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墩遗址(高城墩遗址)

由网友(i Remember (我记得))分享简介:低乡墩遗迹地点地域属太湖东南平本。中文名低乡墩遗迹所属地域江阳市地舆位置太湖东南平本绝对低度一零余米沉要发明乌墩、潘野塘、斗笠顶简介正在那片平本上,西至武入龙虎塘、东抵竖林、北到少江、南至沪宁线的狭少低土上堆积了圩墩、乌墩、潘野塘、斗笠顶、寺墩、乡海墩、青墩等几10个马野浜至良渚文明期间的遗迹。低乡墩遗迹东北三私里处为斗笠...

高城墩遗址所在地区属太湖西北平原。

中文名

高城墩遗址

所属地区

江阴市

地理位置

太湖西北平原

相对高度

10余米

重要发现

乌墩、潘家塘、笠帽顶

简介

临港头条丨今天,临港再添文化新地标

在这片平原上,西至武进龙虎塘、东抵横林、北到长江、南至沪宁线的狭长高土上聚集了圩墩、乌墩、潘家塘、笠帽顶、寺墩、城海墩、青墩等几十个马家浜至良渚文化时期的遗址。高城墩遗址西南3公里处为笠帽顶崧泽文化遗址,东南15公里处为寺墩遗址,高城墩是这个遗址群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目前所知纬度最北,距长江最近的良渚文化高台墓地遗址。1985年10月,由江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经过及意义

高城墩遗址为江南地区常见的墩形遗址。1975年冬至1976年春,当地村民在墩中心建窑取土制砖,原有面积近万平方米,相对高度10余米的土墩,如今残存北部的2000多平方米,高度降至7米左右。在此期间,大量文物毁坏或流失,仅有2件玉琮和若干件玉璧等少量文物为常州市博物馆收藏。土窑停工后,又由于村民取土建房,遗址仍不断被蚕食,在此期间,江阴市博物馆在村民中征集到玉璧、玉镯和石斧等。

1998年11月,南京博物院考石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钻探。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由南京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馆、江阴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江阴市人民政府出资支持下,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计开10×10米探方9个,5×10米探方4个,探沟1条,共计发掘面积1157平方米。探明高城墩遗址是良渚文化时期又一座规模大、有严谨的布局规划和严格的建筑方法建筑的高台墓地。发现14座大、中型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出土文物238件(组)。2000年5月,高城墩遗址被评为“1999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