茶叶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近年来,在传统的云林茶基础上,改进了加工工艺,茶叶品质有了很大提高。1983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江西省抚州地区优质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之一。该茶外形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条索细紧。除了滋味甘醇鲜爽,汤色碧绿清澈以外,特别突出的是香气清幽高雅,颇似春兰初放。正如诗人所赞扬的:“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当然这是诗人用夸张的笔调称颂此茶。但也足以说明,像如此品质高雅的茶叶,是不可多得的。

该茶制作十分讲究,鲜叶一般在谷雨前开采,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采回后,及时薄摊于白纸上或干净的盛具中约6小时,然后炒制。整个加工过程分杀青、揉捻、炒坯做条、提毫、再烘提香等五道工序。其再烘提香工序非同一般。采用低温长烘,最后在起烘前,又将温度突然升高,高温烘约3分钟。所谓“开始磨冷烘,最后用突火”,如此烘法,茶香特好。

通天岩茶产于江西省石城县通天寨的通天岩。这里山势险峻,石山耸峙,怪石嶙峋,岩赤如霞,呈现紫色砂砾岩区的特有景色。沿着寨西小道蜿蜒而上,登石阶500余级,前面有一巨石耸立,其形“上合下开,高广约两寻丈,内如合掌,外若两大指之合,顶泐新月形,并有异常光辉”,通天岩由此而得名。这里山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山顶四周所砌之墙,至今犹存;相传元朝至正末年,义军陈友谅所部踞守此寨,为朱元璋所破。通天岩右侧,一石笋拔地而起,直抵云霄,名曰:“石笋云霄”,蔚为奇观,为“琴江八景”之一。

茶园多分布于重岩叠翠的深谷幽壑之中。这里植被繁茂,云雾缭绕,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8.3℃,年平均降雨量1674毫米,空气湿润,土层深厚。在这里种植的茶树芽叶肥厚,内含有效成分特别丰富,为制茶提供了优良的物质基础。

通天岩产茶历史悠久。据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石城县志》记载:“谓县南十五里通天岩有异茶,善制者往往携囊就采制,清芬淡逸,气袭幽兰,绝胜宁芥赣储。”可见远在清代,这里所产茶叶的品质,就远超宁都县林芥茶和赣县的储山茶了。

通天岩茶采制精湛。在谷雨前开采,鲜叶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经杀青、初揉、炒青和复揉、烘干四道工序制成。

杀青锅温为150~160℃,每锅投叶量0.5公斤左右,历时3~5分钟;初揉工序主要是使茶叶初步形成细条,然后再入锅炒青,并进行复揉,此时实质上是边炒干边理条的过程,炒至茶叶五成干,茶叶初具条索,即出锅进行烘焙。在烘笼中烘焙约1小时,烘至足干,下烘收藏。成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润绿显毫;香气清高幽雅,汤色清澈,味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该茶早先由僧人在寺院附近山岩上零星种植、采制,主要是在大马栏、小马栏、张天窝、茶窝里等处,其中以小马栏所产品质最佳。如今有关部门正积极创造条件,大力进行茶园基地建设,力争多产通天岩茶,使这颗明珠放射出更加瑰丽的光彩。

上饶上饶白眉

上饶市,素以"山郁珍奇"、"上乘富饶"著称。这里背靠国家级风景区三清山,面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资源丰富,山川秀丽,交通便捷。三清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也是一座具有1600余年历史的道教名山。其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名,有南清园、玉京峰、三清宫、西华台和梯云岭等景区。这里东险、西奇、北秀、南绝,如同世外仙境。秦牧先生晚年登三清,留下"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的赞誉。

好山好水蕴育出好茶--上饶白眉,其主产区就在上饶市的上饶县。

上饶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诗人孟郊在《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一诗中说:"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说明茶圣陆羽曾在上饶建屋居住。据明代《广信府志》记载,陆羽的山居,就筑在上饶城北的茶山寺。其凿石开出的泉水,后人称之为陆羽泉,"以土色赤,又名胭脂井";其所建小亭,名为"观泉亭"。

1983年,有关科研人员在原有茶树良种的基础上,在上饶县尊桥乡茶场新创制成功上饶白眉茶。1995年,上饶白眉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并被评为中国名茶。

上饶白眉根据采摘技术和鲜叶幼嫩程度不同,分为三个等级:银毫、毛尖、翠峰,总称白眉。上饶白眉成品外形肥壮,条索匀直,白毫特多,色泽绿润;冲泡后香气清高,滋味鲜浓。尤其是银毫,外形雪白,沏泡后芽叶在杯中雀跃,品味无穷。

庐山庐山云雾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巍峨峻奇的庐山,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从平地起,飞峙江湖边,北临长江,甫对鄱阳湖,主峰高耸入云,海拔1543米。

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纵横交错,云雾漫山间,变幻莫测,春夏之交,常见白云绕山。有时淡云飘渺似薄纱笼罩山峰,有时一阵云流顺陡峭山峰直泻千米,倾注深谷,这一壮丽景观即著称之庐山“瀑布云”。蕴云蓄雾,给庐山平添了许多神奇的景色,且以云雾作为茶叶之命名。

据载,庐山种茶始于晋朝。唐朝时,文人雅士一度云集庐山,庐山茶叶生产有所发展。相传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炉峰下结茅为屋,开辟园圃种茶种药。宋朝时,庐山茶被列为“贡茶”。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昧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

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在清明前后,随海拔增高,鲜叶开采朔相应延迟到“五一”节前后,以一芽一叶为标准。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由于庐山云雾茶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现在,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日本、德国、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尤其是随着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庐山云雾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庐山的中外游客,都买些庐山云雾茶,以便馈赠亲友。1959年,朱德同志到庐山品尝此茶时,欣然作诗称颂:“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修水双井绿宁

双井茶:宋代名茶,也是贡茶之一。产于江西修水。此茶形如凤爪,汤色碧绿,滋味醇和。昔日黄山谷曾以此茶为贡品。诗人欧阳修写过“双井茶诗”,诗曰:“西江水清江石老,石山生茶如凤爪,穿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茶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廿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欧阳修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昌,双井茅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北苑茶蔡襄北苑龙茶著,甘鲜的是珍。四方惟数此,万物更无新。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散寻萦树遍,急采上山频。宿叶寒犹在,芳芽冷未伸。茅茨溪上焙,篮笼雨中民。长疾勾萌拆,开齐分两匀。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作贡胜诸道,先尝只一人。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啜将灵药助,用于上尊亲。投进英华尽,初烹气味真。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顾渚渐投木,宜都愧积薪。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双井茶,产江西修水,宋代名茶。如今双井茶产生了“双井绿”和“浔水双井”两个新品种。北苑龙茶,产福建北苑,是北宋声誉很高的贡茶。

宁红茶宁红工夫,简称宁红,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主产江西修水县。修水红茶的产生,始于清道光年间。《义宁州志》记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红茶、乌龙白毫、茶砖各种"。因当时修水县属"义宁州",故所产红茶,称为"宁红"。"宁红"最盛时期为清光绪十八到二十年(1892-1894)年,输出量每年达三十万箱,修水占百分之八十,即达二十四万担.

修水县作为"宁红茶"出口生产基地,经中外专家鉴定,品质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标准。多次获省级和国家奖励。"宁红"以其特有的风格而称誉于世,特级宁红成品茶,紧细多毫,锋苗显露,略显红筋,乌黑油润。鲜嫩浓郁,鲜醇甜和,汤色红艳,叶底红嫩多芽。正如威廉o乌克斯《茶叶全书》所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鲜红引入,在拼和中极有价值。"又说:"修水县所产红茶为名贵之拼和茶,外形灰色而有芽头,条子紧密,汤色佳良"。

宁红产区位于江西西北边隅,幕阜、九宫两大山脉蜿蜒其间。山多田少,地势高峻,树木苍郁,雨量充沛。土质富含腐殖质,深厚肥沃。春夏之际,云凝深谷,雾锁高岗,茶芽肥硕,叶肉厚软,造成宁红工夫优良的自然品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