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王阳明(百家讲坛栏目)

由网友(逼傻谁读着倒谁)分享简介:《传说王阴亮》是央望《百野讲坛》于二零一零年一二月一零日拉出的系列讲座。由浙大、董平传授主讲。王阴亮,亮代最闻名的思惟野、文教野、哲教野以及军事野,陆王心教之散大成者,非但精晓儒野、佛野、谈野,并且可以或许统军交战,是中国汗青上稀有的万能大儒。中文名传说王阴亮制片地域中国大陆节目佳宾董平尾播时间二零一零年一二月一零日散数...

《传奇王阳明》是央视《百家讲坛》于2010年12月10日推出的系列讲座。由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主讲。

王阳明 走上 央视 百家讲坛

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中文名

传奇王阳明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节目嘉宾

董平

首播时间

2010年12月10日

集数

14集

栏目简介

王阳明

中央10台百家讲坛在12月10日开始播出,由浙江大学董平教授演讲的传奇王阳明的故事。同名图书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王守仁(号阳明),曾被贬至贵州龙场驿(今贵阳市修文县境内),驿馆破败不可居住,乃居于馆旁山洞,其洞因而得名阳明洞,是贵阳名胜古迹之一。其学说世称“心学(继承陆九渊之‘心学’并加以完善)”,或与陆九渊公称“陆王心学”。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今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阳明祠”就是为了纪念“王阳明”先生而修建的。

节目目录

1 神奇少年

2 另类青年

3 挺身斗虎

4 锦衣卫的追杀

5 龙场悟道

6 王阳明升职记

7 临危受命

8 深山剿匪

9 只身平叛

10 攻心奇谋

11 荒唐皇帝

12 忍辱负重

13 良知之教

14 此心光明

各集导语

1 神奇少年

五百年前,在中国的明朝,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王阳明。他意志坚定,十二岁就立志要做圣贤,虽然历尽磨难却一生不变。他特立独行,因怀疑当时十分流行的“官学”——朱熹学说而发展创立“心学”一派,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另一位儒学大师。然而,和孔孟朱熹不同的是,文弱多病的他,却又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奇才。平定叛乱,他用兵如神,只身挽救了大明王朝的命运,以至于让皇帝都嫉妒并前来争功;剿除匪患,他奇招迭出,摧枯拉朽,立下了盖世奇功。他的兵法谋略,被后人传承研习并顶礼膜拜。其中,清代学者说他是“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2 另类青年

小时候的王守仁,总是让人担心不已。一贯神奇顽皮的他,在十二岁的时候,却立下了“做圣贤”的志向,并为实现这个理想做出了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甚至让自己的婚礼也成为一时的笑谈。虽然他的状元父亲对他的“圣人理想”不以为然,但对于成长期的王守仁的这些非常举动,也并没有严加斥责、强行阻止,而王守仁的爷爷,更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包容这个可爱的孙子。因此,才使得王守仁成为了那个时代一个特别的人。

3 挺身斗虎

历经两次科考失败的王阳明,一边思考自己的圣人之道,一边准备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又过了三年,弘治十二年,即公元1499年,二十八岁的王阳明终于如愿以偿,考中进士,获得二甲第七名的成绩,从此走上仕途。此后,王阳明在工部、刑部、兵部先后任职,在政治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才干和谋略。同时,他对于儒家、佛家、道家之学也逐渐有了更多的新认识,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点,一些读书人也开始追随王阳明和他的学说,一条通向圣人的光明大道似乎就要展现在他的眼前。可是,就在王阳明三十四岁这一年的时候,大明皇宫里发生的一件大事,却彻底改变了王阳明的人生轨迹,从此,他不得不面临颠沛流离和九死一生。那么,改变王阳明人生的这件大事会是什么呢?

4 锦衣卫的追杀

在上一讲里,董平老师为大家讲到,身为六品小官的王阳明,为了朝廷,为了实现自己的圣人之志,在明知后果很严重的情况下,依然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冒犯了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最终不但被廷杖四十,还被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牢。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最冷酷最残忍的一个特务机构,锦衣卫大牢被称为“诏狱”,其中不但环境恶劣,用刑的残酷也令人发指,因此坐牢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然而,王阳明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5 龙场悟道

仗义执言得罪了太监刘瑾的王阳明,被廷杖下狱而大难不死,最终被剥夺官职,贬谪到遥远的贵州龙场。出狱之后的王阳明,又依靠自己的智慧,摆脱了锦衣卫的追杀。几次逃脱死亡之后,王阳明前往龙场就职。而当时的龙场,是一个令人生畏的死地。然而,王阳明却在这样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在一个普通的夜晚,突然找到了他苦苦追寻二十多年的圣人之道,并从此开始创立“心学”一派,他的思想光芒也从此穿越千古。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那么,“龙场悟道”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王阳明究竟悟到了什么?而刚刚来到贬谪之地龙场的他,又将面对什么样的严峻考验呢?刚到龙场的王阳明,不但要自己解决最起码的生存问题,还要面对瘴疠横行、疾病肆虐的生死考验。

6 王阳明升职记

虽然龙场地处偏僻、环境恶劣,但“龙场悟道”之后的王阳明,却沉浸在发现圣人之道的快乐之中,他热衷于讲学,向所有人讲述他的领悟,受到了不少人的拥戴。接下来,王阳明也迎来了命运的转变,他连续升职,在此后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被剥夺了全部官秩的贬谪之人,成为执掌一方生杀大权的军政大员。其制胜法宝,就是他在“龙场悟道”中得出的四个字:知行合一!而从来没有当过地方官的王阳明,在上任之初就胸有成竹、卓有成效,其秘诀也是“知行合一”。

7 临危受命

我们知道,从十二岁开始,王阳明就立志做圣人,十五岁就独自考察边关,并对军事兵法十分痴迷,早就有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那么,按照一般的理解,当王阳明接到朝廷的升职任命以后,尤其是被任命为巡抚一方的军政要员的时候,一定会非常高兴。但事实并非如此,王阳明居然上书辞官,不想赴任。而他即将上任的南赣汀漳等地,又是四省交界之处,山体连绵,地势险要,多少年来匪患不断,虽然近年来官兵屡屡清剿,却收效甚微,连连败退。此时,有人保举了王阳明。

8 深山剿匪

正德十二年即公元1517年,四十六岁的王阳明到达赣州,开始了对他的一生有着重要意义的剿匪工作。可是,正当王阳明紧锣密鼓地布置好第一场硬仗——漳南战役的时候,战场形势却发生了突变。土匪利用官兵的漏洞,突破了广东防线,逃进了山高林密、地势险要的象湖山、可塘洞、箭灌等地,利用当地的自然天险,割据一方,战争因此陷入僵局。而更为可怕的是,参与战斗的福建和广东两省的领兵官员,在如何对待战场态势的方向上发生了严重分歧。那么,身为统帅的王阳明,将如何居中指挥?在这场剿匪大战中,王阳明将采取怎样的谋略呢?

9 只身平叛

当王阳明前往福建处理军务途经丰城时,在相距不足百里的南昌城,手握十万精兵的宁王朱宸濠宣布谋反,不日将出兵北上。为防止王阳明破坏自己的篡位大计,朱宸濠派出一支近千人的军队沿途追杀他。那么,身边没带一兵一卒的王阳明怎样才能摆脱已经近在咫尺的一千多叛军?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廷,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毫不知情,没有任何防范。那么,面对眼前势不可挡的十万叛军,和岌岌可危的国家局势,在逃亡路上的王阳明又做了些什么呢?

10 攻心奇谋

宁王朱宸濠十万精锐突然起兵北上,令大明朝廷措手不及,无力抵抗,局势岌岌可危。王阳明临危不乱指挥临时集结的三万乌合之兵,只用了短短二十天的时间,就击败了朱宸濠十万叛军。王阳明究竟是如何运用攻心战术以少胜多,保住明朝江山社稷的呢?

11 荒唐皇帝

大获全胜的王阳明,正在处理战后事宜的时候,得到了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这让王阳明十分头痛。其实头痛的不止王阳明一个人,还有朝中所有正直的大臣。因为当时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荒唐皇帝。朱厚照十五岁即位,他生性顽劣,贪玩好动,为所欲为,宠信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使朝政一片混乱,当年王阳明就是因为仗义执言而被廷杖下狱,并招刘瑾追杀差点丧命。成年后的朱厚照更是荒唐,他不理朝政,贪酒好色尚武,自己封自己为大将军,还自己给自己发饷,在豹房和皇宫里醉生梦死,已经不能让朱厚照感到新奇和满足,他还有一个征战沙场的梦要做。荒唐荒诞荒淫的正德皇帝,正在为“建功立业”发愁,朱宸濠谋反的消息传来,他不但不为天下苍生担忧,反而兴奋不已。虽然王阳明在平叛结束后第一时间就已经向朝廷上书报捷,但这位“威武大将军镇国公”却一定还要亲自南下平叛。那么,这位荒唐皇帝还会有哪些荒唐的举动?而一些地方官员又会怎样来应对他们的胡作非为呢?

12 忍辱负重

御驾亲征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一路南下进驻南京,为了“亲自”抓获谋反的朱宸濠,他还派出了一支军队到南昌打前站。为了阻止荒唐皇帝继续南下扰民,王阳明不顾军令,不但将早已抓获的朱宸濠立即送出南昌,并且以卓越的攻心策略和高超的箭术,迫使进驻南昌的北方军队退出了江西。而此时的王阳明,却身负谋反嫌疑,因为有人说,他本来就是谋反的朱宸濠的同党。

13 良知之教

王阳明在赣州和南昌的平叛战争结束以后,他并没有真正受到朝廷的嘉奖,反而因此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猜忌、诬陷和诽谤。面对着一系列不公平的遭遇,王阳明既没有捶胸顿足,悔不当初;也没有为自己辩白伸张,而是在冷静的思考中完善了自己的哲学思想——阳明学,提出了支撑阳明学最重要的学术观点——“良知学说”。那么,处于逆境中的王阳明,究竟是如何提出“良知学说”的呢?

14 此心光明

忍辱负重的王阳明回到故乡后,醉心于圣人之道,沉浸于讲学的快乐之中,并不断丰富他的“致良知”学说。而此时,朝廷对于他当年平定叛乱的功过是非却一直没有定论,“叛军同党”、“滥冒军功”、“企图谋反”等等诬陷罪名,还依然扣在他的头上。闲居六年之后,王阳明突然接到朝廷诏谕,让他即刻赴广西上任,已经患病多年的王阳明,随即连续上书请辞,但嘉靖皇帝却连下三道圣旨逼王阳明出山。原来,在广西的思恩和田州发生了民乱,朝廷屡屡派兵围剿镇压却丝毫没有成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朝廷想到了王阳明,要让他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带着一串罪名和一身疾病的王阳明,上任之后,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运用他高超的政治智慧,改武力围剿为安抚民心,不动一兵一卒,巧妙处理了“思田之乱”,出色完成了朝廷使命。同时,他却突然对广西的另外两个地方用兵,这就是王阳明的最后一战,断藤峡和八寨之战。

主讲简介

董平是柯城区航埠人,现为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佛教哲学方面的研究。继今年上半年在“百家讲坛”主讲管仲之后,又被选为《传奇王阳明》的主讲人,董平感到十分荣幸,并对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说:“我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一种敬仰感,同时我也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有意义,也就是能够获得当代的价值。”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