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溪村(浙江省嵊州市下辖村)

由网友(斜月阑)分享简介:禹溪村,位于浙江省嵊州市乡北,松邻乡区,属剡湖街谈,村西为一零四国谈,东临剡溪、上3低速私路,接通就捷,村名本为“了溪”,相传夏禹治火毕罪于了溪,人们为留念治火之罪,修禹王庙,村名改成禹溪。中文名禹溪村别号了溪所属国度中国所属地域浙江省嵊州市人嘴九零六闻名人物禹王庙地舆位置绍兴市嵊州市104国谈简介禹溪村(由禹溪村以及风...

禹溪村,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城北,紧邻城区,属剡湖街道,村西为104国道,东临剡溪、上三高速公路,交通便捷,村名原为“了溪”,相传夏禹治水毕功于了溪,人们为纪念治水之功,建禹王庙,村名改为禹溪。

中文名

禹溪村

别名

了溪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浙江省嵊州市

人口

906

著名人物

禹王庙

地理位置

绍兴市嵊州市一零四国道

简介

碗窑村 浙江苍南县桥墩镇下辖村 搜狗百科

禹溪村(由禹溪村和风火岗村合并而成)东靠曹娥江,南临市区,104国道穿村而过,上三高速依村而卧,以“大禹治水,工毕了溪”而得名。全村共有1383人(老禹溪村928人,风火岗村455人),党员70人(老禹溪村47人,风火岗村23人)。老禹溪村耕地大多被征用,现有水田约100亩,旱地约200亩(花木园区);风火岗村有水田214亩,旱地120亩。

? 近年来,禹溪人充分发扬了大禹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新农村篇章。先后被浙江省、绍兴市和嵊州市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村”、“省级远程教育示范村”、“奔小康百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多次被绍兴市委、嵊州市委、街道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除搞好农业、村办工业外,组织劳务输出到外省、市做小笼馒头,从事饮食服务。2002年有322户、906人,人均收入13688元。1985年进行村庄建设规划,1993年修编村建设规划。村民按规划翻旧房建新宅,至1999年,建别墅式楼房75幢、建筑面积23625平方米,砖混结构楼房75幢、建筑面积24125平方米,砖木结构楼房60幢、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同时筹集资金,建设和改造公共服务设施,1995至1997年,改造村内道路,浇筑砼路面总长2700米,其中解放路长300米、宽6米,宁春路长170米、宽6米,种五针松、柏树、月季等。1997年建公共厕所6座,垃圾箱18只。1998年建村广场,占地1000平方米,广场内建有戏台,并建日供水能力20吨的自来水设施。村小学校舍进行修建,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特色产业

??小笼包子产业是禹溪村的最大特色产业,也是禹溪人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全村60%以上的劳动力都外出从事小笼包子生意,做小笼包子人均收入达2万元,全村小笼包子年收入300多万元,占村民总收入的80%左右。目前已经带动全市从事小笼包子的经营户有3万多户,在全国各大城市小笼包子店铺数量达5000多家,年收入超过5亿元。小笼包子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电视机、冰箱等家电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30%以上的村民家中有了电脑,村里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篮球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相继建成,整个禹溪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氛围。

禹溪人用近2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不小的神话。早在80年代初期,禹溪村还是一个典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村,村民们大多从事农业,村中也都是泥墙屋。小农意识强烈的村民们安于现状,直到1985年,村民屠福元在因外出养蜂亏损无望下,得到一位嵊州籍老乡的帮助,在贵州铜仁市开始做起了小笼包子生意,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两年内不仅将养蜂亏损的钱都还清,还在村里造起了第一座气派的洋楼。做小笼包子对当时的村民来说,投入的资金少,从事的劳动过程又比较简单,这个新生事物一下子被众多村民接受。到1991年,村里近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出去做包子,足迹从最初的贵州省到两广地区直至全国各地。在近20年间,从事小笼包子行业的村民是有增无减,代代相传,而且还带动了周边村的村民,直至今日,嵊州市外出做小笼包的已经10000多人,嵊州的小笼包已经是遍布全国各地。

为了促进小笼包子朝着产业化发展,提高嵊州小笼包子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档次,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禹溪村发起成立了嵊州小吃协会,吸收了大批在外从事小笼包子的嵊州人,小笼包子产业逐渐由民间自发的行为转变为一个有组织、有成员的社团法人。剡湖街道办事处组织举办了小笼包子制作技能比武,召开了“嵊州小笼包产业发展研讨会”,就发展小笼包子产业的品牌、卫生、规模、宣传、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公开征集嵊州小笼包的图文标识”、“统一挂牌”、“统一店面装饰”、“编订服务章程”等策略。剡湖街道办事处和嵊州小吃协会联合组织的征集“嵊州小笼包”商标和有奖评比“嵊州小笼包”商标活动,更是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支持,来自省内外的10000多人参与这两项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嵊州小笼包的知名度。

禹溪村能成为今天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绝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小笼包子产业,如今,小笼包子产业已向规范化、经营化方向发展,在北京的多家小笼包子店都已经初具规模,这些在外地经商的村民都希望将嵊州的传统小吃发扬光大,将“嵊州小笼包”受到全国各地的肯定。每一个富裕的村、每一户富裕的家庭、每一个富裕的商人都有着自己富裕的事迹和成长发展的足迹,但在寻找根源时可以发现他们共同的本质是在于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禹溪村有今天的荣誉与成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印证,是精神文明传承的足迹,是和谐社会构筑的美好果实。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