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园池夜泛(南宋词人张鎡所写的一首词)

由网友(我爱你来自口腔也经过心脏)分享简介:来由南湖散词牌名昭君怨做品类型触景熟情做品类型天然写景主题感慨主题冷爱主题嘉赞写景玉轮写景舟帆写景夜色写景喝酒动物荷叶做品赏析上片“月正在碧虚中住”,接纳了化真为虚,真假接映的描写伎俩。“碧虚”将天空之碧虚融进池火之碧虚中,真假没有分,1个“住”字写出了夜池映月,含虚映碧的清奇空灵的景致。“人向乱荷中来”,由景而人,“乱”...

出处

南湖集

词牌名

昭君怨

作品类型

触景生情

作品类型

自然写景

主题

感叹

主题

热爱

主题

赞美

写景

月亮

写景

船帆

写景

夜色

写景

饮酒

植物

荷叶

作品赏析

上片“月在碧虚中住”,采用了化实为虚,虚实交映的描写手法。“碧虚”将天空之碧虚融入池水之碧虚中,虚实不分,一个“住”字写出了夜池映月,含虚映碧的清奇空灵的景色。“人向乱荷中去”,由景而人,“乱”字写出了荷叶疏密、浓淡、高低、参差之态,“去”字将画面中的人物推入乱荷深处。“花气杂风凉,满船香。”这两句重点写“夜泛”,作者又将舟行的过程化为风凉花香的感受来写。凉夜泛舟,香雾空蒙。视觉失去了作用,而其它感观却随之敏锐起来,丝丝凉风,幽幽清香,均能感受到。借助嗅觉和听觉,不仅暗示了舟的移动,而且流露出作者泛舟荷池的愉悦:舟行其间,凉风拂面,月光如水,墨荷点点,使人感觉恍入仙境,凡胎脱尽,道骨仙风。

南宋词人写给歌妓的一首艳情词,改动一句后,成悲秋名作

下片开头写“云被歌声摇动”,雕缕无形:一路清歌,舟移水动,水底云天也随之摇动,作者将这种虚幻的倒影照“实”写来,再现了池中天光水色深融无间的美景,又暗用秦青歌遏行云的典故,含蓄地赞叹了歌伎声色之美,这一句,写池光与天光合一,融化之妙,如盐在水。在这种清雅的环境中,“酒被诗情掇送”,冷香飞上笔端,“掇送”者,催迫也。于是,下面写醉卧粉阵红围中。词作又一次化实为虚,一语双关,避免了堕入恶趣。“醉里卧花心,拥红衾”,词写的是醉酒舟中,美人相伴,拥红扶翠,但因舟在池中,莲花倒映水底,“醉后不知天在水”,似乎身卧花心,覆盖着纷披红荷。结束能化郑为雅,保持清丽的格调。

这首词也是表现园池胜景、富贵生活的,但词作不是堆金砌玉,而是化实为虚,以气象暗喻富贵。如以写景而论,这首词是声色俱美,其色有碧虚、红衾、白云、翠荷,其声有歌声、水声、风声,其嗅有花香、酒香,但这一切被安置在明月之下,碧虚之上,浓艳就变成了清丽,富贵的景致就淡化成为一种氤氲的气象,深得晏殊诗词意境之妙。[4]

创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张鎡是宋代名将张浚的后代,临安城里的豪富。词人月夜泛舟,满园池的荷花在月光下香气逼人,激发词人的词兴写下的这首咏荷之词。[5]

作品评价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教授艾定增:“这是月夜游荷塘的描写,月明花香,风细水凉,再加上诗情酒兴,音乐歌唱便十分惬意了。经营园林者可从中受启发。”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石《宋词鉴赏大辞典》:“全词近乎白描,但并不乏声色,在云水花月之间营造出一派和谐的氛围,流连其间,岂有不陶醉的道理。词人的豪纵旷达,寄情山水于此阕便可见一斑。”[6]

作者简介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昭君怨·园池夜泛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安韶编 . 宋词300首 (最新彩色注音版) . 安徽 :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03 . 291 .[3] 青少年课外读物编写组编 . 唐诗·宋词·元曲 5 . 长春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4-01 . 1219 .[4] 林力,肖剑主编 . 宋词鉴赏大典 . 北京 : 长征出版社 ,1999-11 . 1251 .[5] 宋春正编 . 中国文化史丛书 文学卷 历代词赋 . 郑州 :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01 . 220 .展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