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上村(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辖村)

由网友(一身懵逼正气)分享简介:甫上村(本名堡上村,又名承平村),属南宁市宾阴县黎塘镇新圩村委统领,位于南宁市宾阴县的东部,镇龙山(一一七四米)北麓,距宾阴县四五私里,到黎塘镇仅一零私里,离贵港有余五零私里。黎湛单轨铁路、南梧2级私路(三二四国谈)从村北边脱边而过,接通很是利便。齐村繁多姓巫,汉族。现有人嘴为一六零零多人,九五%以上的村平易近住上了平顶楼...

甫上村(原名堡上村,又名太平村),属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新圩村委管辖,位于南宁市宾阳县的东部,镇龙山(1174米)北麓,距宾阳县45公里,到黎塘镇仅10公里,离贵港不足50公里。黎湛双轨铁路、南梧二级公路(324国道)从村北边穿边而过,交通非常方便。全村单一姓巫,汉族。现有人口为1600多人,95%以上的村民住上了平顶楼房,耕作土地为田、畲各半,人均面积为一亩左右,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红薯及部分蔬菜。

中文名

甫上村

地理位置

南宁市宾阳县的东部

人口

2442人(2017年)

所属地区

广西宾阳县

别名

甫上

行政类别

乡村介绍

龙珠花园五一开盘特大优惠 大奖68888元 火爆预约中

乾隆元年丙辰(公元1736年),先祖鹏山公路过堡上岭时,便一眼相中此岭是块风水宝地,宜造村,发人丁。于是便与长兄锦山公率子从大桥红村迁下王堡上岭创造村庄,建村后人丁逐渐增多。后来锦山公后裔尊球公即迁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中屯村安居,鹏山公后裔文标公迁邻近的中团村居住,现有人口312人,文瑷公迁林村居住,现有人口360人,文瑢公迁陈树村居住,现有人口50人,还有文仁公亦迁回大桥下州村安居,现有人口120人。鹏山公的后裔迁外居住的有842人,加上甫上村的1600多人,共计2442人。

清朝时,文祥公是宾阳的名人,也被称为当地一巨富豪,当地的政府部门有什么重要事情都得请公参与决策,可见公在当时当地的声望有多高。民间传说:“横县有个黄再添,宾阳有个巫文祥。”

民国期间,四十世元嵩公就读于黄埔军校,曾与国军将领白崇禧、李宗仁是同窗好友,毕业后,父命难违,返乡圆房,悔恨终身。四十世德雄公于一九三四年南宁军校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弃妻离家,从军抗日,奔赴战场,历任国军某部炮兵团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代理团长。一九三九年九月抗日战争峰火中,在安徽省蒙城县与日军奋战时,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遭空轰炸,全军覆灭,葬身异地,光荣牺牲,时年仅二十七岁,为国家献出自己短暂的一生。四十世德懋公民国时曾任宾阳县保安团团长。四十一世超群公就读于宾阳县立高等学校,南宁岭南法政学校,毕业后任武鸣县司法处主任书记官,乐业、田西、田阳等县军法承审员等职。公生于1901年1月5日(清光绪26年庚子岁十一月十五日),卒于1997年6月,寿年97岁。还有超原公妣周玉英婆生于1906年3月14日,卒于2008年7月7日,寿年103岁,是该村最长寿老人之一。

解放初期,四十一世超伦公于一九五0年参加抗美援朝,被派送苏联学习飞行技术,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飞行员,回国后任空军少尉教官,转业后任广西建安公司党组书记。其子江陵,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后留学西班牙,曾任过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翻译员。现居住北京市。

公元1978年12月中国改革开放后,更是人材辈出。四十四世家世(硕士学位)留学美国,曾任天等县副县长,崇左市政协副主席兼市招商局局长,现任广西桂林市副市长职务。四十三世连仁,典型的青年企业家,虽然自己的墨水不多,书读得很少,但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白手起家,大胆放心地大搞企业,现拥有资产已超千万。还有更可喜的是年龄才二十出头的连通,从一个打工仔做起,最后自己办厂当老板,现拥有资产几百万。此外,还出了许多大学生、教师、校长、工程师、经理、老板企业家和国家公务员。

凡到过甫上村的人,放眼四方,环顾八面,都会有一种感觉:甫上村地势雄伟,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更可贵的是广大的甫上村人不管是男女老幼都非常好客,热情待人。难怪两届的广西巫氏宗亲联宗大会都选在甫上村召开,就连准备筹建的广西巫氏宗祠也选在甫上村原小学建造。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广西巫氏宗祠将屹立在甫上村中。

如今,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甫上村宗亲有信心、有能力为宣传巫氏、振兴中华作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