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高村(麻阳高村)

由网友(孤傲一世的神)分享简介:注释麻阴低村位于湘黔界限的湖南省西部,怀化市东南部。地舆坐标为东经一零九°二四′⑴一零°零六′、北纬二七°三二′⑵八°零一′。是麻阴县乡文明以及经济中间.物产资材麻阴物产富厚,开垦后劲伟大。境内衰产大米、油菜子、柑橘、晒红烟、小籽花熟、茶油、无籽西瓜、黄豆、板栗、山羊、黑鹅、大麻鸭、菜蔬等,前后被评为湖南省生果之城、...

正文

麻阳高村位于湘黔边界的湖南省西部,怀化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4′-110°06′、北纬27°32′-28°01′。是麻阳县城文化和经济中心.

抢发展先机 开振兴先局 怀化市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物产资源

麻阳物产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境内盛产大米、油菜籽、柑桔、晒红烟、小籽花生、茶油、无籽西瓜、黄豆、板栗、山羊、白鹅、大麻鸭、蔬菜等,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水果之乡、中国冰糖橙之乡、全国晒红烟生产基地县。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突出丘岗山地开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全县形成了柑桔、无籽西瓜、养殖、蔬菜四大产值过亿元的支柱产业,并先后创立了冰糖橙、纽荷尔脐橙、无籽西瓜、麻阳大麻鸭、大白鹅、反季错季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名优农产品,柑桔多次获得部级省级金奖,无籽西瓜远销海外,蔬菜成为周边地级城市的生产基地;突出食品工业开发,大力发展本地资源加工企业,以本地高梁为原料锦江王子系列白酒多次获得部优省优,以本地小籽花生为原料的十八怪花生系列,以及十八怪腊味等产品十分畅销,成为极富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麻阳苗族自治县

麻阳人文资源丰富,苗乡风俗独特。麻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滕代远同志的家乡,是刘罗锅式一代“怪臣”满朝荐的家乡,名人辈出。麻阳农民画闻名全国,多次参加海内外多种绘画展出,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麻阳苗族源远流长,民族风俗独特,是全国盘瓠文化实物留存最多、非物质形态文化保存最丰富的县,境内盘瓠文化民俗村被湖南省苗学会命名为“盘瓠文化研究基地”,是一个神奇的苗乡。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麻阳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属云贵高原的延伸地带。全县南北西三面群山屏列,锦江河贯穿西东,平缓开阔,形成西南山地,东北丘陵和中部河谷丘平,使全县地貌构成南西北三面高,中间低,朝东斜开口,略似“簸箕”状。海拔最高1405米,麻阳苗族自治县

最低130米。以丘陵为主,平、岗、山原兼有。平原分布于锦江(辰水)及其支流两岸,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盛产稻谷,系县内主要产粮区。丘陵分布较广,纵横交错于乡镇之间,层层梯田,茶桐遍野。岗地分布于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分割零乱,呈馒头状,宜栽种柑桔、桃李及油菜、小麦。山原分布于南、西、北三面边缘,峰峦起伏,林木茂密。清凉山地处怀化、铜仁、吉首西南大三角的重心位置,属武陵山脉,海拔高度为510米,清凉山山峦叠障、坡陡岭险、谷狭涧深,山中泉水叮咚,流水潺潺,树高林茂、松涛绵绵,有各类山珍奇果,有钟乳奇特,引人入胜的恐龙洞有品质极高,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恐龙山泉,更有历史悠久,佛神朝拜的米贡峰清凉古寺。麻阳境内大小山涧溪河287条,密布全县,汇集锦江。锦江横贯西东,流经13个乡镇,至辰溪县城注入沅水。70年代,大小船只从高村上溯抵贵州铜仁,下行辰溪,沿沅水达沅陵、常德等地,系麻阳交通大动脉,亦为湘黔边境运输要道。

编辑本段沅水

沅江支流。又名锦水、锦江、麻阳河,古武陵五溪之一。源出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西麓太子石,经江口、铜仁至文昌阁入湖南省麻阳县境,曲折东北流至麻阳县城转东流至太平溪口,又东南流转东北流经湄河湾入辰溪县境后,经潭湾镇至辰溪县城对河小路口注入沅水。长295公里。湖南境内长145公里,流域面积7536平方公里。年幸免流量180.3立方米/秒。河床比降0.56‰。湘境文昌阁至八里桥一段,河宽平均为180米。河床为卵石及岩石,其中险滩较多,尤以大破滩为最险。八里桥以下经锦和镇至高村一段,多为卵石滩,坝多水浅流争。湘境内主要支流有滑石江,毫罗溪、鸬鹚江、龙门溪。其中毫罗溪又名尧里河,源出凤凰县黄合营,于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南尧里村人辰水,长73公里,平均宽约25米,流域面积699平方公里,年均流量21.72立方米/秒。河床比降3.47‰。中游截流建有黄土溪中型水库;龙门溪,源出怀化市火炭冲,于辰溪县王家洲北入辰水,长51公里,流域面积351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83立方米/秒,河床比降2.11‰,中游泳池东侧建有长田湾中型水库。麻阳苗族自治县

麻阳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开发利用,现已查明地下矿藏有34个矿点,其中吕家坪镇九曲湾一带的铜矿分布广,质纯、含铜率高,开采历史悠久。

编辑本段水利资源

全县水利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溪流98条,主要河流、溪水6条,其中最大的锦江河(古称辰河),及秦汉时期的“五溪”之一;目前全县已建成水力发电站12个,年发电量1.21亿千瓦时。瓜果开发达到一定规模,2000年全县柑桔、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达6.8千公顷,总产量达到7万吨,其中“麻阳”牌椪柑、冰糖柑畅销全国。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麻阳因戌而名。南朝陈天嘉三年(562),朝廷平“蛮”,镇压少数民族,在麻口(高村东23.5公里的太平溪与锦江交汇处)屯兵置戌。麻口俗称麻潭,又因戌址位于锦江水北,故名麻阳戌。唐武德三年(620),废戌置县(治今黄桑乡旧县村),以麻阳为县名,沿袭迄今。麻阳苗族自治县

1949年10月,省人民政府成立湘西行政公署,下设沅陵、会同、永顺3个专署,麻阳县隶属沅陵专署;   1952年8月隶芷江专署;   12月,芷江专署改称黔阳专署,麻阳县隶黔阳专署。   1981年6月隶怀化行政公署。   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麻阳县,设麻阳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与隶属关系不变。民国2年(1913),隶辰沅道;民国11年废道,直隶于省;民国24年7月1日,设湘西绥靖处,麻阳县隶芷麻黔晃行政督察处;民国25年改隶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7年12月,湖南省设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麻阳县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2月27日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麻阳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有蜡染、剪纸、雕花、泥塑、挑花、刺绣、绘画等工艺尤为精湛。挑花是麻阳苗乡妇女的拿手工艺,构图多为苗族妇女生活所见,挑出的飞禽走兽、虫草花卉栩栩如生,别具一格。解放前,麻阳民间盛行"打花芾",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骨刀"和小巧玲珑的"打芾架"。自制土棉线,染以五色,织成各种花样花带,其中蝴蝶图案、波浪图案和栏杆图案花带,是麻阳苗族妇女最拿手的代表作。打鞋垫、纳袜底是苗家姑娘的传统工艺,她们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布贴成鞋垫、袜底,然后一针一线在鞋底、袜底上刺绣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工艺精致,色泽鲜艳,富有魅力。麻阳苗族自治县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是在湘西苗族文化,民间艺术丰厚的沃土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朵山野艺术奇葩。它的前身为"麻阳农民画",以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地域乡土特色、时代生活情趣和现代民间绘画风格跻身于画坛而蜚声中外。198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麻阳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党和政府各级组织扶植培育的结果,是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结晶。它的组织、辅导者,为普及全民审美教育,提高农民整体文化艺术素质,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组建了一支260余人的农民、民间艺人、辅导老师为主体的画乡群体,造就了一批美的天使。它在艺术探索中,始终做为一项边缘学科,一个新型"画种"在研究、在实践,总结出一条"主足乡土、学刃民间、广为借鉴、顺其自然、更新观念走自己艺术道路"的经验。探索出一条"画种"艺术特色的理论,指导创作实践,使它沿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健康发展。它继承本土历史文化传统,把握时代精神,表现地域性的现实生活和民俗生活内容,发展和创造了本民族的现代民间文化。为历史留下了一批永恒价值的艺术精品。曾七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美国领事馆、长沙等地兴办专题展,20多次参加国际性文化交流展和全国性展;一批优秀作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奖或发表;一批精品由国家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全国性获奖;在中外百余家报刊、画集、辞书上发表出版;曾40多次被中央、省、地电视台、电台录相、录音报道;10多次荣获文化部、全国、省、地命名"称号"及"组织辅导奖"和各类行政奖励,产生了深远影响。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综 合

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9.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65亿元,增长7 %,第二产业5.00亿元,增长21.1 %,第三产业7.86 亿元,增长10.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到5763元,增长11.6 %。三次产业结构为34.1:25.6:40.3,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不变,第二产业提高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7年,我县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其中:农业 6.94亿元,增长11.7 %,林业 0.17亿元,下降 46.4 %,牧业3.16 亿元,增长2.0 %,渔业0.21亿元,增长10.3 %,其它0.08亿元,增长4.5 %。主要农牧渔业产品取得丰收。除粮食、油料作物因产业结构调整总产量下降外,其它农牧渔业产品均比年有所增长。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0.8万吨,下降 13.1 %;油料作物产量1.3万吨,下降2.4 %。瓜果总产量25.68万吨,增长19.3 %,其中,柑桔 20.61万吨,增长24.8%,蔬菜产量8.97万吨,增长2.2%,牲猪出栏20.39万头,增长3.0%,山羊出栏4.38万只,下降13.2%。家禽出笼333万羽,增长1.5%,水产品总量0.26万吨,增长5.7%。

麻阳冰糖橙

冰糖橙是20世纪60年代从普通甜橙实生变异中选出的地方良种,因其含糖量高而得名,俗称冰糖泡或冰糖柑。麻阳县80年代中后期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开始大面积发展,现栽面积已达6万余亩,年产量4万余吨,麻阳冰糖橙因果大少核,高糖优质曾得到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高度评价,后经多年不断地提纯选优和高品质栽培研究,加上麻阳县特殊的地理、土壤、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使“麻阳牌”冰糖橙外观更艳丽,品质更优良,经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为极优产品,在全国独树一帜。2001年获湖南省第三届农博会金奖。产品市场覆盖面广,销往上海、广州、昆明、武汉、北京和重庆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俄罗斯、蒙古、越南等国也有销售,麻阳被“中国林业年鉴”誉为——中国冰糖橙之乡。麻阳冰糖橙果实圆球形,果形端正,整齐,果面光滑,呈黄红色,艳丽;单果重156.5克,纵、横径6.51x6.83厘米,果形指数0.95;可溶性固形物12.3%,最高达15.8%,每100毫升果汁中含还原糖7.04克,转化糖11.08克,总糖10.88克,总酸0.26克,维生素 C36.36毫克,糖酸比41.1:1,固酸比47.3:1,果汁率59.4%,可食率70.6%,均为无核或少核,且富含钙、硼、铁、锌等微量元素, 11月中、下旬成熟,肉质细嫩,风味浓甜,清香爽口。麻阳冰糖橙果实色香味兼优,果汁丰富,风味优美,适于鲜食,除含多量糖分、有机酸、矿物质外,还富含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经常食用有清热化痰、理气降压、明目利尿之功效。果皮、桔络、种子及叶均可药用,花可熏制花茶,树终年常绿,花香果美还可供绿化观赏。

工业

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2007年我县以新型工业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全县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41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9.60亿元,增长36.5%,实现工业增加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规模工业3.41亿元,增长29.8%。主要工业品产量继续增加。2007年全县完成发电量17224万千瓦时,增长68.9%,饮料酒3567吨,增长2.3%,铜精矿1775吨,下降7.9%,碳素钢3526吨,增长4.1%,铁合金7696吨,增长8.4%。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盈利15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1.5%,累计亏损91万元,比上年减亏31万元,上交税金3040万元,增长1.7倍,实现利润1424万元,增长1.3倍。

建筑业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7年全县建筑企业总产值达到0.87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实现增加值0.37亿元,增长7.0 %。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2007年,我县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以县庆项目为重点,全力投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施工项目达36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4亿元,增长51.0 %。其中,基本建设2.40 亿元,增长1.3 %,更新改造 3.04 亿元,增长1.5倍,新增固定资产 4.32亿元,增长50.0 %。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7年我县继续加大对县乡公路的改造,全县客货运力大大增强。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含村级公路)达到1103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2149 辆,货运周转量1188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5%,客运周转量13606万人公里,增长16.1 %。

邮电业

邮政事业迅速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82 万元,增长15.4 %,年末固定电话达到 3.88 万户,增长11.8 %,移动电话 4.56万户,增长9.1 %,互联网用户4235户,比上年增加385户。

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我县大力推进“科技兴县”,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科技知识的普及。全县实施科研项目21 个,转化科技成果3项,取得较好的成效。

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末全县有职业学校2 所,在校学生917人,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普通中学25 所,在校学生19967人,其中,初中23所,在校学生14227人,教职工1297人,其中,专任教师1157人,初中857人。普通小学158所,在校学生25745人,教职工1414人,其中,专任教师1364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76人,专任教师2人,幼儿园(含民办) 14所,入园儿童2855人,幼师131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初中入学率为79.2 %,高中升学率为87.3 %。2007年全县考入本科428人,专科692人,高考录取率达到62.5%。

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持续增长,市场繁荣活跃。2004年,麻阳县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同时,切实整治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88万元,增长13.2%。其中:批零贸易业41865万元,增长12.8%,餐饮业3761万元,增长17.1%。

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外贸出口能力增强。2004年,麻阳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来麻落户。全县招商引进外资项目27个,比上年增长17.4%,实际到位资金31945万元,比上年增长86.8%,外贸出口业务增加,全县完成出口交货值4433万元,增长8.8%。

金融与保险

金融运行秩序良好,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2004年,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到82040万元,增长14.4%,其中居民储蓄余额66110万元,增长12.3%,年末各项贷款金额47429万元,增长10.1%,保险业务收入2214万元,增长17.5%,保险业务支出909万元,增长72.1%,有力支持了麻阳县经济建设。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