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杜鹃(德钦杜鹃)

由网友(越单纯越幸福)分享简介:德钦杜鹃属于杜鹃花科、杜鹃属动物,常绿灌木,低一—三.五米,熟于海拔三 三五零—四零零零米的平地灌丛中。产云南东南部。中文名德钦杜鹃外文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推丁教名Rhododendron nakotiltum界动物界门被子动物门(Angiospermae)纲单子叶动物纲(Magnol...

德钦杜鹃属于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常绿灌木,高1—3.5米,生于海拔3 350—4000米的高山灌丛中。产云南西北部。

中文名

德钦杜鹃

外文名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拉丁学名

Rhododendron nakotiltu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杜鹃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科(Ericaceae)

别名

映山红

杜鹃属(Rhododendron)

亚属

常绿杜鹃亚属

德钦杜鹃

命名者及年代

Balf. f. et Forrest

分布区域

云南

亚组

大理杜鹃亚组

常绿杜鹃组

拼音

dù juān

亚科

杜鹃花亚科(Rhododendroideae Drude)

概述

四月的德钦棉袄维西纱 看雪 赏花两不误

德钦杜鹃

种中文名:德钦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nakotiltum Balf. F. et Forrest

种别名: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3 350—4000米的高山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

海    拔:3350-4000

命名来源:(云南植物志)【not. bot. Gard. Edinb. 12: 143. 1920】

中国植物志:57(2):233

亚组中文名:大理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Taliensia Sleumer

组中文名:常绿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亚属中文名:常绿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3.5米;幼枝亮绿色,直径5—6毫米,疏被白色丛卷毛;老枝灰棕 色,无毛。叶革质,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6—11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急 尖,只小尖头,基部近于圆形,边缘平坦,上面暗绿色,无光泽,除山脉槽内稍有丛卷毛 外,其余无毛,侧脉12—13对,微凹,下面有两层毛被,上层毛被淡黄棕色,由疏松长 芒状的丛卷毛组成,成叶多少脱落,仅于中脉两侧宿存,下层毛被薄,紧贴,中脉凸起,侧脉略显;叶柄长1.5—2厘米,上面具纵沟,初被丛卷毛,后无毛。顶尘密集的伞形花 序,有花12—15朵,总轴长5—10毫米,疏被短柔毛;苞片倒卵状长圆形,顶端急尖,长约3厘米,宽1.3厘米,密被绢状长柔毛;花梗长1.5—2厘米,密被丛卷毛;花萼 小,杯状,长1--1.5毫米,无毛,裂片5,圆形,边缘疏玻纤毛;花冠钟形,长约3.5厘 米,直径4厘米,白色带红色至粉红色,内画一侧向上具红邑斑点,基部具紫色斑块和短 柔毛,裂片5,近于圆形,长1--1.2厘米,宽1.5—2厘米,顶端微缺,略呈波状;雄蕊 10,不等长,长1.3—2.4厘米,花丝向下扩展,基部密被白色微柔毛,花药椭圆形,淡 黄褐色,长1.5毫米;雌蕊比花冠略短,长于雄蕊;子房圆柱形,顶端平截,长5.5毫 米,直径1.5毫米,密被红棕色丛卷绒毛,花柱无毛,柱头盘状。果未见。花期6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3 350—4000米的高山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

本种提示

本种叶下面毛被两层,上层毛被淡黄棕色,薄而疏松,易脱落,花冠筒内面基部;具紫 色斑块,子房密被红棕色丛卷绒毛,易与相近种区别。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nakotiltum Balf.f.et Forrest in Not.Bot.Gard.Edinb. 11: 143. 1920;Tagg in Stevenson,Spec.Rhodod. 383. 1930;Cu~en cL Chamb. 1n Not.Bot.Gard.Edinb.36:119.1978;Chamb.In Not.Bot.Gard.Edinb.39: 363.1982;云南植物志4:412. 198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