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机关(一个特务机关)

由网友(炸了)分享简介:梅构造是抗战时期,日原当局以及顾问原部于一九三九年八月二二日正在上海成立的1个间谍构造,首要职责是卖力拔擢、监督以汪精卫为尾的伪人民当局。当汪精卫正在一九三九年五月从越南河内赴上海后,起头筹修伪人民当局。日原的军部派出了以影佐祯昭为尾的1批军政职员,以上海东体育路七号为据点,经营撑持汪精卫建立伪政权的各项勾当。一九三九年八月...

梅机关是抗战期间,日本政府和参谋本部于1939年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个特务机关,主要职责是负责扶植、监视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政府。当汪精卫在1939年5月从越南河内赴上海后,开始筹建伪国民政府。日本的军部派出了以影佐祯昭为首的一批军政人员,以上海东体育路7号为据点,谋划支持汪精卫成立伪政权的各项活动。

日本特高课 梅 兰 竹 菊四大机构

1939年8月22日,正式成立了特务机关梅机关,影佐祯昭担任梅机关机关长,其他成员包括来自陆军省、海军省、外务省、兴亚院的代表,并有所谓的民间国会议员、“新闻记者”等三十多人,其中干部阶层有犬养健、清水董三、须贺彦次郎、西义显等人。

中文名

梅机关

所属国家

日本

类型

特务机关

年份

1939

成立时间

1939年8月22日

日期

22日

机关长

影佐祯昭

月份

8月

主要成员

犬养健、清水董三、须贺彦次郎

组织目的

扶植、监视汪伪政府

组织简介

人员组成

梅机关是抗战期间,日本政府和参谋本部于1939年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个特务机关,主要职责是负责扶植、监视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政府。因该机关选址在上海虹口日本侨民聚集区一座被称为“梅花堂”的小楼里,因此在日本内部被代称为“梅机关”。当汪精卫1939年5月从越南河内赶到上海后,开始筹建伪国民政府。日本的军部派出了以影佐祯昭为首的一批军政人员,以上海东体育路7号为据点,谋划支持汪精卫成立伪政权的各项活动。同年8月22日,正式成立了特务机关,影佐祯昭少将担任机关长,其他成员包括来自陆军省、海军省、外务省、兴亚院的代表,并有所谓的民间国会议员、“新闻记者”等30多人,其中干部阶层有犬养健(首相犬养毅的三子)、清水董三(日本大使馆书记官)、须贺彦次郎(华北日本海军特务部代理部长)、西义显(“满铁”上海事务所南京支所所长)等人。

汪伪76号

汪伪政权设在上海的“特工总部”,原是由汉奸特务丁默邨、李士群为首在1938年直接由日本帝国主义控制成立的一个特工组织,机构原设在上海大西路六十七号。1939年与汪伪集团合流后,特务组织扩大,人员增多,原址地方太小,遂迁至极司菲尔路七十六号,以此地作为该特务机关活动场所。所以,76号又成为该特务机关的代名词。76号在汪精卫来到上海组建伪政权之前,是直属于梅机关的,极司菲尔路76号这个地址也是梅机关的晴气庆胤中佐选定的。后来移交给汪精卫直属后,在76号内仍驻有一支由涩谷准尉统领的日本宪兵分队,职责就是监视76号的汉奸特务。76号每采取大的行动,不但要事先知会日本特务机关,还要在日本特务机关派员督导下方能实施。换而言之,梅机关实际上是日本军部在中国大大小小的特务组织、分支机构的领导核心。

历史沿革

1939年12月,梅机关曾代表日本政府与汪精卫秘密签订了《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   。

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后,该机关又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控制和操纵汪伪政权的后台老板和联系人。影佐祯昭则充任汪伪政权的最高军事顾问。日本参谋本部称影佐对汪伪的工作为“梅工作”,该机关更名为“最高军事顾问团”,内部仍称为“梅机关”。实际上,此时的梅机关已经成为了汪伪政权的顶头上司。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