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管理区(江苏省常熟市虞山街道下辖区)

由网友(闷热)分享简介:常生市虞山镇大义办理区地处少江3角洲要地本地,位于常生市东南郊,南靠视虞河,北连弛野港,西交尚湖镇,二零四国谈、苏10王线、沿江低速私路脱区而过,于二零零四年五月二六日撤大义镇并进虞山镇。截至二零一五年一二月大义办理区总面积四四.七六平方私里,人嘴三.四万,下辖九个行政村以及一个社区居委会。中文名大义办理区面积四四.七六平方私...

常熟市虞山镇大义管理区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位于常熟市西北郊,南靠望虞河,北连张家港,西接尚湖镇,204国道、苏十王线、沿江高速公路穿区而过,于2004年5月26日撤大义镇并入虞山镇。

常熟市虞山镇大义管理区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截至2015年12月大义管理区总面积44.76平方公里,人口3.4万,下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

中文名

大义管理区

面积

44.76平方公里(2015年)

人口

3.4万(2015年)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虞山街道

建成区面积

2.8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

农民集中居住区

新石器时期至商末∶地属荆蛮。

西周至春秋∶地属吴国北境。

战国至秦∶先后入越、楚、秦等国版图。

西汉∶地属会稽郡吴县虞乡北境。西晋∶地属海虞县西北境。

隋代∶地属常熟县西北境。

唐代∶《吴地记》载∶常熟县有二十四乡,大义一带地属感化乡。

南宋∶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琴川志》载∶端平间正经界后常熟县以下为九乡辖五十都,都以下辖里村。大义地区分属感化乡一都、二都、六都、七都及开元乡二十四都。有小山、宣慈、通道、孝慈等里;小山、塘头、下市、陆市、于塘、林庄、顾庄、九淛等村。

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州以下仍设九乡五十都,大义地区乡都里村建置未变。

清代∶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另设昭文县,大义地区属常熟县界。其时将乡改划为场,以场统都,以都统图。常熟县分为八场,大义地区分属南一场一都、二都、六都、七都及丰三场二十四都。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推行地方自治,常昭两县划分为35乡市,大义属常熟县归义乡。三年(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11月7日,常、昭两县光复,合并为常熟县,大义地区建置未变。清代末叶,大义地区的场、都、图及田号区划主要分布情况为∶南一场一都四图∶坐落邹巷,田号四十一,共田地三千四百十四亩。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常熟仍为35个市乡。大墅桥、小墅桥、洩水、邹巷、归家城为归义乡。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8月,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县组织法,县以下实行区乡制,以区辖乡。县划分为15个区,九淛区辖归义乡、谢桥乡,区公所驻大义镇。

民国27年(1938年)7月,伪政权参照民国18年(1929年)划分的区乡,将全县仍划为15个区及35个市乡,归义乡属九淛区。

民国28年(公元1939年)3月,伪江苏省维新政府废除区制,改由县直辖乡。伪常熟县知事公署在全县撤区后,将35个市乡并为31个乡,县城原设镇改称坊,原小乡改称村,大义仍为归义乡。

民国35年(公元1946年),县政府对区以下的乡镇进行扩、并,划为82个乡镇,并重编保甲。乡镇扩并后,大义镇、古滕乡、椿树乡、洩水乡并入大义镇;葛墅乡、归城乡、万丰乡合并为葛城乡,属城区。

民国38年(公元1949年)2月,全县改划为6个区,分辖原57个乡镇。大义镇、葛城镇属县直辖指导区。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常熟县城区建立常熟市,市辖区域为虞城、坛南、尚湖、泰慈、元和五镇和葛城、谢桥、大义三乡。

1949年10月,大义区建立,辖大义、谢桥、葛城三乡。

1959年,望虞河工程竣工后,原洩水大队洩水、鲇鱼、凤翔圩、东方大队望虞河东则部分划入城郊公社。1961年秋,渔业大队解散,划入五一、新村、民乐、红旗、小山、归城、东星、新义、光明、小义、蜂蚁等11个大队。

1962年,蜂蚁大队荒田里、长泾巷、沈家宕划入冶塘公社。

1963年,渔业大队恢复,下辖4个小队。1968年4月,大义公社革命委员会建立。

1969年2月,全社27个生产大队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生产队建立革命生产领导小组。1981年9月,撤销大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大义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大队革命委员会恢复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队革命生产领导小组恢复生产队。

1983年6月,政社分设成立大义乡人民政府和经济联合委员会。大队改为行政村,各村成立经济合作社,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全社共有27个村民委员会,375个村民小组。198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大义撤乡建镇,成立大义镇人民政府。

1991年7月,成立大义镇农工商总公司。1996年8月,进行体制改革,镇农工商总公司改称经济发展总公司。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12月大义管理区下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

常隆村东联村蜂蚁村光明村五新村
小山村小义村压路机村中泾村大义社区 

人口民族

大义管理区素来为汉族居民的聚居地,建国前居民均系汉族。60年代初,有回族母子2人随夫回乡,从上海迁入本镇民乐村定居,成为境内第一个少数民族居民。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又有几个少数民族居民因婚嫁和工作迁入定居,至2000年年底,全镇共有6个少数民族共13人,分别是∶回族4人,满族3人,壮族3人,朝鲜族1人,独龙族1人,维吾尔族1人。

大义成立人民公社后,1959年统计资料显示,全社共有人口为25129人,其中男为12366人,女为12763人。1964年7月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大义总户数为7973户,总人口为29248人,其中男14861人,女14387人。1981年7月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大义总户数为10854户,其中家庭户10831户,集体户23户,总人口数为38430人,其中男性18901人,女性19529人。1990年7月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大义总户数为10403户(包括10户集体户),总人口为37630人,其中男18540人,女19090人。2000年11月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镇总户数10196人,总人口37261人,其中男性18316人,女性18945人。在校学生数5135人(其中含幼班675人)。

截至2015年12月大义管理区有10922户,人口3.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7400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义管理区位于常熟市西北,南靠望虞河,北与张家港凤凰镇毗邻,西与冶塘相邻,东与谢桥接壤。总面积为44.76平方公里,南北跨越纬度5.4′;东西跨越经度5.3′。

地形地貌

境内平原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大多数海拔在吴淞高程3.5-5.0米之间,少部分地方超过5.0米,其中以西北为最高,在5.0米左右,甚至达6.0米;镇域中部,即张家港航道两侧,自北向南,从4.0米降为3.0米;东南官塘附近平原仅为3.0米左右,是境内的低田湖荡地区。

大义管理区所属大地构造分为三级,Ⅰ、Ⅱ级大地构造分属扬子准地台和下扬子一钱塘褶皱带。Ⅲ级构造分属二个单元,集镇南面属锡虞中断束(中生代断褶束),下部基岩地层有泥盆系茅山群,泥盆系五通组,石炭系,三迭系;集镇北面属荡口—白茆中断凹(中生代断褶凹),下部基岩地层为白垩系上统浦口组。二、地层1.泥盆系茅山群(D1—2)∶是泥盆系中下部(统)地层,分布在望虞河西面,镇域东南角的地下。其岩性特征为紫灰色、肉色、灰色细粒岩屑石英砂岩,泥岩。2.泥盆系五通组(D3)∶是泥盆系上部(统)地层,分布在望虞河西面与集镇之间的地下。其岩性特征为灰白、紫灰之厚层、巨厚层石英砂岩、砂岩夹褐色、红褐色薄层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上述两套地层是小山采石宕的主要地层。3.石炭系(C)∶分布在望虞河与集镇之间的地下。其岩性特征,下统为灰色砂岩、细砂岩夹砂质灰岩,杂色细砂岩、粉砂岩夹砂质灰岩;中统为砾岩、灰色白云岩和灰色灰岩;上统为灰色球状生物灰岩和球状灰岩。4.三迭系中下统地层(T1—2)∶分布在镇域南面西部地区的地下。其岩性特征上部为灰、青灰色薄层,中厚层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碎屑灰岩;下部灰色厚层生物灰岩。小山采石宕的西侧已接近该地层的东部。5.白垩系上统浦口组(K2)∶分布在大义镇北面半片的地下,组成地壳最上部的一层岩石层。其岩性是一套棕红色砂岩、砂砾岩为主的河流湖泊相沉积岩。6.第四系沉积层(Q)∶该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最新(二百多万年以来)形成的未成岩沉积地层。从形成先后顺序,可划分为下列三个时代∶中下更新统(Q1—Q2)∶从采石宕向外围,其埋深是逐渐加大的,在镇域东部,顶面埋深在60至70米间。地层特征是一套底部砾石,中上部粘土与沙层间隔,韵律清楚的厚层红色沉积。这一层又称网纹红土,因白色网纹(AIO+SiO)如虫状,所以又称蠕虫状红土。上更新统(Q3)∶此层在镇域平原2—5米以下广泛分布,地层特征是一套灰褐、深灰、灰黄色的中砂、细砂、粉砂亚粘土、粘土等韵律清楚的厚层沉积,含贝介壳和各种植物孢粉。全新统(Q4)∶这是与镇域冲积平原露出海面前后同时沉积下来的沉积层,也正是由于这一地层的沉积,才最终形成了高出海平面的冲积平原。这一沉积时段就是12000年以来的新石器时代及整个历史时期。沉积层的主要物质是粘土和亚粘土,是水稻土等熟化土壤的成土母质。

气候

大义管理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56.6mm,占全年降水量的54%,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日照时数2202.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42天。

土壤

大义境内土壤均属潴育型水稻土。水稻土是长期受稻麦两熟或水稻油菜两熟轮作形成的,在水旱耕作、熟化过程和强烈的还原淋溶淀积而逐渐形成的特殊剖面形态,具有耕作层(A)、犁底层(P)、渗育层(W)和淀积层(B)等标准发生层段。大义镇范围内主要有黄泥土、乌黄泥土和白土三种。

发育在全新世早中期老冲积黄土状母质上重壤一轻粘的水稻土,以黄泥土、乌黄泥土、小粉白土为主,属渗育性水稻土,土壤PH值6.6,有机质含量29.5g/kg,有效氮含量1.75g/kg,速效磷含量84.8mg/kg,速效钾含量121mg/kg,适宜水稻、小麦等作物种植。

水资源

大义管理区处于太湖下游平原河网地区,流域性河道望虞河、市级河道张家港、锡北运河构成项目区的河网骨架,还有散布的村级河道以及生产河,组成交错密布的河网,满足通航、集水、汇水、引水、排水等不同需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15.92万立方,可利用水资源量1471.7万立方,水质达三级,达到项目区绿色开发、精品生产的要求。

自然资源

养殖业陆上以家庭养殖为主,如牛、猪、鸡、鸭、鹅、羊、兔、鸽、蜂等;水域养殖以承包户放养为主,放养鱼种有鲢鱼、鳙(即花鲢)、青鱼、草鱼、鳊鱼、鲫鱼。放养的同时也有自然繁殖的各种鱼类、蛙类和贝类,如鲤鱼、餐鲦、桂鱼、鲈鱼、鳗鱼、黄蟮、泥鳅、鳑鮍、青蛙、河蚌、螺蛳、蚬等。

自然植物资源大义镇60%多的土地面积属农业用地,扣除房屋和道路,因此自然植物可生长的地域已不多,故其品种和数量也十分有限。从低等到高等的主要品种有∶蕨类植物有∶卷柏、节节草、海金沙、芒萁、凤尾蕨、石苇、苹、槐叶苹等。草本植物有∶芦苇、野菊花、白芨、鱼腥草、地榆、蛇莓、酢浆草、牵牛花、徐长卿、菟丝子、益母草、紫苏、荠菜、马兰、酸浆草、车前草、蟋蟀草、白茅、半边莲、旱莲草、艾蒿、青蒿、苍术、蒲公英、菖蒲、沿阶草、小根蒜等。

哺乳纲∶刺猬、蝙蝠、野兔、仓鼠、田鼠、家鼠、犬、狐、猫、狗獾、水獭、黄鼬(黄鼠狼)等。

交通

204国道横穿东西,张家港航道纵贯南北,水陆交通四通八 达。

经济概述

2014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0.01亿元,销售收入60.52亿元,完成利税4.98亿元,规上企业完成销售35.35亿元。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和品牌战略,获省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民营科技企业6家、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产品48只、发明专利80多项。创千仞岗、月龙中国驰名商标2个,江苏省著名商标3个,江苏省名牌3个。农业特色明显。江苏阿里巴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常熟市农业龙头企业。常熟市2013年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项目虞山镇项目区工程已全面启动。中泾村高效特色精品园项目二期建成,已有火龙果、草本花卉等新品投入生产。2014年实现村级平均可用财力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233元。

社会事业

社保

2014年全区养老保险覆盖率99.82%,社会养老保险率100%,农村合作医疗参入率99.3%。

卫生

2014年建成省级城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卫生服务站8个。

城建

2014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稳妥有序推进。顺利完成了五新地块、中泾村走马塘工程、五新花园安置房选房、结算、交付、办证等工作。涉及中泾村的62户民宅拆迁的沪通铁路项目基本完成。2013年,建成中泾、东联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1万亩,小义村水稻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00亩。红旗路改造工程、光明路、立新路道路路灯工程已完工,望虞路改造工程底基层已施工完毕;东联三星康居乡村工程已通过苏州市验收;东联、光明、蜂蚁、中泾、常隆农村污水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0%。

体育

建国前,大义地区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是民间武术,如拳术、刀枪、棍、棒、鞭、甩石锁、丢黄酒甏、举石担、打马鞍、调龙灯、舞狮等。1980年廖强华、叶世发、周传、范忠良等组成的大义象棋队参加的常熟市首届琴川杯象棋赛中获全市团体第四名;1988年第五届琴川杯象棋赛中获全市团体第三名;1991年第八届琴川杯象棋赛中又获全市第二名;周传在常熟市首届老年运动会获象棋赛第三名,1991年在苏州市小学生运动会上,张晓强获三项全能第一名;1995年常熟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陶琪获男子200米第一名,男子100米第二名;1996年常熟市小学生乒乓球赛中,张蓉娟获女子85组第三名;陈雪萍获女子84组第三名。小学教工在工会和团支部的组织下经常开展乒乓球、棋类、跳绳、拔河、踢毽子、自行车慢车等比赛活动。

1997年6月在新落成的游泳池举办“庆七一、迎回归”游泳比赛。现在全镇的全民健身活动已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人数达1.6万人,占总人口的45%,中小学全面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连续7年稳定在95%以上;人民的身体素质普遍增强,人口平均寿命比建国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建国前人均寿命为35岁,到2000年,大义镇的人均寿命已上升至75.1岁。

1990年,大义镇被江苏省体委授予“江苏省体育先进乡(镇)”称号。1997年又被评为“江苏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1998年12月,大义镇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荣誉称号。

历史文化

综述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独具魅力。大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区域内曾出土距今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物石斧和石锛,商末白陶罐、白陶钵;古迹有梁代(552-557年)的寺基白雀寺、南宋乾道间(1165-1174年)四道明王庙、南宋绍定间(1228-1233年)朗城庵、元大德(1297-1308年)时墅庵以及明代古柏等。公元前1500年的商朝,小山的巫咸、巫贤父子曾先后出任宰相,两度操国家权柄;大义还是"元四家"之首、"虞山画派"奠基之祖、《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的故里。

方言

大义地方语言,与常熟城区语言比较一致,唯靠北部的一些村民在个别语音上与其他地方有细微差别,如“水”、“戏”同音,“鸡”、“猪”不分等。地方语言,特别是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其语言精辟,并具有较强的哲理。虽然,有些比较粗俗,但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中农谚、气象谚语对广大群众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长期以来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

文物古迹

古 遗 址

一、常隆村枫杨树王蟹墩遗址位于大义镇西北与张家港市港口镇交界处,在钱家大宅基与七万里之间。1976年,常隆村小土窑厂制砖取泥时发现穿孔石斧和磨光石斧各1件,玉璜1件及部分残破陶器。据实物研究分析,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距今约4500至5000年。其中玉磺则系距今5500年前崧泽文化遗物。

二、归家城抗倭遗址归家城,又名归家堡,位于大义镇归城村,望虞河西畔。始建于明嘉靖34年(1555年),系邑人归雷(素琴)为防御倭寇进犯保卫乡间而独资营筑。城高与县城相仿,周长约一里余,三面建城门及城楼,并有内外护城河。城内有石子街一道,东西走向,街两侧为店铺及民居,形成市集。东门通谢桥,西门通葛市。南面有水城门,架设石板桥,名“冰窨”。西门内建石亭一座,原立有石刻两通,一为归雷像,一为归雷卒后由其子归模(百泉)请邑人河南副使陈逅撰《新建归家堡记》。建国后,市镇渐衰落成村庄,原有城基已夯平,仅余两处高约1米的土墩,隐约可见。

三、黄公望墓黄公望,元代画家。墓在西北郊虞山北麓小云栖寺(小石洞)之左,背靠虞山,面对湖桥。据《黄氏五集》载,系十六世孙黄泰修筑并建石坊。是墓现有罗城、拜台、石级、墓道、牌坊等。墓冢为单穴,石碑为花岗石,镌刻“元高士黄公—峰之墓”,边镌“清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重修”,“十六世孙泰敬立”。墓坊在环山公路东,为单间冲天式石坊(原坊毁于1958年,70年代重立)。坊额镌“元高士黄大痴先生墓道”。1983年对黄公望墓进行整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黄公望祠黄公望祠位于虞山西北,小云栖寺南侧山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公望墓之附属建筑。祠为一般民居形式,正厅三间两厢房。原未塑神象,仅供木主。旧时黄氏裔孙每年春秋两季均往祭祀。由山塘出入,有山门,门额“黄氏家祠”,并有木刻长联一副,上联为“公亦痴,我亦痴,过黄崖埋骨处,时情痴到颠、狂、野”;下联为“品俞高,才俞高,传尚湖钓雪图,画笔高出唐、宋、明”。此联为里人清末太公执钓竿人季厚镕所书,今已不存。是祠建国后由林场石洞工区使用。

五、范氏祠位于大义镇蜂蚁村北庄桥。系清乾隆24年(1759年)始建,祀儒士范希。建筑为座北朝南,硬山顶,面阔三间8.8米,高4.7米,进深5.2米。构造用月梁、出昂、青石柱础。内架单间冲天式石坊一座。1984年市文物普查时记录为保持基本完整,今仍维持原貌。

六、范希同室查氏节孝坊位于大义镇蜂蚁村北庄桥。系清乾隆52年(1787年)江苏巡抚奇丰、布政使闵鹗元、学政沈璴、苏州知府胡世佺、常熟知县黄元燮等立。格式为两柱单间冲天式,高3.7米,宽3.9米,坊额用髹漆木版,正中书“皇清旌表故儒士范希同室查氏节孝坊”十六字,左右两侧书有建坊人题名。1984年市文物普查时记录为保持基本完整,今仍维持原貌。系常熟境内惟一仅存的节孝坊实物。

七、大义桥亦名大墅桥,位于大义市镇,跨浪澄塘。据明崇祯龚立本《常熟县志》载,系明正德间知县郑浚所建。原为平桥,清光绪13年(1887年)里人崔晋文、邹启堂等发起重建。为三孔拱型,花岗石构筑,拱圈呈分节并列式,孔径4.7及7.1米,桥面宽3.9米,全长23.5米。南北两侧明柱上锈刻有“古今不改,通海通湖;新旧相因,大墅大义”和“藉千万人之愿力,成水陆路之康庄”楹联两副。1968年冬,因张家港河疏浚拓宽,此桥无法保留遂被拆除,翌年,旋在其北侧重建钢筋混凝土新桥一座,仍名大义桥。原桥上石刻楹联两副,今各存其半,保存于镇文化中心内。

八、小义桥原名葛市桥,俗称小墅桥,位于小义市镇,跨九淛塘。系元代至正间(1341—1368年)建。旧时为联接九淛塘南北“官路”的重要桥梁,及大义市镇往中泾方向的必经通道。为单孔拱型,花岗石构筑,宽约3米,高约8米,全长约25米。桥面设有望柱及石栏板,两侧各有4个桥耳。该桥于1977年因疏浚拓宽河道而拆除,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梁,仍名小义桥。

九、中泾桥位于金星村蒋家塘东首中泾塘上,系清光绪间小墅桥武举人浦凤石捐资兴建。此桥系用花岗石条及石板所构筑,桥身平直,分三节连接而成,跨下三孔,宽约2米,高约5米,全长约20米,于1977年中泾塘疏浚拓宽时拆除。原刻有“中泾桥”三字的巨型桥梁石条,今移置于金星砖瓦厂前方约50米处另一小桥上。

古器物

一、堆塑佛像楼阁魂瓶1972年11月,大义公社小山大队平整土地出土。为典型西晋时期(265—317年)青瓷魂瓶。该件魂瓶通高43.5、口径11、底径15.2厘米。釉色青绿,器表施半釉,底平稍内凹。鑵口部堆塑有楼阁、禽鸟、力士等图案,层次分明。在肩腹则饰有七个坐佛、七只麒麟、六只辟邪,另对称分布七个衔环铺首,形成一个整体。其造型复杂,制作精美,堪称艺术杰作。曾被《东南文化》杂志选用为封面图案,此魂瓶是专为随葬而烧造的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器物,对研究佛教东传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吴郡顾夫人高氏墓志》建国后出土于大义镇小山村。为沙岩石质,高29.5、宽30、厚4.5厘米。共镌字14行,每行字数自14至8字不等,全文155字。楷书,刻成于唐大中十四年(860年),记载了高夫人世系、生平事迹及卒年、葬地等内容。其中所记小山地名等对研究唐时大义地区建置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葛府君墓志》1995年3月5日,在金星砖瓦厂制砖取土时发现。为砖质,高、宽各33.5厘米,厚4.5厘米。该志共镌文17行,每行字数自16至10字不等,全文257字。用正楷书写,刻成于唐咸通十二年(871年),距今1130年,时为晚唐。志文述墓主名巽,源出琅琊,曾祖珽,祖仲,父荣均为隐士。巽为季子。于唐咸通十年殁于龚墅义门村私第,享年72岁,以十二年八月丙子窆于东南二里之葛墅村心新茔。生子三人,季、物、球。考其志载墓主葛姓,而所涉及的地名有龚墅义门村及距其东南二里之葛墅村。据姓氏和地望分析,葛巽虽居龚墅义门村,但仍有可能本为葛墅村人,系殁后归葬故里。此外,上述地名在南宋端平年间常熟正经界后所重列的乡都里村表中皆已失载。据志出土地域,可知今大义金星村地在唐时属葛墅村,而中泾村地则属龚墅义门村区域。

四、《状元汪绎墓志》建国后90年代中期发现于大义镇常隆村,据调查为原老地名汪家坟处出土。1997年7月为市博物馆所征集。该志共有两块,系用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年)所定制长条形京砖刻成。一块镌12行46字,为志盖。另一块镌24行237字,为志文。均用馆阁体正楷书法,精美异常。此志砖的发现,纠正了历代文献记载之误。康熙间曾倬《常熟县志》载其葬在凤凰山,而乾隆言如泗《常昭合志》则载葬于湖桥。而志砖明载葬于常熟县二十二都三十六图,与出土地相符。此外可知汪绎系其父汪锡爵第二个妻子韩氏所生,其具体生卒年月为生于康熙十年,卒于四十五年,享年三十六岁。先后二娶,生一子一女,子名国承。但旧志则称其有一子名国士,当误。

五、白雀寺匾白雀寺为六朝古寺,在东南地区享有盛名。明代著名文人学士王宠曾隐居寺中养病,王世贞曾撰写重修该寺碑记,历代诗词吟咏不绝。清光绪间两朝帝师翁同龢专为白雀寺题写了“白雀行窝”匾额一方,悬挂于大殿中。惜此匾在“文化大革命”动乱中被毁。1995年重修寺构,所题“白雀寺”新匾系用翁同龢书法真迹所复制,以供纪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