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词作)

由网友(心瘾)分享简介:来由片玉散词牌名烛影摇红做品类型即事感念主题恋爱主题拜别主题抒情主题无法主题相思写景烛炬4季秋天人物奼女植物燕子动物海棠做品赏析周邦彦那尾词是奉旨“删益”建改别人词做而成的。上阙“芳脸匀红,黛眉巧绘宫妆浅”因为是删写创做那末起首要思量以及作到两点:1是捉住以及围绕本词既定的男女“离恨”主题创做扩大。2是既要切合天子丰容委宛...

出处

片玉集

词牌名

烛影摇红

作品类型

即事感怀

主题

爱情

主题

离别

主题

抒怀

主题

无奈

主题

相思

写景

蜡烛

四季

春天

人物

少女

动物

燕子

植物

海棠

作品赏析

周邦彦这首词是奉旨“增损”修改他人词作而成的。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 集大成者

上阙“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由于是增写创作那么首先要考虑和做到两点:一是抓住和围绕原词既定的男女“离恨”主题创作扩展。二是既要符合皇帝丰容宛转”的要求,还不能重复添加造成赘疣臃肿。正是考虑诸多因素周邦彦在上片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笔;在上片写女子的美貌风韵为下片原词的思念之情铺垫。故发端两句先写人物的脸部即常言所道“画人先画脸”,亦即所谓的“丰容”那是一张施了胭脂香粉的脸一双巧画成皇宫淡妆的眉。“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风流的意思在词中指风韵美好动人。精神是指词中指风采神韵。“娇波”指犹言妩媚动人的眼光。画人全在眼睛,这里传神地展现了女子的风采神韵。“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萦心指牵挂在心。惯,指贯穿。写女子对我早就有情意心挂牵宴会上那双美目不停地看着我“几回相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这几句的意思是:我们也曾有过几次相见,但相见后还不是分开?于是发出“争如不见”之叹。词中的“休”字旧时指丈夫离弃妻子。而这里应诠释为离开分开有第三者干预、阻挠。

下阙,“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词人将原词“何夜阑乍酒醒。心情懒”三字句九字缩为“夜阑饮散春宵短”七字一句,不仅写出了主人公夜阑饮散后的孤独愁苦,而且比原词更加简捷精炼并为下一句“当时谁会唱阳关”帮衬。“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词人改“尊前谁为唱阳关”为“当时谁会唱阳关”。变“尊前”为“当时”,将原词简单的叙述变为往昔的回忆。王词饮还未散故用“尊前”周词已饮散,目上阕已有“向尊前”所以这一改一举两得胜于王词。一是更见曲折宛转,耐人寻味。更突显出人物殷切的思念深情使全词前后连贯。浑然一体。“离恨天涯远”乃全词主旨。“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这两句改“无奈”为“争奈”二者似乎无多大差别,其实这一改,既具无奈之意,又兼具怎奈与难以承受之意。同时改“云沉雨散”为“云收雨散”改“东风泪眼”为“东风泪满”前者“沉”字更加贴切准确后者“满”字更加深一层眼泪盈眶珠泪滚滚忧伤更甚!词人改动之后,既加深了内涵,又突出了题旨。“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结句改“庭院”为“深院”,更使人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

这首词增损改作后,在艺术上胜过王词。不只在意旨上更加突出,而且深深打上了周词烙印超越王词多多。全篇情致优美,语简意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作者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佳作。[4]

创作背景

该词为政和七年(1117)提举大晟府期间所作。据《历代诗馀》引《古今词话》,王都尉有《忆故人》词云:“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沉雨散。凭栏杆,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损其辞,而以首旬为名,谓之《烛影摇红》,云:“芳脸轻匀……黄昏深院。”[5]

作品评价

宋·沈义父《乐府指迷》:“下字运意,皆有法度。”[6]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男,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宋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为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今江苏省)县令等。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宋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1121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李之亮选评 . 千山皓月 周邦彦、姜夔、张炎词选 . 长沙 : 岳麓书社 ,2002-01 . 45 .[3] 刘斯奋译著 . 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 周邦彦 . 广州 :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08 . 161 .[4] (宋)周邦彦著 . 周邦彦集 . 太原 :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8-10 . 180 .[5] (宋)周邦彦著;谢永芳注评 . 周邦彦词 . 郑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5-05 . 337 .展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