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傅家庄村(北傅家庄村)

由网友(小新卖蜡笔)分享简介:北傅野庄村隶属莱乡区羊里镇,位于莱乡东南一七私里,东北距羊里二私里,赢汶河西侧,地处平本,北邻红岭子,东邻雪赢、乡子县村,南邻朱野庄,西邻陈野庄。村中观音堂西墙内石碑记录,傅野庄曾有东羊里之称。现有耕地一一三七亩,四七零户,一五零零嘴人。中文名北傅野庄村闻名景点石拱桥面积一.五平方私里(二零一八年)人嘴一五零零嘴人(二...

北傅家庄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位于莱城西北17公里,西南距羊里2公里,赢汶河西侧,地处平原,北邻红岭子,东邻雪赢、城子县村,南邻朱家庄,西邻陈家庄。村中观音堂西墙内石碑记载,傅家庄曾有东羊里之称。现有耕地1137亩,470户,1500口人。

中文名

北傅家庄村

著名景点

石拱桥

面积

1.5平方公里(2018年)

人口

1500口人(2018年)

方言

莱芜土话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车牌代码

鲁S

地理位置

莱芜市羊里镇中部

邮政区码

271100

别名

傅家庄

电话区号

0634

政府驻地

村西南(原石拱桥西边)

所属地区

莱城区羊里镇

行政类别

行政区类别

村级

村庄名片

省环保厅发布辽宁6大热门海水浴场水质 最好的居然是这

据明万历十四年重修观音堂碑记载,明洪武年间傅姓由山西省迁此建村,以姓名村傅家庄。后傅姓他迁,仍沿用原村名,因重名,1982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称北傅家庄。

在傅姓以前,村中就有亓、杜二姓。之后范、薛、韦、苗、汪、路、郝、房、黄、胥姓渐无。现共有十九姓:朱、韩、赵、王、陈、张、单、杜、李、亓、邱、崔、魏、刘、徐、许、杨、闫、梁。姓氏之多,是羊里镇村中之最,历年来傅家庄村干群团结,村民和睦,2001年被命名为莱城区“文明单位”。

行政区划

清康熙《莱芜县志》载:“山口保·傅家庄。”明清时期,北傅家庄属山口保;民国初年,属雪野区(七区);1946年9月,北傅家庄划入仪封区;1950年仪封区下设40个乡,北傅家庄属朱城乡;1958年3月撤区并乡,北傅家庄属羊里乡;1958年10月,成立羊里人民公社,北傅家庄村归羊里人民公社所辖;1960年4月,撤销羊里人民公社,北傅家庄划入寨里人民公社;1964年5月1日,恢复羊里人民公社,北傅家庄复归羊里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3月归羊里办事处羊里乡所辖;1985年11月归羊里镇所辖。后因与现高新区傅家庄村重名,改名为北傅家庄村。

发展历史

北傅家庄昔日的人文景观有多处。位于村中间的观音庙,占地0.5亩,三间北房,四梁八柱,前厦隔扇,飞檐叠脊,龙头凤尾,上置有哈叭狗、狮子等,建造宏伟美观,实属罕见。庙中观音奶奶居中,东有关公,西有杨二郎,红孩妖、海螺女两边站班,塑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东山墙上有哪咤闹海,西山墙上有封神演义图。其画宽5米、高2米。正房内北墙上高悬匾额“南海大士”。庙内东厢房为钟楼,钟高1.8米,口径1.5米,厚度为0.1米,重750公斤,四邻八乡独一无二,每逢二月二十九日撞钟祭祀,其声音可播及周边乡村。观音堂重修碑记:皇清乾隆四十六年重修。观音庙南约十几米处建有眼光奶奶庙一座。居村东街,建有倒坐观音庙,坐南朝北,门口一对石狮子分蹲两边,庙院占地3亩,正庙3间,内塑倒坐观音像,有十大金刚抬着。村中有上马石一块,清朝咸丰年间朱厥鹏所树,此石至今犹存,已成为村中之古。村西南角,清朝末年尼姑吴蒲珍在此化缘,为积德行善修石拱桥一座,至今完好无损,便于村中交通。

北傅家庄村北有羊山一座,又称紫羊山、金羊山。山上层层梯田,自流灌溉从上而下,庄稼郁郁葱葱,连年丰收。地下矿藏丰富,有闻名遐迩的羊山玉,有含磷较高的磷矿粉和极有实用价值的蛭石。

羊山角南建有辞香岭,碧霞元君庙,据碑铭考,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至清朝乾隆四十一年四方集资铺石建望岱台,扩修石庙,定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庙会。

北傅家庄人崇尚知识,注重教育。民国二十五年有私塾一处。1940年学校转向新文化知识的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1979年北傅家庄又自筹资金10万元,建起了莱芜县第一流的标准化教室20间,全为砖石结构,两门十窗。自恢复高考以来,已为国家输送本专科生80余名。他们毕业后工作在各地,成就不凡。如魏广庆1979年参加工作,现任莱芜市招商局副局长;王健1983年参加工作,现任莱芜市残联副主席;亓新泉任莱芜战役纪念馆馆长.

1977年春,中共莱芜县委在北傅家庄村北羊山前建立五七干校,培养副局级以上干部。校长刘荣勤、副校长李秋卫、孙事安,共培训三期,每期半年,参加培训人员一百多人。干校校址后成为莱芜市苗葡。

北傅家庄村人富有革命精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如1938年参加工作的朱应忠,任荷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1938年入伍的张相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经战斗120多次,获奖章数10枚。1939年入伍的崔杰,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1946年参军的杨继海,被国务院授予“反劫机英雄”称号,任命为兰州民航管理局局长,被选为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的莱芜梆子创始人王祚湘被称为戏篓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者有十名烈士。魏加成1950年捐款支朝,1952年将亿万元资产献给国家。清朝末年出过文秀才朱焕春,武秀才张俊烈。

北傅家庄村人,聪明智慧,善抓机遇。该村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地下湖”之称,1977年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在村中打井提水,村民借机打深水井12眼,解决了村民饮水和灌溉。1993年村庄改造,拆迁房屋l10间,投资20多万元修建宽16米,长650米的利民街一条,垒砌边沟1300米。村民建起了沿街商住房。如今的北傅家庄已成为电话村,安装了有线电视,户户达到了小康水平。

北傅家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才辈出,百业兴旺,我们相信,北傅家庄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人文自然

①石拱桥

:位于村西南一河沟之上,供人行、车过,坚固耐用。据传是一位名叫吴蒲珍的尼姑积德行善,化缘积蓄所建,建造年代无考,此尼姑何地人无证。石拱桥在几十年前损毁,后又经乡村道路硬化现已不复存在。

②上马台

:据博阳朱氏族谱列传载:“清乡饮大宾朱厥鹏,字云程,质性严、重风度、少读书,明大义、尚气节,嫉恶如仇。诸生或贫而废读或无力赴试者之。尤善排解,每值疑难纷杳,他人聚论不休,公以片言扼要抵掌而谈,一座无不叹服。晚年种德收福,赈贫穷恤孤寡种种懿行莫可殚述。”傅家庄乃从泰安至博山之官道,为方便来往客商上马行路,下马歇息,朱厥鹏在村中大街置上马石一座,石旁植槐,此石长1.2米,宽0.25米,高1.5米。每逢村中有大事或听书看戏都集合于上马石旁,村民俗称上马石为上马台,至今此石犹存。

③辞香岭文化节:

辞香岭位于北傅家庄村村北羊山南麓。据碑铭考,始建于唐朝贞观时期,宋朝年间香火鼎盛。至清朝乾隆四十一年,四方捐资铺石建望岱台,扩修石庙,定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庙会。岭上建有泰山行官,庙宇内有泰山碧霞元君神像,延至建国前香火不绝。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从淄川、博山、章丘一代到泰山烧香的人在归途中,到此岭烧辞别香,以表辞别泰山。由于路过此岭再向北走,一下望岱台,就看不见泰山了,故曰“辞香岭”。每年举行庙会,会期一般四至六天,搭台唱戏。山前设摊摆铺、杂货、食品、糖果、泥人等儿童玩具应有尽有,骡马牛羊成市,游客商贾,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辞香岭文化节”延至今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