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

由网友(←═╬∞夜幕时分~)分享简介:《老子思惟的史官特点》,ISBN:九七八九五七六六八一五二三 做者王专 择要《老子思惟的史官特点》 出书源文津出书社一九九三年一一月出书,二四零千字,三五四页。简介《老子思惟的史官特点》,ISBN:九七八九五七六六八一五二三 做者王专   择要《老子思惟的史官特点》 出书源文津出书社一九九三年一一月出书,二四零千字,三...

《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ISBN:9789576681523 作者王博 摘要《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 出版源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240千字,354页。

简介

北大副校长畅谈 道德经

《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ISBN:9789576681523 作者王博   摘要《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 出版源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240千字,354页。本书较全面地研究了与《老子》有关的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老子思想渊源问题、老子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异同问题、对老子哲学如何理解的问题及马王堆帛书《黄帝书》与《老子》的关系问题等。书中考辨精详,引用资料较多,内容丰富。全书共12章。

内容

《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的六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老子思想的来源。第一。老子与先秦时期其他思想家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他做过周朝的史官。古代的史官文化是与巫官文化相对待的,巫官文化富于浪漫精神和宗教色彩,史官文化则扬弃了巫官文化的宗教性。老子思想体现着史官文化的思维特征,如推天道以明人事,注重历史过程与政治现实的辩证关系,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在老子之前,学在王官,后来“天子失官”,致使诸子学兴起。老子离官而去,成为诸子之一.因而在思想上与史官文化有联系的一面,亦有离异的一面。例如《周礼》记太史执掌礼仪,老子屡次抨击礼制,显示出他对礼制本是十分熟悉的;周朝太史常参与战事,老子则反对战争,并多次谈到军事问题,显示出他对战事也十分了解;太史执掌典籍,老子则受过《诗》、《书》的影响;太史执掌占筮,老子思想则与《周易》谦损之义相通。第二,老子处于多种民族文化并存的时代,因而有必要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探讨老子思想的渊源。老子虽讲楚语,却不属于楚文化范围,而属陈国文化范围。书中同意老子为陈国人,指出陈为有虞氏后裔,而有虞氏与夏族联系密切,老子应属于虞夏文化的系统,与“殷周之文”绝然不同。第三,作者认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类似,也有神话的起源。而在诸家学派当中,道家与神话的关系最为密切。老子所属的有虞氏以及夏后氏,都是拜月之族;《老子》书中的许多命题和术语,都起源于月神崇拜观念。

《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第七至十章探讨老子基本思想的内容,论及道、物、有、无、常、术等。最后两章研究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认为这就是《黄帝四经》,成书于战国中期或更早的时期,作者是越国人。《黄帝四经》融汇了老子学说,是黄老之学的代表作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