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眉岩鹀新疆亚种(灰眉岩鹀新疆亚种)

由网友(再痛也要坚持)分享简介:灰眉岩鹀新疆亚种(教名:Emberiza cia decolorata)是灰眉岩鹀的亚种之1,属小型叫禽。1般主食动物种子。喙为圆锥形,取雀科的鸟类比拟较为粗壮,上下喙边沿没有精密符合而微向内弯,于是符合线中略有漏洞;体羽似麻雀,外侧首羽有较多的红色。特性为头具灰色及玄色条纹,下体暖褐色。雌鸟似雄鸟但色暗。虹膜深红褐;口...

灰眉岩鹀新疆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decolorata)是灰眉岩鹀的亚种之一,属小型鸣禽。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体羽似麻雀,外侧尾羽有较多的白色。特征为头具灰色及黑色条纹,下体暖褐色。雌鸟似雄鸟但色暗。虹膜深红褐;嘴灰色,脚橙褐。鸣声甚悠长,地方性常见留鸟,高可至海拔4000米。喜干燥少植被的多岩丘陵山坡及沟壑深谷,冬季移至开阔多矮丛的栖息生境。非繁殖期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塔什干和中国新疆。

中文名

灰眉岩鹀新疆亚种

外文名

Emberiza cia decolorata

动物界

鹦形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纽澳鹦鹉族

灰眉岩鹀

拉丁学名

Emberiza cia decolorata,Emberiza decolor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种

灰眉岩鹀新疆亚种

鹦鹉科

Emberiza属

基本信息

灰眉岩鹀

【中文名称】灰眉岩鹀新疆亚种

【中文别名】Emberiza cia decolorata,Emberiza decolorata

【拉丁学名】Emberiza cia decolorata,

【命名者及时间】Sushkin, 1925

【英文名称】Rock Bunting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鹦形目、鹦鹉科、纽澳鹦鹉族

分布范围

分布于新疆喀什、哈密、和静、阿克苏、乌什、和田、阿克陶、莎车和天山等地(繁殖鸟)。国外分布于塔什干等地。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外形特征

雄鸟:头顶两侧及耳羽栗色,头顶余部、眉纹、颈、颏、喉及上胸蓝灰色,全头顶具暗褐色羽干纹;背淡红褐色,各羽具褐色纵纹及沙棕色羽缘,肩及尾上复羽红褐色,或具暗褐色羽干纹;眼先及颊纹黑色;翼小覆羽蓝灰色,其余各羽暗褐色,其中初级飞羽羽缘淡黄褐至近白色,大覆羽羽缘灰色,余者羽缘淡褐色;中央尾羽暗褐,具宽阔的红褐或淡红褐羽缘,其余尾羽黑色,外侧两对尾羽端部各具一楔状白斑;下体自下胸至腹部由红褐过度为淡红褐。

雌鸟:羽色似雄鸟,但头顶的灰色和栗色呈混杂状,斑纹较著;头顶的栗色稍淡而显褐。

幼鸟:除尾及翅似成鸟外,全身几为土黄色,满布黑褐或褐色斑纹。

虹膜黑茶色;嘴铅色至黑色;脚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15-22g,♀16-23g;体长♂145-174mm,♀140-172mm;嘴峰♂9.5-12mm,♀9-11.5mm;翅♂72-84.5mm,♀68-81mm;尾♂69-82mm,♀64.5-84mm;跗蹠♂18-20mm,♀17-20mm。   (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

栖息于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开阔地带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丛中,也出现于林缘、河谷、农田、路边以及村旁树上和灌木上。常成对或单独活动,秋冬季多活动在向阳河谷两侧的农田、草坡或村旁附近农地上,当人接近时,则从地上飞起栖停在附近树上,稍后又陆续下地或飞走,通常不远飞,一般飞10-20m后又落地或钻入灌丛和草丛中。繁殖期间常站在灌木或幼树顶端、突出的岩石或电线上鸣叫,鸣声洪亮、婉转、悦耳、富有变化。常常边鸣唱边抖动着身体和扇动尾羽。主要为留鸟,一般不迁徙或部分迁徙或游荡。主要以草子、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除大量的杂草种子外,还有小麦、燕麦、荞子等农作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龟甲、步行虫,以及半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及昆虫幼虫。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1年繁殖2窝,营巢于草丛或灌丛中地上浅坑内,小树或灌木丛基部地上,地边土埂上或石隙间营巢。巢呈杯状,外层为枯草茎和枯草叶,有的还掺杂有苔藓和蕨类植物叶子,内层为细草茎、棕丝、羊毛、马毛等,偶尔也垫有少许羽毛。

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白色、灰白色、浅绿色、灰蓝色或土黄色等,其上被有紫黑色或暗红褐色点状、棒状或发丝状深浅两层不同的斑点和斑纹,尤以钝端较密,常形成圈状。

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1-12天。雏鸟晚成性,雌雄鸟共同觅食喂雏,每日喂雏时间长达12小时,一般每小时喂2次,最多每小时达4次,雏鸟留巢期约12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