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掖梨花(唐代王维写的一首诗)

由网友(给你一摄氏°温暖)分享简介:做品类型托物言志主题比方写景写风4季秋天植物黄莺动物梨花动物草所在未央宫做品赏析此为咏物诗,言浅而味永。此诗看成于坤元2年(七五九)秋或者上元元年(七六零)秋,王维时官给事中。诗的前2句侧面写梨花,对于仗工稳,活泼逼真。1“闲”1“轻”,犹通人道,但睹晶莹明净的梨花,飘飘撒撒,纷纷扬扬,随风升降,轻巧而舞,如飞雪,似乱琼,...

作品类型

托物言志

主题

比喻

写景

写风

四季

春天

动物

黄莺

植物

梨花

植物

地点

未央宫

作品赏析

此为咏物诗,言浅而味永。此诗当作于乾元二年(759)春或上元元年(760)春,王维时官给事中。

为什么古人的酒是绿色的

诗的前二句正面写梨花,对仗工稳,生动传神。一“闲”一“轻”,犹通人性,但见晶莹洁白的梨花,飘飘洒洒,纷纷扬扬,随风起落,轻盈而舞,如飞雪,似乱琼,像碎玉。即便是缤纷之落英,也衬以萋萋芳草,衬以青青台阶。诗写梨花漫天而舞的动态美,虽然没有诉诸味觉与嗅觉的词出现,却让人有空气中弥散着幽微清香的感觉。

后二句则翻出一层新意,以黄莺来写梨花,笔致亦如梨花之轻盈,尤其耐人玩味。“黄莺”二句,活泼天真,嬉戏流连,诗意盎然,诗人的高明处不在梨花本物上精雕细琢,而开拓出去,意包题外。认为其描写抓住了梨花的神,写出了梨花的神韵,写出了不可重复的“这一个”,不可移用去咏其他花也。王维咏梨花即如此,于其所咏之梨花外而有一种令人体味不尽的神韵。

“梨花”在唐诗中多为高洁情操的象征,王维笔下的梨花也许另有深意。[3]

作品评价

俞陛云《诗境浅说》:“鸟衔花片,虽诗人偶泳及之,其实为事理所希有。右丞殆借以为喻,以梨花喻京朝官,倘推毂无缘,则亦飘飏于阶前帘外耳。一日汲引有人,忽蒙前席之召,犹花被莺衔人未央宫里。当是见同官中遇意外之荣,故借题寓意耳。否则虚构此景,果何谓耶?”

王夫之《姜斋诗话》:“‘黄莺弄不足,衔人未央宫’。断不可移咏梅桃李杏,而超然玄远,如九转还丹,仙胎自孕矣。”

徐用吾《精选唐诗分类评释绳尺》:“词意自足。”

杨逢春《唐诗偶评》:“首二借草兴风,烘托梨花,言外含闲曹无事,碌碌随人意。三、四借未央宫映合左掖,言外含望君进用意。”[1]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出身河东王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杨文生 . 王维诗集笺注 第2版 .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07 . 746 .[2] 王洁注评 .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王维诗 . 武汉 : 崇文书局 ,2017-01 . 201 .[3] 王志清撰 . 王维诗选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15-04 . 209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