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伏村(石伏村)

由网友(秋凉)分享简介:石伏村,位于湖南省岳阴市华容县,村域总面积五.二四平方私里,耕高空积一八七零亩,是“湖南亮星村”、岳阴市社会主义新屯子设置装备摆设树模村以及华容县“屯子经济10弱村”之1。中文名石伏村所属国度中国所属地域岳阴市道积五.二四平方私里人嘴二二七零人特点财产莳植业根蒂根基设置装备摆设二零零六年头,村被确定为齐市新屯子设置装备摆设树模点。近3年去,根据中央提...

石伏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村域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0亩,是“湖南明星村”、岳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华容县“农村经济十强村”之一。

中文名

石伏村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岳阳市

面积

5.24平方公里

人口

2270人

特色产业

种植业

基础建设

县住建系统40多名党员在石伏社区义务植树

2006年初,村被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近三年来,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市委提出的建设“富裕之村、秀美之村、文明之村、和谐之村”的要求,结合县委“强基层、打基础、抓发展、促和谐”的总体目标,确定了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政策配套、自主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创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水利建设方面,这几年得益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村,在抢抓机遇的同时,充分发挥全村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山塘升级4口,新建和维修机埠10处,硬化主沟主渠近1万米,疏洗排灌沟渠8000多米,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旱涝保收。交通建设方面,依托国家通村公路建设扶持项目,我们完成了8个组4.1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任务,目前,自306省道至9组1.5公里路面正在硬化,全村将完成5.6公里水泥路面硬化目标,基本上实现了通村、通组、通户三位一体联网目标。能源建设方面,积极响应和承办省定实事项目,采取村组干部、党员骨干带头示范,三年共完成沼气池建设180口,入户率达到了50%以上,与此同时,我们狠抓了改厨、改厕、改浴、改圈、改水,“清洁家园”活动得到了全村群众的普遍响应,塑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农村环境。组织建设方面,着力打造一支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党员干部队伍,大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两个忠诚”、“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党建主题教育活动,“三关爱、三服务、三评议”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开展,特别是今年,县委在全县农村推行了“报酬保发、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知行保先”的农村干部“四保”机制,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党员干部在基层基础建设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

民生民利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这几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好用活自身优势,不遗余力改善民生民利,牢牢把握了三个基本着力点。一是突出招商引资,实现产业转移。我村地处城郊,有着交通、环境、资源、人文等多项优势,加之华容生态纺织工业园的落户和延伸,有力地拉动了村级经济的发展。为此,紧紧围绕工业园的发展建设,加强协调服务,促进园区和谐,为外来客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先后已有十多家大型外资企业来村安家落户,这也是促进富余劳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全村在工业园区企业务工的农民有近500人,已成为农民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突出惠农减负,实现亲民富民。由于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村办企业年收入均过30万元,集体经济较为雄厚,从2002年以来,全面取消了包涵“一事一议”在内的农民负担,成为了全县第一个实现农民零负担的村场。这几年,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粮食直补、合作医疗和各种惠农补贴让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280元。三是突出扶贫帮困,实现人际和谐。在集体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民利,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全村五保户6人、贫困户12人都进入了低保笼子,村集体相应给予一定的照顾补贴。这些年来,工业园建设拆迁逐年增多,相应创建了工业园区居民安置小区,目前已完成3处安置小区建设任务,安置了拆迁居民50户148人。

三资管理

因地理和资源优势明显,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坚持还权于民,规范“三资管理,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是规范管理程序,还决策权于民。由农户推举产生了120名代表组成的村民代表大会,由群众决定村级重大事务,对于“三资”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都按照“三议三公”六个程序进行,把决策权真正交给了广大群众。二是健全公开制度,还知情权于民。为了实现阳光村务,主要采取了会议、专栏、书面和点题等四种公开形式,把村级财务、事务、政务公布于众,特别是自1991年以来的历年财务收支情况,通过民主理财小组专项审计后打印成册,发放到了各家各户,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强化监督措施,还监督权于民。在制订和健全《石伏村村民自治章程》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建设项目论证小组、惠农补贴审核小组等群众组织,常年监督“三资”管理的操作过程,并开展了定期审核,实施群众评议,有效强化了“三资”管理的监督力度,减少了“三资”管理的漏洞。目前,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28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银行存款200万元。

作风建设

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是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今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践行两个忠诚、争创一流业绩”主题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支奋发进取、团结务实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9月17日。市委易书记在市委组织部调研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的针对八种“不在状态”、不换状态就换人的理念,县乡两级分别制订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实施方案,并组建了专门班子,召开了动员大会,明确了整改措施。9月28日市委下发了专门文件《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换状态就换人”的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干部思想状态、精神状态、工作状态方面的八种“不在状态”情形。

为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按照县委和乡党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全体村组干部、共产党员原原本本地学习了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作好了学习笔记,撰写了学习心得。特别是在乡党委的具体指导下,组织召开了村支委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对照“不在状态”的八种具体表现,查找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意见,制订了详细具体的整改方案,将逐项整改到位。“不换状态就换人”是有错无为问责工作的深化,更是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