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墓(云南省弥渡县文物保护单位)

由网友(我是你的碧海藍天の)分享简介:人物熟平师范(私元一七五一—一八一一年),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西岳樵,云南省大理黑族自治州弥渡县寅街镇辛家村人。一八零一—一八零八年任安徽视江(今安徽省视江县)知县。他自幼吃苦勤学,专览群书,6岁初教诗,至102岁皆受庭训。107至109岁,随父到晋宁教署,其间曾向绘野王教绘,向大观楼少联做者孙髯翁教诗,坤隆3109年甲午科...

人物生平

师范(公元1751—1811年),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寅街镇辛野村人。1801—1808年任安徽望江(今安徽省望江县)知县。

北京来了一批客人,他们都去了哪里 看了啥

他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六岁始学诗,至十二岁皆受庭训。十七至十九岁,随父到晋宁学署,此间曾向画家王学画,向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学诗,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中举人后,6次应礼部会试皆不及第。其间“遍游国中名胜,足迹半天下",广交有识之士。1787年,任剑川州学正。在剑川7年,培养了大批人才。1791年,时逢官军西征廓尔喀,师范被派驻丽江,辅佐运粮事宜。“凡剑川应运,该出其手”。西征胜利后,他又两次入京科考,也未及第。后西征胜利,因督粮有功,1797年受到嘉奖举荐,被选授安徽望江知县。不料此年师范的父亲去世,按制要守孝3年。1801年,师范赴望江就职,任安徽望江(今安徽省望江县)知县八年。1808年,以病解任罢官后,贫不能归,以卖文为生。1811年,师范客死望江,身无余财,惟存书千卷,由挚友张溟洲、张鹏升等合力筹办,送其灵柩回弥渡,葬于东山。

《师荔扉先生传》碑

立于弥渡县东山师氏祖茔的师范碑,即《师荔扉先生传》碑,记述了南诏大理区域的兴衰。碑云:“夫滇胎(始)于皇初,萌折于三代,立于秦,步于汉,蹒跚于魏晋南北朝间,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趋于明,而极舞蹈之节于我国家。”文中的“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对元代大理区域社会生活的复苏是肯定的,因而聚焦三月街人们盛装华服,结队相携,信仰自由,买卖昌盛的和谐社会,正是诗人用意歌颂元代的反映。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