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平虹(1919年发生于日本的奇怪现象)

由网友(一身傲骨)分享简介:椋平虹(liáng píng hóng)外形如倒着的彩虹,乃日当地震研究野椋平广吉于大邪八年(一九一九年),于名古屋大地动前夜发明的稀罕征象。其后,椋平屡次察看到近似征象,乐成预测到一九二三年终东南大学地动及其后的屡次地动。但无关说法没有被教术界承认。中文名椋平虹界说地动征象地动预测一九九九年九月二七日 一二:三三 南边日报...

椋平虹(liáng píng hóng)形状如倒着的彩虹,乃日本地震研究家椋平广吉于大正8年(1919年),于名古屋大地震前夕发现的奇怪现象。其后,椋平多次观察到类似现象,成功预测到1923年关东大地震及其后的多次地震。但有关说法不被学术界认可。

中文名

椋平虹

定义

地震现象

地震预测

战时的日本出现一奇怪现象 妓女加倍收费,还谴责嫖客

1999年9月27日 12:33 南方日报

椋平虹

台北消息:日本《东京体育》报前天于头版头条刊出一幅独家图片,据称是拍摄于大地震前夕的台湾上空,图中可见被称为“

椋平虹

”的罕见彩虹,据说乃是大地震发生前的预兆。但报道亦 指出有关说法不被学术界认可。[1]

据报道,拍到该幅照片的是一名任职电脑业的日本人山本隆雄。山本于20日下午从日本飞往香港,途中在台湾上空目睹“

椋平虹

”并拍下照片。约8小时后(21日凌晨1时45分),台湾发生7.6级大地震。山本认为,“

椋平虹

”乃预告大地震的前兆。[1]

椋平虹

日本的椋平广吉发现了一种地震虹。据《地光》2一书 称:“自1919年以来,他看到这种地震虹有一千九百多次,并据此预报过多次地震,其中包括1923年关东大地震、1927年丹后地震、1930年北伊豆大地震、1936年大阪北河内强震、1944年三河地震、1948年福井地震、1959年美国蒙塔那州大地震以及1974年5月9日伊豆半岛地震等等。

1930年11月25日早晨,椋平广吉观测到地震虹,当天下午即给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院长拍了一封电报,预告次日凌晨4时许伊豆地区有地震。果然,第二天凌晨4时3分北伊豆发生了7. 1级地震。椋平电报的影印件曾发表在1930年11月28日的《大阪日报》上。”

相关总结

这些事实表明,地震虹与地震有关。对此,椋平广吉没有作出任何理论解释。笛卡儿理论认为地震虹仅仅与水珠有关显然无法令人满意:地震仅仅与空中存在大量水珠有关?

如前述,彩虹与汽团有关。因此,地震与这种汽团必然有关系:地震发生前,地壳会释放许多气体。这些气体构成气团。如果此时刚好有合适的阳光,便出现彩虹——地震虹。《地光》一书描述,“当这种虹的颜色较浓时会有微震,颜色淡时即有大震发生”。这可解释为:当这种气团密度较小时,显示的地震虹暗淡些。这预示震前地壳释放的能量小些,大部份能量将积集在地震发生时释出,故地震强度就大些。当出现比较鲜艳的地震虹时,震前很大部份能量已先期释放——以大量气体的形式释出,并形成密度较大的气团,故地震发生时,其强度就相对小些。

参考资料

1.据称台湾地震前曾有罕见彩虹出现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3-03-0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