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藠头(产自湖南岳阳湘阴县的葱类植物)

由网友(韶华舞流年)分享简介:湘阳藠头,湖南省湘阳县特产,中国国度地舆标记产物。藠头正在湘阳有近千年栽培史,是湘阳1项传统财产。二零零六年零一月二四日,本国度量检总局核准对于“湘阳藠头”实行地舆标记产物掩护。中文名湘阳藠头外文名XiangyinChinese onion核准文号国度量检总局通知布告二零零六年第一一号品性特色呈红色或者黄红色,外貌有光泽地舆标记...

湘阴藠头,湖南省湘阴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新野县 打响樊集钢葱品牌知名度 助推乡村振兴

藠头在湘阴有近千年栽培史,是湘阴一项传统产业。

2006年01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湘阴藠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

湘阴藠头

外文名

XiangyinChinese onion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6年第11号

品质特点

呈白色或黄白色,表面有光泽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时间

2006年01月24日

产品特点

湘阴藠头,产品外观颗粒完整,大小均匀,不得有霉斑白膜;藠头呈白色或黄白色,表面有光泽;具有该品种应有气味与滋味,无异味,咸、甜、酸味适度;组织紧密、肉质脆嫩,表面无外膜及脱皮现象,汤汁清晰、不混浊;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湘阴藠头

理化指标:盐渍藠头:固形物含量≥80%,食盐(以氯化钠计)12%至18%,总酸度3.6±0.3。甜酸藠头:固形物含量≥60%,食盐(以氯化钠计)1.2%至3.8%,总酸度6至10,总糖度(以蔗糖计)≥11%。

产地环境

湘阴藠头产自湖南省湘阴县,湘阴县土地资源构成可概括为“一山四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地貌类型以冲积平原和岗地为主。湘阴县平原面积702.11平方公里,低山21.4平方公里,岗地200.9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57.06平方公里。

湘阴藠头

湘阴县土壤以水稻土、红壤、潮土为主,土地适种性广。湘阴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长,降水集中在春夏暖热季节,年平均气温为17℃,全年无霜期为223-304天,年日照1399.9-2058.9小时,年均降雨量1392.62毫米,主导风向为北风、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米/秒,适宜种植藠头。

历史渊源

藠头在湘阴有近千年栽培史,是湘阴一项传统产业。

据《湘阴县志》记载,湘阴县从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开始选育食藠、腌制泡菜。

20世纪70年代,湘阴藠头对日本出口。

2000年,为规范不断发展的藠头产业,湘阴县成立了酱业协会,由县财办(商务局)牵头、农业局、乡镇企业局、部分规模藠头企业参加。

湘阴藠头

2004年4月起,湘阴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农业、乡镇企业、工商、税务、质检及大型企业参加的藠头收购领导小组,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制定产业政策,引导13个乡镇建立藠头生产基地。[1]

生产情况

2002年,湘阴县藠头加工厂有56家,全年加工藠头1.8万吨,创汇1200万美元。[2]

湘阴藠头

2007年,湘阴藠头年出口2万吨,占日本市场的30%以上份额,极少部分销往韩国和香港。湘阴全县有10万亩左右土地进行藠头轮种,常年基本保持种植面积5万余亩。生产藠头的企业多达78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上万人。[1]

产品荣誉

湘阴藠头

2006年01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湘阴藠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湘阴藠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南省湘阴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湘阴藠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湘政函【2005】2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南省湘阴县三唐镇、白泥湖乡、东塘镇、石塘乡、六塘乡、袁家铺镇、长康乡、玉华乡、静河乡、界头铺镇、樟树镇、青潭乡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 品种

长柄藠,俗称“白鸡腿”。

• 立地条件

海拔在50米至100米之间,地势平缓,可耕种土地坡度均在10°至20°,土壤pH值在6.0至7.2之间适宜种植的区域。

• 栽培技术

选种: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长柄藠。

播种:8月底至11月上旬均可播种,但以9月份播种为宜,采用条播方式。大个型种苗每667米(亩)用种量230千克;中个型种苗每667米(亩)用种苗200千克;小个型种苗每667米(亩)用种量180千克。

定植:行距25厘米至28厘米,株距12厘米至13厘米。

施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667米(亩)撒土杂肥1000千克至1200千克,深施碳酸氢铵30千克至35千克,沟施磷肥40千克至50千克或沟施含硫的高养分复合肥40千克。冬至前10天左右及时追施腊肥,每667米(亩)采用腐熟的人畜粪1000千克兑水浇施。3月上旬,藠头进入旺盛生长期和鳞茎形成期,需追施鳞茎发育肥,每667米(亩)施腐熟的人畜粪1000千克至1200千克或撒施尿素5口港至8千克及草木灰30千克。

• 采收

作加工用的藠头采收期为6月8日至18日,采收时,藠头从地里掘出后,先拆蔸刈删枯叶和修剪适量残根,然后按无须不伤肉、柄长2厘米至3厘米、无青头烂个、无机械损伤的全白单心藠头进行整理,及时加工。

• 加工

盐渍藠头加工工艺流程:鲜藠头验收→清洗→腌制发酵→两切修整→清洗去表皮→浸泡→去皮→浸泡→一次精选→二次精选→漂选→装箱入库。

甜酸藠头加工工艺流程:鲜藠头→预检→清洗→腌制→两切→清洗→去皮→浸泡→去皮→分级→一次精选→脱盐→第一次灭菌→二次精选→漂选→配液→灌装→封口→第二次灭菌→灯检→X光异物检测→装箱入库。

• 贮存

贮存环境应阴凉、干燥、清洁、卫生,有防鼠、防潮设施,不应与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货物一起贮存。产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楚,防重压、堆码高度不超过2米。

专用标志使用

湘阴藠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岳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参考资料

1.湘阴县藠头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 湖南省商务厅(引用日期:2018-09-28)

2.湘阴藠头出口创汇 · 岳阳市情网(引用日期:2018-09-2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