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大尾莺(莺科大尾莺属动物)

由网友(我心甘情愿爱爱爱爱到要吐)分享简介:池沼大首莺(教名:Megalurus palustris):体少二三零⑵九零厘米,中型鸟类。上体浓栗色具细着的玄色纵纹;眉纹乳红色。下体浓棕红色,胸、两胁以及首下覆羽具窄的白褐色纵纹。虹膜雄鸟暗红棕色,雌鸟黄灰色;雄鸟上口暗褐色,下口肉色;雌鸟上口焦茶色,下口角黄色;雄鸟跗跖橄榄褐色,雌鸟肉黄色。首要栖息于海拔三五零-...

沼泽大尾莺(学名:Megalurus palustris):体长230-290厘米,中型鸟类。上体淡栗色具粗着的黑色纵纹;眉纹乳白色。下体淡棕白色,胸、两胁和尾下覆羽具窄的黑褐色纵纹。虹膜雄鸟暗红棕色,雌鸟黄灰色;雄鸟上嘴暗褐色,下嘴肉色;雌鸟上嘴焦茶色,下嘴角黄色;雄鸟跗跖橄榄褐色,雌鸟肉黄色。

大尾莺

主要栖息于海拔350-1100米近水溪边或水塘边芦苇沼泽、灌丛或草丛中,有时也出入于村寨附近和农耕地。繁殖期间,多停留于灌木、竹丛或芦苇的顶梢上,亦见于草地附近的田埂上。常单独或成对地频繁地在芦苇丛或草丛中跳来跳去。主要食物为昆虫或昆虫幼虫、螽蟖。分布于中南半岛、中国和南亚印尼等国。

中文名

沼泽大尾莺

外文名

Megalurus palustris

沼泽大尾莺

雀形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大尾莺属

动物界

拉丁学名

Megalurus palustris

亚门

脊索动物亚门

亚纲

扇尾亚纲

亚科

莺亚科

亚种

3亚种

鸫科

保护级别

无危

形态特征

沼泽大尾莺

沼泽大尾莺亚种是中型鸟类,体长25-29厘米。上体淡栗色,枕较深,腰及尾上覆羽较淡,概具黑褐色轴纹;背、肩、翅上覆羽轴纹特宽著,腰和尾上覆羽轴纹不显,几乎为纯色;眉纹宽长而显著,呈乳白色;眼先近白色,羽尖黑褐色;耳羽与头顶几乎同色;飞羽暗褐,外翈较背更淡白;尾羽暗栗黄色,羽干黑褐,具暗褐色明暗相同的横斑。颏、喉乳白,下体余部棕白色,胸和两胁具黑褐色细轴纹,但两胁轴纹较少,且染以更多棕色。雌雄两性羽色相似。

幼鸟上体较成鸟红,而下体则较黄。

虹膜雄鸟暗红棕色或淡褐色,雌鸟黄灰色;雄鸟上嘴暗褐色,下嘴肉色;雌鸟上嘴焦茶色,下嘴角黄色;雄鸟跗跖橄榄褐色,雌鸟肉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57-77g,♀65g;体长♂248-290mm,♀230mm;嘴峰♂18-19mm,♀19mm;翅♂103-114mm,♀96mm;尾♂135-154mm,♀130mm;跗蹠♂39-42mm,♀36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沼泽大尾莺主要栖息于海拔350-1100米近水溪边或水塘边芦苇沼泽、灌丛或草丛中,

生活习性

栖于树上时不时的扇动尾巴,有时不停地扇动双翅,常在茂密的芦苇或草丛中搜寻食物。偶然,亦见其降落到地面上,来回走动,觅寻食物。主要食物为昆虫或昆虫幼虫、螽蟖。

鸣唱时,滑翔入30米高空中,边鸣边飞,飞行很短距离后,张开翅膀降落到地面上。鸣唱时不停扇动着尾,发出清脆的鸣声。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越南。

中国贵州(贵阳、望谟、罗甸)、云南(西部、中部和西、南部西双版纳)、广西(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营巢于近靠沼泽地面的草茎和芦苇的低枝中。巢呈粗糙的球形,由粗草构成,内垫以细草茎。

每窝通常产4枚卵。卵呈淡粉红色,具暗褐色或紫红色斑点。卵的大小平均为22.7毫米×16.0毫米。双亲共同承担孵卵和育雏工作。曾发现大杜鹃将卵寄孵于沼泽大尾莺的巢中。

亚种分化

沼泽大尾莺(3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沼泽大尾莺吕宋亚种Megalurus palustris forbesiBangs, 1919

2

沼泽大尾莺指名亚种Megalurus palustris palustrisHorsfield, 1821

3

沼泽大尾莺西南亚种Megalurus palustris toklaoBlyth, 1843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