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中继站(神秘的中继站)

由网友(吃醋心酸i)分享简介:《神秘的中继站》是福修长年孩子出书社出书的图书,做者为美国闻名科幻做野克利福德.D.西马克。原书讲述了谍报局的奸细刘易斯授命查询拜访伊诺克·华莱士的小说。出书时间一九九一年零六月装帧精装ISBN九七八七五三九五零五四九七做者(美)克利福德.D.西马克出书社福修长年孩子出书社译者李维屏、杨理达注释美国闻名科幻做野克利福德.D...

《神秘的中继站》是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克利福德.D.西马克。本书讲述了情报局的特工刘易斯受命调查伊诺克·华莱士的故事。

出版时间

1991年06月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9505497

作者

(美)克利福德.D.西马克

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译者

李维屏、杨理达

正文

神秘的中继站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克利福德.D.西马克于1963年创作的一本经典科幻小说,曾获最优秀长篇科幻小说雨果奖。

作品简介:

书名:神秘的中继站

ISBN:

作者:

出版社:福州 :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份:1

页数和开本: 272页 ; 19cm

丛编项:世界科幻小说精品丛书. 第二辑 / 陈 渊主编

刘易斯是情报局的特工,他受命调查一个人:伊诺克·华莱士。原因无他:这个人今年已经足足124岁了,但看上去就30岁左右。

刘易斯化装成挖参人,在当地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调查,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但调查越久,疑点越多,问题也越复杂:他不做农活,靠变卖宝石为生,哪来这么多的宝石?时间过了近100年,华莱士一点没有变老,连他一直居住的房子也显得并不陈旧,原因何在?他的生活简朴,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为什么订阅了大量的日报、新闻杂志和十几种科学杂志?……

这一天,刘易斯决定深入虎穴,到华莱士的家里探个究竟。他知道自己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在过去的10天中他估算了华莱士的活动时间。从华莱士走出家门到他取回邮件为止,每次都在一小时以上。当邮递员迟到,或者他们聊天时,他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刘易斯告诉自己最多只能指望一个小时。

看到华莱士消失在山峰的斜坡上,刘易斯从杂乱的树丛中走了出来。这是一所人们在当时不常见的房子,长方形,既长又窄,而且很高。这所房子具有某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荒凉,历经100多年,却显得端正、整洁,没有剥落的油漆,没有气候风化的痕迹,也没有腐朽的迹象。

房子的边上的一间窝棚有一扇门半开着,刘易斯跨上门廊,推开门,惊奇地瞪着眼睛向棚内望去。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窝棚,显然这就是华莱士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古老的炊事炉,一些炊具,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有一盏煤油灯,由于长久使用,油灯已经有点破损,但灯罩却非常干净,好像今天早晨刚洗过后被擦亮的。此外,就是光溜溜的墙壁,甚至连一顶多余的帽子或一件多余的衣服也没有。那儿也看不见杂志和报纸,而华莱士却从未空着手从信箱那里回来过。华莱士确实住在这里?或者是经过精心安排想使人相信他在此居住?目的何在?

刘易斯走出窝棚,看了看手表,还有40分钟。于是,他绕着房子一直走到通向前门的门廊,走上台阶,来到门前。他伸出手去抓门上的圆头手柄,并用力拧,但他无法将它拧动,手指净打滑。仔细一看,手柄看上去完美无缺,丝毫不沾一点儿灰尘,也没有因受气候影响而产生的斑点。用手摸门的表层,手掌在木头上打滑,好像手心涂了一层油似的,实在无法对房门如此光滑作出解释。护墙板和窗户也都是又滑又硬。

刘易斯检查完石墙后看了看手表,只剩下10分钟了,他必须马上离开这里。

刘易斯一闪身进了果园,他发现远处有排篱笆,里面围着几座坟墓。在每个坟墓的脚下有一个牡丹花圃,正对着3个粗糙的用本地石灰岩做成的墓碑。刘易斯知道自己闯进了华莱士家的墓地了。

但这儿应该只有两块墓碑,那第三块是谁的呢?

石碑上只有姓名和日期。

第一块墓碑上写着:阿曼达·华莱士 1821~1863

第二块墓碑上写着:吉狄迪尔·华莱士 1816~1866

第三块墓碑……

作者简介

克里福德·西马克(Clfford D. Simak,1904—1988)是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由于他出生并成长于美国西部的农村,因而在他的科幻作品中往往有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使他独树一帜地开创了所谓“田园式”的科幻流派。西马克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平时工作十分繁忙,创作时间相对稀少,但他仍然勤奋地创作。他的处女作《红太阳世界》于1931年一经发表即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此后西马克结识了著名科幻编辑小坎贝尔,并开始为《惊奇》等科幻杂志连续撰稿。在本世纪40年代,西马克发表了一系列样式新颖的科幻小说,在作品中他构造了由一条狗所“写”的独特历史,后来这些小说汇集成为一部作品——《城市》。

西马克在创作中十分偏爱乡村背景和人物,他在其作品《妖怪保留地》中曾试图努力构造一个崭新的世界,但事实上却仍是对威斯康星那迷人山谷的动人描写、粉饰与讴歌。西马克进行科幻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作品向来以高雅和友善而著称;在他的科幻作品中,外星人往往是十分友好和不含恶意的,这在他的科幻代表作《神密的中继站》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神密的中继站》是一个相当感人的故事,它以高度发达的银河文明为背景,以一种抒情诗般的笔调展示出美国西部典型的风光;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终日离群索居并很少出屋的孤独农夫,他放弃了地球人的身份,成为银河交通传输中转站的一名管理者,并为星际间的友谊、稳定与和平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在这部作品里,西马克将他那奔放的热情和洋溢的情感张扬得淋漓尽致,而书中那富有想象力的情节以及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写则使得这部作品成为西马克最著名的一部科幻作品,并使他获得1963年度的“雨果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除了《神密的中继站》之外,西马克还有一些较受读者欢迎和欣赏的科幻作品,比如其《狼人本性》,以及描写后技术社会的《群星的遗产》——这几乎是他所有早先作品主题的一次综合。此外西马克的主要科幻作品还有《有去无回》、《诸神的选择》以及《漫步城市街头》等等。

一般来说,西马克的科幻作品往往具有一些类似的主题,诸如:一个人口日益减少的世界;睿智的老人;“解放”了的机器人;神秘诡异的房屋;星际传送;等等。

当然,作为一个业余科幻作家,西马克的科幻作品也有他的不足之处,比如在题材和情节上面时有重复等等,不过总的来说,仍可以认为他是一名相当不错的科幻作家,而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西马克“与人为善”的创作方向上。正如西马克自己所说:只要具有理解、智慧、同情心和对所有生物的宽容,那么人类就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