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十二景(《五津风物》中的自然人文经典)

由网友(跑到坟场去吓鬼)分享简介:《5津景物》中记录的成都市新津内的102处天然人文经典,它们别离是:堰堤秋涨、牧马春成、驿路桑荫、花桥蚕市、西溪晓渡、南港晚渔、建觉诗碑、宝华钟梵、莲华交翠、稀粳出云、琴堂古柏、凤首丛篁。中文名新津102景类型 天然人文经典堰堤秋涨正在新津县乡西北建觉山下,南河以及西河的汇流处,有1谈阻拦大江的古堰,正在汗青上曾有6门堰、蒲江大...

《五津风物》中记载的成都市新津内的十二处自然人文经典,它们分别是:堰堤春涨、牧马秋成、驿路桑荫、花桥蚕市、西溪晓渡、南港晚渔、修觉诗碑、宝华钟梵、莲华接翠、稠粳出云、琴堂古柏、凤尾丛篁。

中文名

新津十二景

类型

自然人文经典

堰堤春涨

广告剩余

在新津县城东南修觉山下,南河和西河的汇流处,有一道拦截大江的古堰,在历史上曾有六门堰、蒲江大堰、馨堰、远济堰、通济堰、桐梓堰等各种称谓。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通济堰的创建时间应不迟于西汉末年,距今已近2000年。而《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开通济堰之说,应是一次极其重要的重建。在历史的长河中,通济堰累兴累废。

通济堰在历史上长度最长的时候,当数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眉州知府句龙庭实将其修复时,堰堤“横截大江二百八十余丈”(约合今860米)。从道光版县志所载的《堰堤春涨》图也可佐证,画中的堰堤直逼今西河大桥处。

那时的堰堤,“仿都江堰例,以竹篓垒石为堤”,绵延两三百丈,何其壮观!南宋大诗人陆游于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十二月十一日到通济堰视察筑堤时,曾写诗记其盛:“横堤百丈卧长虹”,“西山大竹织万笼”,“蜿蜿其长高隆隆,截如长城限羌戎”。清嘉庆年间县令王梦庚的《堰堤春涨》诗中,也有“笼成岸石千重密,束盖江流万派低”的慨叹。

西河、南河在每年十月以后进入枯水期,次年三月,桃花水发,春水漫过堰堤,势如一条奔腾戏水的长龙,又如无数水帘缀成的浩大瀑布。堰堤以上的江面水平如镜,漫江碧透,夹岸树绿山青,李白桃红,麦苗青青,菜花金黄,泛舟南河,倒影如画,好一幅“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丽画卷。此乃古人心目中新津十二景的第一景——堰堤春涨。

牧马秋成

浅丘新津牧马山在岷江以东,属龙泉山脉。它左临府河,右带扬柳河,犹如一面南北长35公里的巨形盾牌。它上接双流,下入彭山,主体在双流县,在我县境内的是山的西侧部。相传牧马山在五代时,是蜀王放牧战马的地方。

牧马山虽然濒临两河,却极其缺水,公元1958年2月4日,新修的牧马山干渠引岷江水上山工程正式完工,种植历史才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此前的千百年来一直盛产的是旱地作物。那时的秋天,是牧马山最灿烂的季节。山上一片片古老的青冈树犹如喝醉了酒,层林尽染。农家屋檐下,吊满了黄澄澄的玉米棒子,院坝里的晒垫上晾满了红艳欲滴的红辣椒。红苕、地瓜、生姜、花生收进屋了,该甜的甜了,该嫩的嫩了,该香的香了。秋高气爽的清晨,霞光初露,竹林茅舍升起袅袅炊烟,那正是农家游牛的好时光。不知谁家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穿林而来,手持竹笛吹得如醉如痴,那是一曲喜悦迷人的丰收之歌。王梦庚的《牧马秋成》诗中,有“林穿牧笛秋逾爽,户接炊烟晓欲迷”的句子。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二景——牧马秋成。

驿路桑荫

新津,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渡,是省会成都南面的门户,是成都通往西藏、川南、云南乃至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的交通要冲,是南方丝绸之路西线的第一站。明清时,曾在此设驿站、递铺、塘讯。那时,朝廷的来往公文靠驿站传递,来往官员靠驿站接待。

那时的古释道,弯曲狭窄,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匹,故称马路。新津自古为鱼米之乡,栽桑养蚕最为兴盛。一进入新津地界,从花园到铁溪,或到南河南岸的永兴一带,但见桑田遍野,绿云低垂。尤其是驿道旁的古行道树——桑树,大者盈抱,老干虬枝,绿叶纷披,夹道成荫,于盛夏时分穿行其间,使人暑气顿消。王梦庚《驿路桑荫》诗中,有“路指千峰青霭合,桑连百亩绿云低”的句子。这便是古人心中的新津第三景——驿路桑荫。

驿道桑荫的残景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随着公路的修通,古驿道的废驰,再加上军阀混战往往乱砍乱伐树木修工事、搭浮桥,终致驿路旁的老桑荡然无存。

花桥蚕市

花桥是旧时新津东部的第一大场,原来是成都至嘉州(乐山)古驿道的一个驿站,明末初建场时名肇兴场。穿场而过的驿道要经过一座梯步红石拱桥,桥的两栏雕刻有精美的花草图纹,遂于清乾隆时更名为花桥。

清道光版县志记载:“邑人喜桑,故三月丝市以新津为最”。“雁齿排成曲曲梯,花团锦簇竟提携。千村日暖蚕工启,一径风和柘影低”。这是邑令王梦康笔下的花桥蚕市景象。当时的蚕市、桑叶、蚕卵、蚕蚁、幼蚕、蚕茧和银光闪闪的蚕丝交易,从春到秋,一直兴旺不已。当地及邻县所产的蚕茧和蚕丝在此集散后,或北上或南下,供成都、乐山等地的作坊织锦织缎织绸。当时,成都九眼桥一带,缫丝作坊、织锦作坊云集,府南河因此又称锦江。为了避免蚕茧大战,一些作坊派员南下,在花桥坐庄收购蚕丝,许多长途返运的中间商人纷至沓来。每逢场期,万头攒动,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盛极一时。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四景——花桥蚕市。

为何在花桥而没有在县城形成蚕市呢?按说处于五津汇流处的新津县城地势更为适中,也更多舟楫之便。是否是由于西河、羊马河、金马河三渡水的阻隔,夏秋之际,洪水频仍。茧庄、丝庄坐镇花桥,因此完全避免了洪水可能带来的风险。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蚕丝外销困难,花桥蚕市遂逐渐衰落。

西溪晓渡

此景究竟在何处,现在颇具争议。以下是三种代表性说法。

李兴玉先生认为:“西溪是指今三渡水第一渡,因古时是新津城通往五津至成都的要渡……挑夫行人为了赶路,常鸡鸣天微亮时,披星戴月至西溪渡口,两岸常互有呼船家声,故晨月、渡船及人夫为这一画面景观。”

蔡元俊先生认为:“西溪指流经太平场和黄鹤楼背后的石头河,当时可通行载重数吨的大木船,太平场当时是粮、油、棉、纱的集散要地,湖北人设立的黄州馆的棉纱贸易额居全县之最。西溪渡口在今新津氮肥厂过河天然气管道架设处,附近其时店铺商船云集,天麻麻亮时,对岸团结村的挑夫呼朋引伴,招呼渡船。此景展示的是水陆码头繁荣景象。

童汝锷先生认为:“西溪是指今五津二小背后的西门渡口。此渡有两三只渡船,是不收钱的义渡,过去河边还立有义渡碑记。我父亲童次湘曾告诉我,西溪指的确是西门渡口。”

三种说法都抓住了一个“西”字。李说是西河,蔡说是县城西边的石头河,童说是西门渡口。但哪一个才是古人心目中的西溪浇渡呢?我们只好到道光版县志中去寻觅了。

邑令王梦庚《西溪晓渡》诗云:“倩谁留月系云梯,桂楫兰桡向晓携。堤树熹微清露重,浪花摇荡百星低。临流问渡征夫怯,隔岸闻声望眼迷。试问玻璃江上路,五津次第认前溪。”诗还算写得不错,但是对于“晓渡”的地点仍不甚了了。但此诗前面的插图却颇耐人寻味,但见老树含烟,芦苇起伏,雾岚袅袅,秋水绵绵,岸边只立了一个闲人,仿佛刚刚喊罢“撑船过来”,一只渡船正从斜刺里破晓撑来。引人注目的是,图的右下角分明画了一座庙宇,门前还竖着一道旗杆。五津二小的前身恰好是王爷庙(船工祀奉的神明镇江王爷),这一点与童说暗合。图中一派清江寂寥气象,绝无半点喧闹与繁华。

由此看来,《西溪晓渡》该指的是西门渡口吧(渡口原址在今21街区临河高压电塔偏西50米左右)。

南港晚渔

南港晚渔的地点从古至今都没有争议,道光版县志的插图也画得很清楚,其范围在大水南门(武阳门)至小水南门(汲清门)一带的南河水域。

河宽水清的南河,产鱼特多,到了民国年间,年捕获量尚在5至10万斤以上,鱼的种类十分丰富,南河金甲鲤鱼、江团、白甲、清波等鱼为邑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通体透明、艳若桃花、形似降落伞的桃花水母,美丽异常。那时的南河真是新津人的母亲河,真是新津人的骄傲!

傍晚,打渔人在江上忙碌,或撒网,或搬罾,或垂钓。此时,渔船悠悠,长篙拍水,渔鹰沉浮,吆喝如歌,更兼长天落日,碧波沉霞,水紧鱼跳,鳞光闪耀。正如邑令王梦庚 《南港晚渔》诗描写的那样:“翠网痕牵残霭破,红鳞艳射夕阳低。笭箵影重灯将上,款乃声回路不迷。”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六景——南港晚渔。

修觉诗碑

古渡新津,面山临水,城南青山逶迤相接,隔河相望的天社山诸峰,树绿山青,刹观错落。尤其是方圆不足一里的修觉山上,竟有四庙一亭:白观音、修觉寺、宝华寺、玉皇观(雪峰观)和纪胜亭。其间,绝壁、古柏、灵泉、白塔、诗碑、岩刻、殿宇交相辉映,变化纷呈。修觉寺创建于初唐,寺前山岩上,有相传为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驻跸时手书“修觉山”三字的岩刻。史载,唐宋诗人杜甫、陆游、苏辙、范成大,明代散文家钟惺等名家在此流连忘返,留下了传世的佳作名篇。诚南诸峰,以修觉山名气最大,古人往往只知修觉山而不知宝资山、天社山。

诗圣杜甫曾三游新津,写下了八首赞美新津风光的诗篇传世。其中传诵至今的名句,如“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等便分别出自杜诗的三首五律——《游修觉寺》、《后游修觉寺》 、《 题新津北桥楼》。原修觉寺大殿右侧的阶沿上,曾置有新津十二景之七的《修觉诗碑》。诗碑镌刻的正是上述杜甫的三首五律,系清代乾隆时新津知县徐荛手书(徐荛是历史上治水和复修通济堰的重要人物),此碑三尺见方,笔力雄劲有格。此碑现存五津中学校内石阶花圃之中。邑令王梦庚《修觉诗碑》诗,有“名山胜处诗难好,杜老题余格尽低”的喟叹。

宝华钟梵

修觉寺上行二百米,便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宝华寺,与大佛岩头的纪胜亭相望。寺后有相传为苏东坡洗砚处的洗墨池。寺内有大钟一口,高七尺许,悬在头殿右角的钟楼上。宝华寺三面临江,山势嵯峨,伫立寺前,近可闻大江潮声,远可览五津景色。宝华寺的钟声清越,每晨昏敲击而声传数里,给人以清净空灵的感觉。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八景——宝华钟梵。

此景的命名极具文化意味。梵,是梵摩的省称,意为清净、寂静。钟梵,既指佛教寺院的钟声,更指悠远的钟声所传递出的梵音。邑令王梦庚的《宝华钟梵》诗中,即有对宝华寺钟声的解读:“山护钟声穿树缓,风催梵语度云低。凿开顽石头应点,呼断飞猿性未迷。”在这里,宝华寺的钟声简直具备了佛法的神力,可以点化顽石,超渡猿猱。

“白云深处漫敲钟,击破名山几万重。笑倚回栏人独立,月明林下一枝松。”这首七绝,是清代道光版县志主编、曾任云南太和县令的新津人叶芳模所作。此诗意境高远,声韵铿锵。如果说,王梦庚诗是在客观地描摹,叶诗则着重抒发的是自身心灵的感悟,犹如银色月华下的一枝超凡脱俗的青松。

莲华接翠

距县城7. 5公里的九莲胜景——观音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明代成化年间的壁画和塑像被专家誉为世界级的精品。

观音寺有九座山峰环抱,形如盛开的九朵莲花,故有九连胜景的美称。这里过去古木参天,莲峰叠翠,溪流婉转,曲径通幽。邑令王梦庚《莲华接翠》诗云:“忽看九朵浮空耸,陡觉千峰伏地低。紫雾半埋神转秀,翠微欲上眼光迷。”由于翠色入诗心,使他甚至产生了“何年羽化留仙躅”的念头。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九景——莲华接翠。

此景的命名也颇具文化品位,从表面看,莲华接翠四个字似乎只是对此景山川形势、林木葱笼的一种形象的概括,实际它还有更深的意蕴。

莲花,在国人心目中品格清奇,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她美得清纯,美得天然。莲花,更是佛教的圣物,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便常常手持一枝莲花,众菩萨和众佛的座位全都是莲花座。莲花已经成为佛教寺庙的象征物。莲华接翠的命名等于是在暗示您,在那堆翠叠绿的深处,有一处清静的佛国净土。

稠粳出云

在南河南岸的天社山诸峰中,有一峰名稠梗山,因峰顶有道教胜地老君庙,新津人习惯上又称它为老君山。此山群峰拱卫,孤峰突出,有明代及清初古柏三百多棵,森森古柏,虬枝苍劲,翠云层叠,环境是少有的清幽。在环境未被污染的年代,一遇晴好天气,每每出成都南门及在彭山县城外便可望见此山。

稠粳山,因“山有仙草,名稠粳,服之可长生”(清道光版县志),山因此而得名。稠粳出云的内涵指什么呢?近代也有些争论。

李兴玉先生认为:“每逢白云飘绕于绿树丛中时,其景非常壮观。”

此说究竟如何呢?我们还是来看看清道光版县志是怎么说的吧。道光版县志摘录《方舆胜览》云:“稠粳山,县南六里,今名老君山,高出诸山之上。腹有伯伶仙洞(注:今名老君洞),洞甚幽邃,每出烟云,甘霖必降,望雨者咸占之。”咸,这里当普遍讲;占,是观察之意。意思是说,人们普遍通过观察老君山顶缭绕的烟云,来判断天是否要下雨。新津民谣也有“老君山烟雾沉沉,鱼翅孔万丈多深”一说。笔者的家在西门外,儿时常爱在南河边上眺望老君山,每逢雨中或雨前,老君山顶确是烟雾沉沉,云遮雾障,老君山的烟云是新津的晴雨表。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十景—— 稠粳出云。

需要指出的是,邑令王梦庚在《稠梗出云》诗中,对稠粳是仙草的说法进行了大胆的否定。诗云:“漫将嘉谷疑仙草,剩有方田证藕溪”。该诗紧接着注释:‘稠粳为藕塘田粳稻,并非仙草。陈明径在朝考辨之精,无以易也。”王梦庚作为十八世纪二十年代的县令,能有这种唯实的态度,实在难能可贵。

琴堂古柏

此景也颇有争议,也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蔡德鑫先生认为:“古县衙二堂设有琴堂,堂外有古柏,传为蚕丛氏治蜀时栽。两人合抱,尤有余。”

李兴玉先生认为:“传说在县教谕衙内(原模范街税务所内)有明代柏树数株,枝叶繁茂,耸立在抚琴堂前,天然成景。”

童汝锷先生认为:“此景在县衙大堂前,有古柏两株,须两人合抱。因公事人常在树干上拴马,马常就树撒尿,天长日久,树遂枯死。”

孰是孰非,不得而知。还是只有向清道光版县志求教。其《琴堂古柏》图画得十分简练,图上只画了古县衙的大堂,紧靠大堂宽阔的台阶,有两株苍劲的古柏,左柏挺直,右柏呈反“S”形,既风骨铮铮,又相互呼应。有趣的是,画家似乎料到后人会对此景有争议,特意在此画上方顶格处注明“大堂”二字,表示画家画的是县衙大堂,即县官升堂审案处。

至于此树栽种的年代,恐怕远远不止于明清时代,因为新津十二景的命名至少不晚于清代嘉庆年间王梦庚任新津县令的时候。并且王梦庚《琴堂古柏》诗中,有“剑阁关前心并古,锦官城外首频低”的句子,他把新津县衙大堂前的两株古柏与剑门关前的秦汉古柏、成都武侯祠前的古柏(杜甫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相提并论,足见其不同凡响。

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十一景——琴堂古柏。

凤尾丛篁

此景也有争议。一说:“在县衙后堂(原县委大会议室左下部位)有凤尾竹十数丛,伫立在考生员的院内,微风吹动,竹叶如风摆尾,其景幽静。”

一说:“在县衙花厅旁边有凤尾竹一丛,枝叶修长如凤尾,风吹竹摇,十分优美。”

还是清道光版县志的《凤尾丛篁》图为我们解开了疑窦。画家用传统的介画手法画出了整个县署的建筑布局鸟瞰图,在二堂(图中特意注明‘二堂’两个字)背后的左侧,勾勒了一丛枝叶婆娑、凤尾轻摆的竹子。王梦庚有“绿云万片联翩接,碧工千竿咫尺迷”的诗句以记其胜。

更为难得的是,此景的后面还特意附有一大段文字对此景进行阐述,这是道光版“新津十二景”中唯一的一段注释文字。

其文云:“县署二堂后有竹一丛,不知产于何时,修长数丈,尾若柳垂,因风飘扬,形类凤尾,似得气之厚。考之竹类即慈竹也,又名子母竹,其根最易蔓延,而此独不繁滋,挺然独秀,其形特异。此凤尾丛篁为邑之一景所由来也。”

这便是古人心目中的新津第十二景——凤尾丛篁。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新津十二景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有的早已湮灭,如:驿路桑荫、花桥蚕市、宝华钟梵、琴堂古柏、西溪晓渡、凤尾丛篁。有的已经面目全非,如:失去了修觉山胜迹依托的“修觉诗碑”,环抱的九峰早被剃光了树木的“莲华接翠”, 一江碧波已被污染、明清古城墙己拆毁的“南港晚渔”。比较接近原貌的堰堤春涨、牧马秋成、稠粳出云,与当时的风光相比,其实也相去甚远了。

新津十二景,是新津的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她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津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感。在命名上,她讲究对仗平仄,讲究音韵铿锵,讲究诗情画意,读之如饮甘霖。在景致的选择上,她讲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对照,讲究宏观风景与小品景致的搭配,使古代新津的山川风貌、风俗民清、名胜古迹展露得淋漓尽致。

新津十二景,永远的蔚蓝色,永远的诗情,永远令人回味的童年!

写于1996年6月

注:本文原载《五津风物》一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