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八景(山东临沂沂水县的名胜古迹)

由网友(年少的花葬)分享简介:沂火8景有沂火古8景以及沂火新8景。沂火古8景即东皋晚照、岜山耸翠、视仙石桥、织女仙洞、穆陵停雪、龙池浸月、闵私学堂、沂火拖蓝。沂火新8景即跋山川库、溶洞飘流、留虎石花、4门萤水、雪山晴虹、上岩灵泉、纪岗风烟、圣火清荫。亮代入士邑人杨光溥有《题沂阴8景诗》,邑人文士多所题咏,现汇集部门以做参证。中文名沂火8景景点种别胜景...

沂水八景有沂水古八景和沂水新八景。沂水古八景即东皋晚照、岜山耸翠、望仙石桥、织女仙洞、穆陵停雪、龙池浸月、闵公书院、沂水拖蓝。沂水新八景即跋山水库、溶洞漂流、留虎石花、四门萤火、雪山晴虹、上岩灵泉、纪岗风烟、圣水清荫。明代进士邑人杨光溥有《题沂阳八景诗》,邑人文士多所题咏,现搜集部分以作参证。

中文名

沂水八景

景点类别

名胜古迹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东皋晚照

周边景点

临沂沂水雪山彩虹谷

所属地区

山东沂水

主要景观

东皋晚照

县志名

《沂水县志》

相关诗文

《题沂阳八景诗》

东皋晚照

刷屏了 临沂三河口再现 琅琊八景 之 沂水拖蓝

东皋即东皋山(俗称东岭),南北走向,海拔170米。据清道光《沂水县志》载:“爆山之东即锣鼓山,锣鼓山东南、县治之东为东皋山。学宫在其西麓,又西即今县治,又西即沂水径流”,“马山(县城东北2.5公里)西南为东皋山,……山脉远自沂山,近自雪山,其别支为走马岭,逶迤南下,迭起迭伏,为莒沂界。”

解放前,东皋山上建有玉皇阁、文昌阁、耶稣教堂、大小文峰塔等建筑物。当时东皋山上没有住户,满山松柏,冬夏常青。每当晴明之日,太阳将落时,阳光经沂河返射到东皋山上,彩霞万道,飘忽闪烁,扑朔迷离,甚为美丽,故称“东皋晚照”。

东皋晚照

杨光溥

晚坐东皋日已颓,余光红映碧云堆。

海霞不雨林头出,野火无烟鸟外开。

扶策送将诗客去,骑牛催出牧童来。

明朝有酒真堪尝,不到黄昏不肯回。

东皋即事

沂水八景

杨光溥

红尘聊且避浮名,日日东皋醉复醒。

寓目云山千里兴,绕城鸡犬万家声。

溪边薄冻层层结,天际轻阴款款晴。

见说望仙桥下景,不知赏业几时成。

东皋晚照

党宝修

忆昔沂边堆岸崇,于今端踞四城中。

贯联通路南襟北,高耸浮屠西勘东。

日泄一湖金错水,夜撑万盏玉蒸灯。

暮辉夕照临清鉴,此地诗心千古浓。

岜山耸翠

岜山在县城南5公里处,有东西两岜山。抗日战争以前的岜山上,满山松柏,林木繁郁,冬夏青翠,故称“岜山耸翠”。一说是因早晨雾重时,雾中带红翠色,故称。清道光《沂水县志》载:“山多乔木,有耸翠之意,为县八景之一。”有诗为证:

岜山耸翠

杨光溥

县郭南头路几重,两山隐隐列西东。

云开螺髻高千丈,日出金莲挣半空。

春雨更添无限绿,晚霞别助一般红。

酒醒却忆行吟处,只在青青一抹中。

岜山耸翠

党宝修

沂水南下岜山从,一抹翠青有柏松。

取土径流平落势,采砂削石灭行踪。

远瞻盖邑霞蔼逮,登临团城雾朦胧。

联袂高桥开地气,龟蛇形象渐渐中。

望仙石桥

望仙石桥在鞍子桥以西百米处(原刘南宅后墙外,现沂水县酒厂北院墙外)。传说刘南宅的主人曾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相好,吕洞宾给刘家设计了八卦宅图样。八卦宅的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都有一对对称的门,生人入内往往迷路出不来。八卦宅建成后,吕洞宾就走了,临行对刘家说,如想念他,站在桥上西望,即可望见他。故称“望仙石桥”。有诗为证:

望仙石桥

杨光溥

仙人一去几千秋,偃月空中水自流。

丹就不须青鸟约,身轻直驾白云游。

风飘环佩历回首,人依栏干尽举头。

我到当时还跨鹤,腰缠十万上扬州。

望仙石桥

党宝修

也曾站上望仙桥,其实东关路一条。

淼淼沂波春草绿,嶙嶙商店酒旗高。

比邻宅第宦官近,相与蓬莱天海遥。

弱水文章君须读,团城晚课可早朝。

织女仙洞

织女仙洞在东里店(现属沂源县)以西约10公里处。仙洞在沂河南岸的半山腰里。洞内塑有织女神像,洞对面沂河北岸有一村叫牛郎官庄,还有牛郎庙,如牛郎织女隔天河。此地树木茂密,为自然风景区。有诗为证:

织女仙洞

杨光溥

金梭晓夜为谁忙,隔水桃花满洞香。

万国尽沾尧雨露,九重欲补舜衣裳。

绮罗光映云霞垂,机杼声抛日月长。

却笑天台有仙子,此生谁解忆刘郎!

登织女台

王松亭

高盘石磴赴仙关,洞口如逢列宿还。

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

纵知机杼此中有,那信鹊桥渡后闲。

我欲乘槎谁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

天孙台上望仙楼,危槛平临景物幽。

山径南随林麓转,沂河东折古今流。

泉溪声急晴疑雨,松柏风寒夏亦秋。

但于此间得少趣,寻源何事问牵牛。

织女仙洞

党宝修

沂源自古有邳乡,东里店头仙子忙。

庙宇金身藏织女,洞窟石柱伴牛郎。

杼机轧轧编缟素,河汉迢迢诉忧伤。

商参人生抒长恨,娇儿涕泪沾衣裳。

龙池浸月

龙池在县城西原沂河木桥(木桥在80年代拆除)西头北边。所谓龙池,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渊子(淹子),据说沂河龙王即住此渊内。清代,每月十五日,月明风清之夜,一轮明月映照池内,两月相照,故称“龙池浸月”。

关于龙池还有一个神话故事。传说清朝一位知县携眷来沂水赴任。有一天夜晚,知县的少爷独自一人来欣赏“龙池浸月”,流连忘返。夜深时,从渊子里走出一美女,自称是沂河龙王的女儿,与少爷有姻缘之份,龙女用手向渊中一指,渊中水分两边,闪出一条道路。少爷随龙女进入龙宫成亲。少爷夜出不归,急坏了知县老爷,派人四处寻找不见,三天后少爷自行回家。这位少爷向其父述说了遇龙女之事。知县听罢大怒,并亲自写一篇书文,斥责沂河龙王家教不严,纵女行邪,败坏神风,将书文焚化投入渊中。遂下令收买石灰堆放池边,等凑足数万斤后即投入池内。是夜龙王托梦与知县,自责家教有失,且说小女与少爷确有姻缘之数,劝知县莫向池内下石灰,即刻搬迁云云。天明后,派人探视,龙池已被沙淤平,从此龙池浸月一景亦随之湮没。传说沂河龙王搬家到苗家曲(今属沂南县)一深渊里去了。清道光年间修的《沂水县志》载:“龙池,县西,为八景之一,今湮。”这也说明清道光年间,此景已湮没。有诗为证:

龙池浸月

杨光溥

百尺清泉浸太阴,等闲风月有龙吟。

汉妃置酒银盘漾,湘女凌波宝镜沉。

半顷琼田呈白璧,一炉丹汞点黄金。

枕边不奈清吟聒,应共蟾蜍说素心。

龙池浸月

党宝修

沂河洲渚巨渊潭,曾经兀自枕泉眠。

飘渺风姿笼碧影,氤氲水气锁青岚。

蛟龙入夜潜行雨,邑宰临池祷有年。

胜迹湮没足可惜,月光依旧色新鲜。

穆陵停雪

穆陵关位于沂水城北马站镇关顶村,穆陵关为齐国南疆的一个重要关隘。当时齐国的疆域,据《左传》记载:“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穆陵关历来是军事要地,素有齐南天险之称。

穆陵关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沂水八景之一。每当寒冬腊月,大雪飘飘,沂山白雪皑皑,穆陵关积雪经久不化,远远望去,银装素裹。高侗诗中有“腊雪曾经六月看”句,故称“穆陵停雪”。有诗为证:

穆陵停雪

杨光溥

同云消尽暮天晴,山北山南一样清。

鸟向水晶屏外过,人从云母帐中行。

柳花冷覆长春苑,月影寒铺不夜城。

却忆蓝关迷逐客,马蹄偃蹇踏瑶琼。

穆陵停雪

高侗

垂天宝磴朔风弹,腊雪曾经六月看。

去鹤吹泉分羽白,春山驰马怯衣单。

光添皓月寒生谷,气冽秋霜玉满岩。

霸业犹余威烈在,土城长峙碧流湍。

穆陵停雪

祝植龄

穆陵古道界青齐,路转峰回望欲迷。

北近砚山岚气会,南临沭水暮云低。

桓侯胜烈今安在,仲父高勋古未题。

惟有阳崖含腊处,三春各雪画桥西。

穆陵停雪

党宝修

兵能过险即驰关,要隘齐南一堑天。

东镇沂蒙春水度,前撑莒鲁穆陵严。

如今腊雪高楼远,曾经朔风短浦寒。

千古空余征伐事,暮鸦衰草恨相连。

清明雨中过穆陵关

王世贞

穆陵关头峰削悬,哀???吹奔泉。

谁令冰雪渐成雨,岂为清明方禁烟。

桃花欲红不肯放,柳条即青犹未眠。

南人过此泪双落,耐可吴江十月天。

闵仲书院

闵仲书院在沂水西北部的韩旺镇(现属沂源县)。韩旺东北部有座山叫闵仲山,闵仲书院就坐落在这山上。相传孔子弟子闵子骞和仲子路曾在此读书,书院内有子路的磨剑石和闵子的晒书台。明、清在此设有书院,民国后停办。有诗为证:

闵公书院

杨光溥

人去多年壁亦颓,空闻德行并颜回。

侵阶有草遗书带,映雪无人拨简灰。

古篆还余幽鸟迹,闲云犹锁故山隈。

当年想避权臣召,特地应从汶上来。

闵子书院

祝植龄

浮来古迹几千年,释奠加今属大贤。

石室依稀宏圣教,松阴仿佛续韦编。

牧童闲唱颓垣里,野老时来破壁前。

共被春风深拜仰,訚訚家学有薪传。

闵公书院

党宝修

浮来名称此山原,见载史乘不纪前。

孝道闵骞传万古,忠诚费宰誉千年。

晒书台畔经常读,磨剑石边气犹闲。

沂地流风醇朴厚,当思礼教属先贤。

沂水拖蓝

沂河上游原无水库,河深流激,据咸丰年间沂水知县吴树声《沂水桑麻话》载:“沂河入夏,水势平槽,数百石粮食船可直入运河”。船上行可至东里店、南麻。可见当时沂河水貌之不同于今日。所以当天气晴朗时,蔚蓝的天空映照在沂河清澈的水中,在东皋山上西望沂河,好像长长的一匹蓝布拖在河中,故称“沂水拖蓝”。有诗为证:

沂水拖蓝

杨光溥

雕崖山下是源流,百里南来始负舟。

月影恍移湘水夜,涧声遥认楚江秋。

派分远浦还同色,浪拍长天无尽头。

正是暮春修禊罢,舞雩风里任遨游。

沂水拖蓝

舒祥

拖蓝曳练漾微波,百合泉来渐满河。

蒙谷雪消苍泽长,祊田雨后翠涛多。

青含冷雨沿堤树,绿锁寒烟近水莎。

但见渔舟随处落,不妨风浪夜如何。

沂水拖蓝

党宝修

沂河纵横参差堤,苏北鲁南岱崮奇。

船载曾经粮万石,桥接可以骏千骑。

汇流山地泥沙水,析分平原泾渭溪。

碧浪一帆东到海,风烟如画色迷离。

沂水新八景其一 跋山水渡

党宝修

沂河截水跋山前,一望碧波映鲁南。

垂钓能得餐饭盛,登临自有逸情闲。

依湖舟子床头暖,傍库禾娘岁尾寒。

沫若题名成画景,山乡堰塞也天然。

沂水新八景其二 溶洞漂流

党宝修

横舟江海见常原,溶洞漂流诺水先。

暗黑劈风波严峻,惊涛击浪影浮悬。

莲花岭下晓钟远,卧龙寺边暮鼓寒。

识得游人真面目,烟霞掌上易山川。

沂水新八景其三 留虎石花

党宝修

会仙道院迹难踪,方外乡人诉衷情。

地底画廊花石绽,天庭梵籁木琴听。

解溶坚硬含酸水,凿刻温柔破冰风。

滑雪漂流少年事,范曾题字势嫌轻。

沂水新八景其四 四门萤火

党宝修

四门天洞汇成桥,丘岭蒿林三尺高。

志乘在册民先居,商人重利圈为牢。

照书亭畔无萤火,弯月湖边有柳梢。

莒地潆洄时密水,此中庆父避逍遥。

沂水新八景其五 雪山晴虹

党宝修

沂东丘壑少泉岩,暮雨朝云不起烟。

绿草一畦光潋滟,晴虹百丈势蜿蜒。

楼台新葺名声久,亭榭旧椽卯榫严。

拓展培能凭参与,游人烂漫众口传。

沂水新八景其六 上岩灵泉

党宝修

灵泉岩上涌清凉,环渚向沂古寺藏。

银杏千年能挂果,加杨百代育飞梁。

春风经手花香野,秋雨撩人意兴伤。

佛号游僧调难着,虬松怪石病未央。

沂水新八景其七 姬岗风烟

党宝修

失家姬子亦怀乡,暂避春秋孤石岗。

岩壁千寻成故事,志乘一句演文章。

原生处女荆棘地,复垦商人竞技场。

崖下还须新溉竹,王城旧梦在天堂。

沂水新八景其八 圣水清荫

党宝修

钟灵毓秀亦封祠,盖邑斯文曾在兹。

元晏名垂光溥记,王鹰刑解观音知。

三清洞府石梁殿,一眼流泉碧水池。

匝地爽凉消暑气,游人接踵事成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