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元音(大乐元音)

由网友(迩長得欠抽)分享简介:《大乐元音》 ·7卷(山东巡抚采入原),清代坤隆10年(一七四五)潘士权撰辑。古籍简介《大乐元音》·7卷(山东巡抚采入原)4库撮要清代潘士权撰。士权号龙菴,黔阴人。官太常寺专士。是书成於坤隆己丑。前5卷据琴定乐,主旨原《管子》“下徵之数1百8,下羽之数9106”、《黑虎通》“弦音离,故尾徵”2说而通之。案弦审音,以尾弦为下...

《大乐元音》 ·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清朝乾隆十年(1745)潘士权撰辑。

古籍简介

我声音已经很大了,家人还是听不清

《大乐元音》·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四库提要

清朝潘士权撰。士权号龙菴,黔阳人。官太常寺博士。是书成於乾隆己丑。前五卷据琴定乐,大旨本《管子》“下徵之数一百八,下羽之数九十六”、《白虎通》“弦音离,故首徵”二说而通之。案弦审音,以首弦为下徵,二弦为下羽,三弦为宫,四、五、六、七为商、角、徵、羽,并附以《仪乐谱》十二篇。图说颇繁,然实本钦定《律吕正义》“琴以首弦为下徵”之说,旁为推演。其由琴声而推诸乐,与近时江永《律吕新论》所见略同,但不及永书之精密耳。六卷附以《琴谱》、《曲谱》,七卷附《历学音调》,类例甚详。惟合、四、乙、上、尺、工、凡唐人新法,兹既不取,而又兼以凡字代变宫,乙字代变徵,则矛盾在所不免矣。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