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俊(刘发俊)

由网友(兜兜里有个洞)分享简介:男,一九三二年一二月熟,甘肃临洮人。中共党员。译审。平易近族平易近间文艺野。《玛缴斯》史诗博野。一九四八年结业于甘肃省临洮低级农校。一九四九年到场解搁军,任第1家战军第1兵团军政湿部黉舍教员,2军辅导团维语教员,一九五二年改行后历任南疆区党委宣传部湿部,新疆维吾我自治区党委办私厅、宣传部湿部,新疆做野协会大众文学组组少,新疆平易近...

男,1932年12月生,甘肃临洮人。中共党员。译审。民族民间文艺家。《玛纳斯》史诗专家。1948年毕业于甘肃省临洮高级农校。1949年参加解放军,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军政干部学校学员,二军教导团维语学员,1952年转业后历任南疆区党委宣传部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宣传部干部,新疆作家协会民间文学组组长,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译审。新疆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新疆《玛纳斯》编委会委员、副主任,中国《玛纳斯》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玛纳斯》突出贡献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中文名

刘发俊

别名

古歌今

出生日期

1932-12

去世日期

2006

籍贯

甘肃临洮人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甘肃临洮

毕业院校

甘肃省临洮高级农校

职业

文学

代表作品

克孜勒山下、战斗的年代、帕尔哈迪马西林、莱丽与麦吉依、玛纳斯研究、玛纳斯、玛纳斯

职称

译审

主要作品

杨正龙 气象干部给村里带来新气象

主要译著有《克孜勒山下》、《战斗的年代》(以上为维吾尔族长篇小说)、《帕尔哈迪与西琳》、《莱丽与麦吉侬》、《柯尔克孜民间故事选》等10等多部。撰写论文《维吾尔民间文学》、《试论玛纳斯》等20多篇。《卡妮凯,一个命运多蹇的妇女形象》被吉尔吉斯坦共和国收入论文集出版。从1961年至今,专业从事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普查、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任首任调查组长,并长期负责《玛纳斯》的组织领导工作。从1961年3月至1992年8月,历时32年,完成了《玛纳斯》全面普查记录工作,访问史诗歌手100多人,记录史诗100余万行。作为史诗调查组组长、史诗研究室主任、史诗编委会副主任编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他组织领导、编辑、出版《居素普·玛玛依演唱本》柯文版八部18册书,从1984年到1995年,历时10年全部出版,组织领导并参加了《玛纳斯》的汉译工作,参加翻译第一、二、三部及第5部,近10万诗行。作业自治区《玛纳斯》工作领导小组员、中国《玛纳斯》研究会副会长,组织领导《玛纳斯》各种规模的研讨会,1991年在北京召开《玛纳斯》柯、汉文版正式出版新闻发布会,1994年召开《玛纳斯》国际学术研讨会,编选出版《玛纳斯研究》柯、汉文版论文集。其译作和论文多次获自治区、全国的奖励,国家民委、中央文化部授予其“抢救史诗《玛纳斯》成绩突出贡献”奖。国家民委授予其“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其“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获奖作品

《喀什噶尔情歌》获新疆首届民间文学优秀一等奖、全国三等奖,《柯尔克孜民间长诗选》获全国第二届民间文学二等奖,《玛纳斯》获1991年新疆一等奖,《战斗的年代》获新疆时期优秀文学奖,《试论玛纳斯》获中国少数民族优秀论文奖。

目前创作简介

译著长篇小说《克孜勒山下》、《战斗的年代》、《阿普拉尔的风》,长诗《帕尔哈迪马西林》、《莱丽与麦吉依》、《瓦木克与乌祖拉》、《艾里普与赛乃姆》、《维吾尔民间故事选》、《柯尔克孜民间故事选》(以上均合译)等15部,论文集《玛纳斯研究》(1部),编辑出版《玛纳斯》(柯文版,8部18册),翻译《玛纳斯》(柯译汉,2册)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