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陂亭(位于湖南江永县上甘棠村的石亭)

由网友(青春染指流年)分享简介:月陂亭里话坤乾,峭壁摩崖论古今。班驳笔迹留后世,观今鉴古线人新。月陂亭是村南自然石亭,通向两广地的古驿谈。现代“粤”取“越”通,广西及古谢沐县辖地,都是百越平易近族的勾当地区。因为地形独特,依山傍火,取隔河的寺、楼、阁、台相映成景,那个自然石亭天然成为往行人的最好苏息的地方,也是村里文人吟诗做赋的差处所。是以,月陂亭就成为了镌...

月陂亭里话乾坤,峭壁摩崖论古今。斑驳字迹留后世,观今鉴古耳目新。月陂亭是村南天然石亭,通向两广地的古驿道。古代“粤”与“越”通,广西及古谢沐县辖地,都是百越民族的活动地域。由于地形奇特,依山傍水,与隔河的寺、楼、阁、台相映成景,这个天然石亭自然成为往行人的最佳休息之处,也是村里文人吟诗作赋的好地方。因此,月陂亭便成了镌录名言、记述要事的档案库。现存摩崖碑刻27块,其中唐朝碑刻1块,宋朝刻5块,元明清碑刻20块,无字碑1块,是我县最佳的人文景观。 “月陂亭”三字,系村人“文昌社会公镌于光绪三十二年”。 《先贤嘉言事亲》碑,光绪三十年周道臣录,以劝人为善,劝人为孝。有诗云:“出身恩重岂能忘,禽有慈鸟兽有羊,为子若还忘孝养,纵后人类是豺狼。” 《颂彭公平瑶功德歌》撰于明洪武三年。当时这一带瑶族聚居,汉人汉官很少。元代千家峒事件后,瑶族在桃川一带更集中,活动更为频繁,瑶族群众反抗官府的斗争十分激烈,封建统治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记录了这一次瑶族人民反抗官府斗争的声势和规模。“邓四”,当时称为“邓霸王”,今桃川最高的山叫“霸王岭”,就是瑶族人民为纪念邓霸王而得名。邓霸王的后代,离此地五里有邓家村,是平地瑶。其碑文为我们研究瑶族起义斗争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修建步瀛桥碑记》记录了修建这座古桥的时间和捐款人名。为我们提供了这座石拱桥的真实史料。 “忠孝廉节”四字最为猷劲壮观,引 人注目。这四个字南宋大臣文天祥手迹。当时,甘棠村出了一位官人,名叫周德源,比文天祥大一岁,在南宋临安府(杭州)任太守,与文天祥关系很好。这四字是文天祥手书赠给周德源的,周视为珍宝,带回老家来,让家人当作座右铭。在这一道德的教育下,甘棠村出了不少的忠臣孝子。乾隆二十八年永明县正棠黄平、王士俊十分崇敬文天祥,便叫人把这四字刻在这块石壁上,每字横1.3米,高1.8米。周围县市凡有文天祥“忠孝廉节”四字石刻者,都在从此临摩带去的。

地址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月陂亭

类别

文化宗教

所属地区

永州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