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眉岩鹀北疆亚种(灰眉岩鹀北疆亚种)

由网友(死一样的痛过)分享简介:灰眉岩鹀北疆亚种(教名:Emberiza cia par)是灰眉岩鹀的亚种之1。属小型叫禽,体型约一六厘米。头顶双侧严戴、眼先、贯眼纹及颊纹玄色;违红褐色或者栗色、具玄色中央纹,腰以及首上覆羽栗色、玄色纵纹长而没有较着。下胸、腹等下体红棕色或者粉红栗色。1般主食动物种子。喙为圆锥形,取雀科的鸟类比拟较为粗壮,上下喙边沿没有精密切...

灰眉岩鹀北疆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par)是灰眉岩鹀的亚种之一。属小型鸣禽,体型约16厘米。头顶两侧宽带、眼先、贯眼纹及颊纹黑色;背红褐色或栗色、具黑色中央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黑色纵纹少而不明显。下胸、腹等下体红棕色或粉红栗色。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体羽似麻雀,外侧尾羽有较多的白色。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俄罗斯,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及中国新疆。

中文名

灰眉岩鹀北疆亚种

外文名

Emberiza cia par

雀形目

动物界

鹀科

鸟纲

Emberiza属

灰眉岩鹀

拉丁学名

Emberiza cia par

亚种

灰眉岩鹀北疆亚种

脊索动物门

基本信息

新疆鸟种介绍 三

【中文名称】灰眉岩鹀北疆亚种

【拉丁学名】Emberiza cia par

【命名者及时间】E. J. O. Hartert, 1904

【英文名称】Rock Bunting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鹀科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俄罗斯,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新疆北部阿勒泰、富蕴(繁殖鸟);新疆西部天山(旅鸟)。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

外形特征

灰眉岩鹀北疆亚种,雄性成鸟:头顶两侧宽带、眼先、贯眼纹及颊纹黑色;头顶、眉纹、颏、喉及上胸为灰色;背和肩锈褐具暗色羽干斑,腰和尾上覆羽锈棕色;翼小覆羽灰,大、中覆羽暗褐,外翈缘浅;翼和尾羽黑褐具近白色窄缘,外侧两对尾羽混有白色;下胸、腹和尾下覆羽浅锈棕色。雌性成鸟:似雄鸟,但色稍浅暗。头上的灰色,头侧的黑色和白色带明显;颏及喉部的灰色沾污白。虹膜及嘴暗褐,脚亮褐。

大小量度:体重♂15-22g,♀16-23g;体长♂145-174mm,♀140-172mm;嘴峰♂9.5-12mm,♀9-11.5mm;翅♂72-84.5mm,♀68-81mm;尾♂69-82mm,♀64.5-84mm;跗蹠♂18-20mm,♀17-20mm(华北亚种)。   (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

栖息于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开阔地带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丛中,也出现于林缘、河谷、农田、路边以及村旁树上和灌木上。常成对或单独活动,秋冬季多活动在向阳河谷两侧的农田、草坡或村旁附近农地上,当人接近时,则从地上飞起栖停在附近树上,稍后又陆续下地或飞走,通常不远飞,一般飞10-20m后又落地或钻入灌丛和草丛中。繁殖期间常站在灌木或幼树顶端、突出的岩石或电线上鸣叫,鸣声洪亮、婉转、悦耳、富有变化。常常边鸣唱边抖动着身体和扇动尾羽。主要为留鸟,一般不迁徙或部分迁徙或游荡。主要以草子、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除大量的杂草种子外,还有小麦、燕麦、荞子等农作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龟甲、步行虫,以及半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及昆虫幼虫。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1年繁殖2窝,营巢于草丛或灌丛中地上浅坑内,小树或灌木丛基部地上,地边土埂上或石隙间营巢。巢呈杯状,外层为枯草茎和枯草叶,有的还掺杂有苔藓和蕨类植物叶子,内层为细草茎、棕丝、羊毛、马毛等,偶尔也垫有少许羽毛。

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白色、灰白色、浅绿色、灰蓝色或土黄色等,其上被有紫黑色或暗红褐色点状、棒状或发丝状深浅两层不同的斑点和斑纹,尤以钝端较密,常形成圈状。

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1-12天。雏鸟晚成性,雌雄鸟共同觅食喂雏,每日喂雏时间长达12小时,一般每小时喂2次,最多每小时达4次,雏鸟留巢期约12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