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市第二中学(1953年创办的蒙古族中学)

由网友(比较独特的QQ:孤独总是不离不弃)分享简介:乌兰浩特市第2中教是兴安盟直属蒙古族树模低中。其前身为一九四七年成立的兴安中教,校址正在乌兰浩特市东南部现乌兰浩特市第4中教地点地。一九五三年,正在乌兰夫主席亲自提倡下,黉舍从兴安中教分散进去并自力修制,邪式改名为乌兰浩特第2中教。黉舍占高空积一六万平方米,修建面积近五万平方米,讲授楼、试验楼、体育馆、藏书楼、教熟宿舍、食...

乌兰浩特市第二中学是兴安盟直属蒙古族示范高中。其前身为1947年建立的兴安中学,校址在乌兰浩特市西北部现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所在地。1953年,在乌兰夫主席亲自倡导下,学校从兴安中学分离出来并独立建制,正式更名为乌兰浩特第二中学。

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2020年招生简章

学校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报告厅等单体建筑十栋,设施设备齐全精良,所有仪器设备全部按示范高中最新标准配置。36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有教职工168人,专任教师140人。高级教师57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自治区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1人。学校环境幽雅、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优异,是全区最具现代化和影响力的蒙古族学校之一。[1]

中文名

乌兰浩特市第二中学

类型

中学

创办时间

1953年

学校简介

07级高三.四班 毕业生 陈乌云毕力格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如今,乌兰浩特二中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师资雄厚、质量一流的现代化民族中学。

全校占地面积33780m2,总建筑面积13958m2 。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功能齐全的实验电教楼、藏书近万册的图书阅览楼、古典建筑礼堂、男女学生公寓楼、民族风情的凉亭、别具一格的雕塑在绿树掩映下相映成辉,成为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场所。

师资力量

全校拥有教师123名,专任教师83人,其中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5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以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乌兰浩特二中从师德业务两方面入手打造教师队伍,先后涌现出盟级以上“优秀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20余人,区级教学能手4人,盟级以上骨干教师20人,兴安盟名师2人。盟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获得者78人,各学科学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近百人次。此外,还有数十名教师的数百篇论文、20余部论著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或由出版社出版。一流的教师队伍,吸引着八方学子。

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人才是二中的办学宗旨。早在六七十年代,乌二中就培养出旭日干、朝伦巴根、思沁、色音巴雅尔等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

学校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近年来,乌兰浩特二中坚持“德育为魂、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各方面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新一代优秀毕业生在改革的年代里又脱颖而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乌二中教育教学工作就走在了全盟同类学校前列;21世纪以来,教育教学工作再度创下历史新高:高考升学率每年都达100%,其中有1/5以上的考生升入全国重点高校深造;每年的中考、会考均有新突破。几年累计有百余名学生在数学联赛、“明安图杯”竞赛和“伊湛纳希杯”竞赛等到全国或全区性学生竞赛中获奖。此外,乌二中每年还涌现出数十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自2002年以来,全盟三名区级“优秀学生”均来自乌兰浩特二中。

在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乌二中又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1997年,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乌二中率先办起了“三语实验班”,蒙、汉、英三语并开,不仅为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开辟了新路,也为蒙古族学子的自身发展创造了更宽更广的空间。自“三语实验班”开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赢得了广泛赞誉。蒙古族学子均以考入乌二中“三语实验班”为荣。如今,“三语实验班”四期毕业生已全部考入大学,其中有50多名学生在高考中突破普理重点线,成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一流大学的骄子。

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五十年的沧桑巨变,如今,载着教育教学的累累硕果,乌兰浩特二中真正变成了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

迎着新世纪的朝阳,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二中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资料

1.学校简介 · 乌兰浩特市第二中学(引用日期:2022-05-2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