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讲师)

由网友(任性のㄝ子)分享简介:周鼎,男,一九七五年熟,4川崇州人,专士(导师陈廷湘传授),4川大学力史文明教院讲师。4川大教青年主干西席,4川大教尾届“尔最喜欢的10大教员”之1。二零一四年一二月二三日凌朝,周鼎正在收集上揭晓了一二二五字“自黑书”,说“信赖讲差1门课比写差1篇论文沉要的人,今夜逝世来了。”据他说是喝了半斤酒,临时胡说八道。”“自黑书”言...

周鼎,男,1975年生,四川崇州人,博士(导师陈廷湘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四川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之一。

反思高校 自白书 作者周鼎 我不小心违反了潜规则

2014年12月23日凌晨,周鼎在网络上发表了1225字“自白书”,说“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据他说是喝了半斤酒,姑且胡言乱语。”

“自白书”言辞激烈,诸如“一所高校就是一座衙门”等。该“自白书”发出后很快遭网友疯转。

周鼎表示,一直以为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上好课,但如今教学似乎成了副业,这让他非常失望。该校不少学生在网上表达了惋惜,因为公选课时周鼎的课曾几近挤爆选课系统。校方对此尚无回应,周鼎则在接受南都记者独家专访中证实,他将退出公选课教学,“不再自取其辱”。

中文名

周鼎

出生日期

1975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四川崇州人

职业

教师

主要成就

川大第六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学位

博士

专业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

代表作品

《百年风流人物漫谈》

人物经历

周鼎从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2014年12月,已经工作八年半。除了专业课《中国现 代史》、专业选修课《历史与人物》,让他“最有成就感”的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文化素质公选课《中华文化(历史篇)》和《百年风流:近代中国人物漫谈》。

周鼎

2014年年11月,周鼎获川大第六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来自四川大学本科教务办的一则报道曾评价,“他深受全校学生欢迎,选课人数差不多能把系统给搞崩溃掉。”

在四川大学贴吧等处,有学生评价周鼎的《百年风流人物漫谈》称,“比百家讲坛还有意思。”一名从大一到大三都去旁听《中华文化》的学生则评价,每学期的主题都不一样。周鼎坦承,《中华文化》一周只有三个学时,但他为此要准备三周。

2014年12月中旬,周鼎荣获“四川大学2014年唐立新教学名师奖”———该奖旨在“鼓励长期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学生评价优秀的教师”。

不过,他最终选择告别公选课讲台。周鼎称,尽管他讲的公选课受欢迎、校领导也很认可,“但一心上好课在高校里面没用,一没科研经费,二没职称,我还是教师群体里的非主流。”

周鼎任教以来一心想上好课、做好本职,不想费心写论文评职称,迄今只写了一本半书、发表了四五篇论文。2014年,所在学院强烈推荐其为副教授,走学校专门为公共课教师特意开辟的绿色通道,但因工作年限和工作量等硬指标,还是没能过关。周鼎此前他多年未参加职称评审,因自知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不达标,这次在意料中落选,“看透看明白了,进而反思整个机制,写了‘自白书’。”

“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周鼎向南都记者感叹,八年来一直以为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上好课,但如今教学似乎成了副业。“校方也更看重论文发表数量和科研成果,有些比我年轻的都当上了副教授。”

“最牛逼的教师是拥有最多科研经费的人,而不是拥有最多听众的人。”周鼎透露,他此前从不申请科研经费,而学校为照顾青年教师,批给他一项3万元的科研经费,而在他看来更像是一种补贴。

对此,周鼎亦在“自白书”当中吐槽,“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申报课题,报账,报账,还是报账”。

这篇“自白书”昨日掀起包括川大学生在内的网友的广泛讨论,“上课从来都是地上坐满”、“川大需要你”、“愿用其它挂科再换一节旁听”等言论,在川大学生朋友圈中刷屏。川大校方一直无回应。[1]

自白书内容

《自白书》

1

今晚,喝了半斤白酒,不知是否醉了。酒壮怂人胆,姑且胡言乱语,将来也可以酒后醉话搪塞过去。

2

领导来电说,不要在网上随便说话,你有一批粉丝。

我说,我没有粉丝,因为我从来不是什么偶像,我是一个喜欢砸碎偶像的人。

3

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

学院说,不知道。

教务处说,也不知道。

校长说,我也不知道。

4

教务处说,中华文化课一周只有三个学时。

我说,为了这三个学时,我整整准备了三周,而为了讲好这三个学时,我至少准备了三年。

5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日下?

因为一个老师的职称只与他的科研成果有关。

6

一门课的工作量如何计算?

教务处说,我们按照课时来计算。

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是一部复读机。

7

从前,科研是副业。

现在,教学是副业。

8

所有高校领导都在说,我们必须重视教学。他们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论文发表的数量。

9

学生的数量比学生的质量更重要,因为高校经费的划拨与招生数量有关,与毕业质量无关。

10

最牛逼的教师是拥有最多科研经费的人,而不是拥有最多学生听众的人。

也许最新一版的汉语大词典应该修改教师的定义了。

11

回头想想自己在上课前一刻还在努力修改课件,只能自嘲这是一种洁癖。

12

从来没有办公室,八年了,从望江搬到江安,依然没有办公室。

在历史文化学院的新修大楼里,只能羡慕地看着教授工作室和副教授工作室的招牌熠熠生辉。

他们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13

论文的数量从来与质量无关。

他们说,这叫一鸡多吃。

中国的高校不过是一座农家乐。

14

你以为你在教育学生,其实是学生在教育你。

你改变不了世界,只可能被世界改变。

15

深夜,一名旁听生打来电话,问候冬至。

他让我不会后悔这八年来的所有努力。

16

川大从不缺周鼎。

周鼎也从不缺川大。

17

所有人都在劝我冷静。

他们不知道,我已经冷静了八年半。

18

我对于讲课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因为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

我无法体会一名中学历史教师的痛苦,我只能深味一名大学历史教师的痛苦。

19

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

20

留校那年,我的工作是在一间办公室里糊纸盒,只是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

八年的学术训练最终只为了糊好一个档案盒。

21

八年前女儿出生的那一天,我在产房门口备课。

看了新生的女儿一眼,我匆匆奔赴江安上课,裤腿上沾着女儿身上的血迹。

可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先进事迹。

22

一所高校就是一座衙门。

所有人都言必称校长。

然而,校长终究不是万能的神。

23

从前,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现在,学院也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每个学院都要向学校签下合同,承包多少个课时,多少篇论文,多少个课题。

院长是包工头,教师是搬运工。

24

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申报课题,报账,报账,还是报账。

25

他们说,评价一个公共课教师的标准是工作量。

我终于知道劳模是怎样炼成了。

26

他们希望我缄默。

他们说,明年还有机会。

可我说,老子不玩了。

27

最难过的不是你失败了,而是你这样失败了。

你的对手不是谁谁谁,而是根本不知道谁谁谁的那个东西。

28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29

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

他早就该死了。

《自白书(二)》

1

从来不愿意面对镜头,因为那总会让我想起一双眼睛。

2

领导说,大学需要人才,也需要人物。

括号:麻烦人物除外。

3

当问题变成话题,话题又变成另一个问题。

4

许多人都以为你为了职称问题情绪失控,可真正让你情绪失控的是那么多学生的留言。

5

你为什么会愤怒?

因为你听到太多人冷漠地告诉你,你需要冷静。

那一刻,他们仿佛都披上了白大褂,隔着玻璃观察你。

6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低头可以,但是绝不能叩头。

7

一只鸡两只脚,一只猫四条腿,所以猫的工作量永远是鸡的两倍。

数学真是一门神奇的学问。

8

没有什么东西只报喜不报忧,就连魔镜也会忍不住说出真话。

可魔镜的真话却成了白雪公主的毒药。

9

当无数人都在谈论你的时候,他们谈的已经不再是你。

你是他们手中的那杯酒,浇灌着他们的胸中块垒。

10

我从来没有宣称离开川大,

我从来没有扬言停止讲课,

我从来没有抱怨自己职称太低,

我从来没有吹嘘自己学问很高,

我一直安静地读书和讲课,

直到有一天,你们把我归为公共课教师,

让我去参加职称评审,走绿色通道,

时断时续地折腾了三个月

最后,某些部门告诉我,

工作年限不够,工作量不够……

明年再来吧。

明明是要求身高达标,可你们一开始却告诉我体重达标。

你们赏我一口碗,转身关上门,留下一句话

明天上午还会施粥。

11

他们以为你在发泄私愤,而你只是痛定思痛。

他们以为你在报复学校,而你只是心灰意冷。

12

他们终于发现了真相,原来你学术水准平平,然后鄙夷地说,你也有资格抱怨?

可我不仅是一名学者,一名教师,还是一个人。

13

好学者未必都是好教师,好教师未必都是好学者。

诗有别才,教学亦然。

14

他们用经师的标准批评我,

你们用人师的标准褒扬我,

走在街头,推销员却叫我老师,

因为我胡子很长。

15

你们热情地支持我,无论是否相识。

你们像潜流暗涌的江水,而我只是不经意间撕开的裂口。

16

认真听过你的课,或者偶尔听过你的课,或者从未听过你的课,甚至你的名字,

所有在今天关注你的人们都在黑夜中捕捉光明,

而你是那一只小小的萤火虫,

永远无法点燃人们手中的火炬,

却可以带给他们刹那的惊喜。

17

曾经的悲剧

今天的闹剧

明天的喜剧

人生如戏

你不需要演技

18

播什么种

结什么果

理想不死

自由不死

周鼎语录

1.其实有很多事我非常想说一说我的看法,但是我怕被请去喝茶,所以还是让它烂在肚子里好了。

2.有很多来刷分的人来找我,让我给个高分,我问为什么啊?“因为我要出国!”还理直气壮,其实这种人有什么了不起。面对这种大学精神堕落的怪象,我唯一的安慰是;幸好这种人马上就要出国了,不会骗中国人了,而是去骗外国人了!

3.周人(指周朝祖先)比较老实,就像我一样。

4.在满天都是浮云的现代社会里,我依然看到了道的存在。

5.人生最幸福的事是下班后打打小麻将、累了看看小录像(小是幸福的象征),饿了吃串串火锅。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如果两三千年前的老子所说的话是愚民的话,其实我真的想被愚弄一回,我真的不想去关心地沟油、三聚氰胺、黑心棉……

6.你怜惜花的美丽,可你必须允许她的落下,不然果子如何长出?果子你也不能让它长挂树上,不然种子如何出来?有爱的存在就必然是偏爱,所以说真正的有情是无情、绝情!道是无情却有情嘛!

7.比起老子来,现在的学生更喜欢庄子,原因之一可能是大家常常自称老子。

8.中国人常常自称老子,骂别人孙子,可是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又时常自觉不自觉装孙子。老装(庄)孙子,字里字外概括尽了中国式的“智慧”。

9.周老师认识不少人,这里面当然死人比活人多。所以我说话一般比较放肆,因为不管我怎么说,他们都不会爬出来找我的麻烦。

10.庄子是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中国人,它能从抢盐的李老汉、卖菜的张大妈身上看出高超的智慧。

11.“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要改成“我们的祖国是幼儿园”,因为只有在幼儿园的世界里才会有人去抢盐,并且抢了还不知道为什么要抢。

12.泪水、湖水、井水、雨水、杯中之水,都是水,可是我们往往只看到其中的差别。我们不否认事物之间的差别,但是我们更需要强调其平等价值的内涵。

13.是真名士自风流。名士无关才华,痛饮酒、熟读离骚,更在于那种“如风之飘,如水之流,不立故常,自在适性”的精神气质。

14.刘伶一喝酒就裸奔,精神上无牵无挂,身体上一丝不挂。对于这样一位能喝能侃、能磕能疯的名士,我们到底是羡慕还是同情?

15.我在讲古代史和近现代史时都发现:父亲早死的人都成才了。如果你觉得你不够成功,其实你可以和父亲仔细探讨这个问题。

16.“嵇康醉如玉山之将崩”,就算崩了也是玉山呐,不是不高山,也不像我们有一些人一醉就露出了骨子里的猥琐!(小编我承认,我喝醉了会哭)

17.如果李白住在你隔壁,你肯定要被他整疯。他一喝就醉,动不动就“岑夫子,丹丘生……”的狂喊,还到处写诗,纸写没了就往衣服上写,衣服写满了就往墙上写,写着写着能写到你家的墙上。你不打110才怪!

18.嵇康人又高又帅,赤裸着半身,在那打铁,路人一看,狂呼“好性感啦”。旁边还有一位后来写了《思旧赋》的向秀在旁边拉风。这就是绝配啊!搁今天也绝对拉风。

19.现在有一些人常说我爸怎么样、我爷爷怎么样。就算是你爷爷的爷爷又怎么样?还不是在地下躺着!

20.文字这东西经不起研究,一研究就有两个后果:不是成为名人就是成为罪人。并且名人常常也是罪人。(谈历史上的文字狱)

21.苏轼很有太后运。好几次一帮大臣使皇帝下决心把苏轼贬到很远的地方、盼着他就死在天高皇帝远的山旮沓,但是他还没死,皇帝倒先死了,于是太后就把他招了回去。

22.三苏是眉山人,我没去过眉山,但是我估计眉山从鸡蛋猪肉到房地产,都在打苏轼的广告,比如说苏门蛋、子瞻豆腐脑、东坡房产……

23.四川人要出名,只有往外跑,越远越好,并且跑了就不回来。比如说李白、陈子昂、苏东坡、邓小平……所以建议大家也往外跑,最好这时候就跑,最起码也得跑出这个教室吧?

24.比起古人,我们有照相机,游玩时常常只顾着照相,这里对准照一下,那里瞄准再照一下,像偷猎一样,这是我们的幸与不幸。我们有了更多的回忆,却只能在照片里回忆。

25.现在景区里到处有人写(***到此一游),有一次我上厕所都看到了,我就想,你这是在哪儿游呢?粪坑?

26.即使是野花一般卑微的生命,也会绽放出生命的美,这就是“凡物皆有可观”的一种解释。

27.苏轼在失意时还有诗、还有酒,可以诗酒趁年华,反观我们,除了所谓的事业外,还有多少可以安慰心灵的东西?

28.川大学生要有一种“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胸怀,管他清华北大、牛津剑桥,牛津出来的叫牛人,那剑桥出来的叫什么?

29.当年几省交界处(什么鄂豫皖、湘鄂豫、晋察冀等)也是治安最薄弱的地方,在那里建根据地闹革命其实和闹土匪也差不多。

30.王阳明狡猾奸诈啊,从他剿匪平叛就可以看出来,可他又是真正的菩萨心肠,打仗永远是其次,这就是圣人的胸怀与能力。

31.美国人敢随随便便就把华尔街占了,在中国、在川大呢?就那个食堂你敢不敢占领试试?其实从我在那吃第一顿饭开始,就在想怎么把它给占喽! (其实川大食堂还算不错)

32.那么多海誓山盟的诺言,转眼就成为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33.社会最怕的不是公众没有文化,而是有了文化还要当流氓。

34.四川的丧礼很华丽,到了半夜鬼魂都不会寂寞,因为有那么多的人陪着她,稀里哗啦的——打麻将

35.川大从不缺周鼎。周鼎也从不缺川大。他们希望我缄默。他们说,明年还有机会。可我说,老子不玩了。

学术成果

著作:

• 《刘咸炘学术思想研究》,成都:巴蜀书社,独撰;

• 《天下。世界。国家―近代中国对外观念演变史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合著;

• 《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史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论文:

• 《危机与暴力:北伐前夕北京群众运动的政治文化研究(1924-1926)》,《四川大学学报》,2012,2

• 《文化保守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从中心到边缘——“五四”后期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潮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6,3

• 《梁漱溟与刘咸炘: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中心与边缘》,《社会科学辑刊》,2005,6

• 《边缘的视界:刘咸炘对进化论的批判》,《四川大学学报》,2004,3

参考资料

1.川大教师发自白书吐槽:教师申报课题就是报账 · 腾讯(引用日期:2014-12-25)

2.抗战时期他在墙上写下“成都大轰炸”“悲惨”,如今我们看见了它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6)

3.熊梅芳:科研与教学并非势不两立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