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东(广州市特级教师)

由网友(妞,给爷满上)分享简介:吴向东,一九六八年熟,副低级西席,二零零一破格评为特级西席,广东省根蒂根基教诲体系名西席,广东省中小教西席事情室尾批掌管人,教诲部“国培规划”尾批博野,广东教诲教会收集教诲业余委员会会常务理事,从事小教科教教诲、疑息技能教诲以及综合理论勾当等方面的讲授以及研究。一九八六年中等师范结业任学于武汉大教从属小教,二零零三年起任学于广...

吴向东,1968年生,副高级教师,2001破格评为特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首批主持人,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常务理事,从事小学科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1986年中等师范毕业任教于武汉大学附属小学,2003年起任教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中文名

吴向东

出生日期

1968

籍贯

武汉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毕业院校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职业

教师

学术贡献

特级教师说 吴向东 超越博物学 迈向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1.提出鸢尾花(IRIS)数字化探究模式;

2.提出情境导向的科学课程设计模型;

3.与王继华一起创建了革新信息技术教育的“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

著作

1. 专著《质变与重构——信息时代的科学教育探索》,2007年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10出版;

2.专著《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鸢尾花(IRIS)数字化探究之旅》,2012年7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3.《Scratch创意设计教程》,第二作者,2012年6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4.参与编著《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探索》,负责第五章“在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尝试”,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03出版

5.2001年独立设计制作的多媒体教学光盘《脊椎动物的奥秘》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6.2003年参与编写《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

论文

宏大视野下对“深度融合”的审视——以小学科学课程的重构为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9

通过建模寻求解决问题之道——以鸢尾花(IRIS)数字化探究模式为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9

重视学生“生产者”地位的信息技术教育新方向,吴向东,王继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6

良构问题、劣构问题及其转化策略,科学课,2013.06

重新定义“日常生活”,科学课,2013.05

从虚拟现实软件的教学应用谈数字化科学探究,科学课,2013.01

情境导向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研究,2012.05

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对课程改革的启示,教育导刊,2012.05

关注实验误差,科学课,2012.05

IRIS虚拟科学探究实验室的设计与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12.04

计算思维在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中的地位及培养,第二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1

虚拟实验与课程重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1

科学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科学课,2013.02

精简化教学设计的原理与课堂实施,科学课,2011.11

设计开放式支架的一点思考——以《清清的水》一课记录单的设计为例,第二作者,科学课,2011.09

控制与失控,科学课,2011.07

基于思维建模的概念学习过程探析——以小学科学课为例,第三作者,现代教育技术,2011.05

时间是一个决定性的变量,科学课,2011.02

微博的教育应用价值,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7

为创作而教: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教学方法,第一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1

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内容结构,第二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0

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目标体系,第一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09

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背景、观念、设计和案例,第二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01

Web2.0的教育应用现状及反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6

技术不是课程身外之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2

从阅读走向实践(1)——iris鸢尾花项目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09.01

“探究”这盅靓汤是如何被煲臭的,内蒙古教育,2008.19

基于Moodle的儿童网络读书会课程设计,第二作者,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09

学习情境导向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国电化教育,2008.07

Web2.0究竟改变了什么?——参加2007中文网志年会归来感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05

数字阅读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图书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04

Blog在小学网络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日新集”为例,中国电化教育,2007.09,第二作者

都是灵敏度高惹的祸,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9

技术环境下实现课程创新的基本思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7-8

重构教学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2007.08

传感器带来了定量研究的回归,信息技术教育,2007.06

我们懂信息技术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03

1.

宏大视野下对“深度融合”的审视——以小学科学课程的重构为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9

2.

通过建模寻求解决问题之道——以鸢尾花(IRIS)数字化探究模式为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9

3.

重视学生“生产者”地位的信息技术教育新方向,吴向东,王继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6

4.

良构问题、劣构问题及其转化策略,科学课,2013.06

5.

重新定义“日常生活”,科学课,2013.05

6.

从虚拟现实软件的教学应用谈数字化科学探究,科学课,2013.01

7.

情境导向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研究,2012.05

8.

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对课程改革的启示,教育导刊,2012.05

9.

关注实验误差,科学课,2012.05

10.

IRIS虚拟科学探究实验室的设计与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12.04

11.

计算思维在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中的地位及培养,第二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1

12.

虚拟实验与课程重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1

13.

科学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科学课,2013.02

14.

精简化教学设计的原理与课堂实施,科学课,2011.11

15.

设计开放式支架的一点思考——以《清清的水》一课记录单的设计为例,第二作者,科学课,2011.09

16.

控制与失控,科学课,2011.07

17.

基于思维建模的概念学习过程探析——以小学科学课为例,第三作者,现代教育技术,2011.05

18.

时间是一个决定性的变量,科学课,2011.02

19.

微博的教育应用价值,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7

20.

为创作而教: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教学方法,第一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1

21.

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内容结构,第二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0

22.

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目标体系,第一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09

23.

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背景、观念、设计和案例,第二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01

24.

Web2.0的教育应用现状及反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6

25.

技术不是课程身外之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2

26.

从阅读走向实践(1)——iris鸢尾花项目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09.01

27.

“探究”这盅靓汤是如何被煲臭的,内蒙古教育,2008.19

28.

基于Moodle的儿童网络读书会课程设计,第二作者,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09

29.

学习情境导向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国电化教育,2008.07

30.

Web2.0究竟改变了什么?——参加2007中文网志年会归来感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05

31.

数字阅读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图书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04

32.

Blog在小学网络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日新集”为例,中国电化教育,2007.09,第二作者

33.

都是灵敏度高惹的祸,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9

34.

技术环境下实现课程创新的基本思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7-8

35.

重构教学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2007.08

36.

传感器带来了定量研究的回归,信息技术教育,2007.06

37.

我们懂信息技术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03

天文活动

主持的天文科技活动评为广州市特色科技活动项目,2004年6月8日主持的金星凌日网上直播活动,是欧洲南方天文台举办的金星凌日全球联测活动中的唯一一所小学。2012年6月6日金星凌日,与新浪网、广州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合作网上直播。

教师培养

1.作为省级工作室主持人承担广东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

2.作为实践导师承担广州市中小学百千万名师培养对象(小学科学)培训;

3.其它教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如高级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新手教师培养、教师职业信念培养等。

课题

在剑桥大学

1.(主持)基于儿童Linux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以小学科学为例,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J11-095);

2.(主持)校际联合的数字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J06-125);

3.(主持)小学科学的数字化重构和实验研究,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6A005)

4.(参与)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TJK063);

5.(参与)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实验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课题(11JX00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