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词)

由网友(伪装)分享简介:来由齐宋词词牌名感皇仇做品类型即事感念主题悼殁主题抒情主题哲理主题相思主题念书主题嘉赞人物昔人做品赏析辛弃疾的那尾《感皇仇》词,历来有差别的诠释。有人以为,那尾词杂是抒写做者读《庄子》的感触,并没有追悼朱熹之意。另有人以为此词前片是做者读《庄子》之所感,后片是悼想朱熹。浙江师范大教特聘传授、《汉语大辞书》编委吴战垒师长教师认...

出处

全宋词

词牌名

感皇恩

作品类型

即事感怀

主题

悼亡

主题

抒怀

主题

哲理

主题

相思

主题

读书

主题

赞美

人物

古人

作品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感皇恩》词,向来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这首词纯是抒写作者读《庄子》的感想,并无追悼朱熹之意。还有人认为此词前片是作者读《庄子》之所感,后片是悼念朱熹。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汉语大词典》编委吴战垒先生认为此词实是作者对《庄子》有新的领悟,由此而赞朱熹文章的不朽,以表对故人的思念。

庄子 中的 好名字

按照吴战垒的说法,词的上片“案上数编书”五句,是说自己熟读老庄之书 ,口头上也会说“忘言始知道”那一套玄理,而实际上未能做到“忘言 ”。“万言会句 ,不自能忘堪笑。”作者是一位词人,平时不废吟咏,这看似与“忘言知道”产生明显的矛盾。这几句表面上似乎自嘲,实际上是对老庄哲学的否定,说明作者读老庄之书乃意有所寄,而并非真的信仰老庄那一套。另一方面,就老庄本身来说,他们一面提倡“忘言知道 ”,一面却又著书立说,可见他们自己也不能做到“忘言 ”。从这两层意思不难体会到作者这里实际是在批评老庄的“忘言知道”是虚伪的。话说得非常深曲。“今朝梅雨霁,青天好。”两句,表面是说天气,实际上是暗示作者对老庄哲学有了真正的体会,不受其惑,仿佛雨过天晴,豁然开朗一样。这两句以景喻情,不着痕迹。

下片“一壑一丘”三句,写自己放浪山林的隐退生涯,显得语淡情深,似旷达而实哀伤;尤其是“白发多时故人少”一句,感情真挚,语意深邃。“白发多 ”,是感叹岁月蹉跎,有壮志消磨的隐痛;“故人少”,则见故旧凋零,健在者已经寥寥无几了。这一“多”一“少 ”,充分表达了作者嗟己悼人的情怀。这样,词的语气也就自然地过渡到对朱熹这位故人的悼念。“子云何在”四句,是以继承儒家道统的扬雄相比,称道朱熹的文章著述将传之后世。由此可见,这首词上下片貌离神合,命意深曲而仍有踪迹可寻。从表面上看,正面悼念的话没有几句,其实,通篇都渗透着追悼之意。不论正说、反说、曲说、直说,其主旨都归结到“立言不朽 ”。

所以说,辛弃疾这首短小的悼人词,既富有哲理意味,又显得情致深长,在艺术手法上是相当成功的。[3]

创作背景

此词为悼念大理学家朱熹而作。朱熹卒于公元1200年(庆元六年)旧历三月,此词中有“梅雨”句,当作于初闻噩耗之时。[1]

作品评价

夏敬观:“《感皇恩》题‘读《庄子》有所思’,三本皆作‘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详此词未有追挽朱子之意,且朱子不言老庄,稼轩奈何于读《庄子》时追念朱子耶?此六字不知从何而来,亦必后人妄增。”(《跋毛钞本稼轩词》)

邓广铭:“前片云云,自是读《庄子》之所感,后片之白发句,则明是闻故人噩耗而发者,而子云以下诸语,更为最适合于朱晦庵身分之悼语。”“必是适在稼轩披读《庄子》之顷,遽得朱氏之死讯也。”(《书诸家跋四卷本稼轩词后》)

李文钟:“此词摆脱惊悼与不着边际的几句盖棺论定的俗套,一气神行,写朱也即写自己,把朱熹的风范刻划得凛凛如生,深情厚谊和痛惜之意自然流出,感人甚深。上片所写陈列着几本老庄的书斋是辛也是朱的,借环境刻划人的精神,一石二鸟,迥异拙笔。‘会说忘言始知道’中‘忘言’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稼轩说朱熹就是会说‘忘言’而知大道的思想家。按庄子原意,前说‘得鱼忘荃(诱饵),得兔忘蹄(捉兔下的套)’;后说‘得意忘言’。大概指抛弃事物的形式和功利世俗的机心。因之辛词才有‘不自能忘堪笑’之句,要能自忘方可望对‘大道’有所了解,肯定朱熹和自己都属勘破了事物形式和突破了小我恩怨得失之人。到此辛酸会心处,忽一笔宕开,‘今朝梅雨霁,青天好。’乐境写哀,反笔。下片感情激动,‘一壑一丘,轻衫短帽’写朱熹晦庵云谷的幽居和衣着简朴的形象。‘子云’是西汉末哲学家扬雄的字,《太玄》是其著作,这里将朱比扬。末谓朱熹思想将如江河行地万古不废,评价甚高。稼轩具眼,朱熹在南宋末就配享孔庙,后世位列‘十哲’之次。”(《宋词鉴赏辞典》)[3]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男,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与苏轼合称“苏辛”,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创制飞虎军。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为知绍兴、镇江二府等职,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其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吴昌恒 等 . 古今汉语实用词典 .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 1180 .[3] 周汝昌 等 .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 1569-1570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