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京都历史建筑园林(794年建立的自然文化遗产)

由网友(24K好菇凉)分享简介:京都是世界上闻名的文明古都,是正在私元七九四年模仿中国唐代的国都少安制作的,不外范围要小许多。今后直到一九世纪中期1直是日原的国都以及文明。京都也被称为园林都会,正在日原可谓杰做的园林,约对折正在京都。古京都遗迹位于前尾都安然京区域,制作于私元七九四年(安然时代起头),从这时起到江户时代(一六零零—一八六八),1直做为尾都,异...

京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都,是在公元794年仿照中国唐朝的都城长安建造的,不过规模要小很多。此后直到19世纪中期一直是日本的都城和文化。京都也被称为园林城市,在日本堪称杰作的园林,约半数在京都。

古京都历史建筑与园林

古京都遗址位于前首都平安京区域,建造于公元794年(平安时代开始),从那时起到江户时代(1600—1868),一直作为首都,同时在这里也造就、培养和保留了日本许多杰出的文化。与这一地区的其它历史建筑一起,17座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并被确认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宝藏、作为日本典型的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许多已经被确认为国家历史建筑和特别保护的花园,被列入了文化保护法范畴。另外,优美的周围环境也得到特殊的保护。

市内历史古迹众多,建筑古朴典雅,庭园清新俊秀。全市有列为“国宝”的建筑物38处,定为重要文物的建筑物199处。由于持续不断的大火,烧毁了首都的全部地区,今日依稀可见的京都地区的一些残亘建筑可以追溯到较远的17世纪。

中文名

日本古京都历史建筑园林

外文名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Kyotorea(Kyoto, Uji,and Otsu Cities

类别

自然文化遗产

修建时间

公元794年

主要景观

鹿苑寺、二条城、本愿寺

批准年号

1994年

性质

日本的帝国首都

所属大洲

亚洲

地理位置

本州岛中部偏西,京都盆地北部

发布信息

日本古京都历史建筑园林

京都

是在公元794年仿照中国唐朝的都城

长安

建造的,不过规模要小很多。此后直到19世纪中期一直是日本的都城和文化中心。京都城内的民居和寺庙,以及独特别致的园林最具特色。

地理位置

京都为日本故都,位于本州岛中部偏西,京都盆地北部。京都市又名西京,古称平安京。公元794年,日本首都从今京都府西南的长冈京迁至地势险要的京都盆地内。仿照7世纪中国唐代长安和洛阳城的建筑式样,在此建立新都,并命名为平安京,意为和平与安宁。

历史沿革

1467年毁于战争,后经安土桃时代重建,人口增至20万。京都作为首都的时间长达1075年,故有千年古都之称。1869年迁都东京之后,京都仍是宗教和文化中心。1889年设京都市。

长期以来,日本没有被侵略过,因此没有被殖民统治,它特有的纯正文化也就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扰;再加上,在世界大战期间,京都也未曾被轰炸,它的古建筑也就未曾遭受破坏,在所有的类似的木制建筑古城中,京都是唯一的一个作为文化中心长达1200年之久的城市。

另外,创建于19世纪末的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和陈列从日本古代到中世纪时期的文物和中日文化交流珍品。1966年,博物馆建筑被重建为独树一帜的西洋古典风格建筑,并保留至今。

建筑分布

京都城市道路呈棋盘状,贯穿南北的大街朱雀大道将城市分为左京和右京。名胜古迹众多,城内外古色古香的寺院、神社和亭台楼阁,与现代化建筑错落相间,组成一幅瑰丽的都市风情画,这里集中了日本全国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著名的古迹有京都御所、二条城、平安神宫、桃山城、修学院离宫、鹿苑寺、慈照寺等等。京都是一个受宗教影响极深的地方,全市有西本愿寺和东本愿寺等寺庙1500多所,还有平安神宫等神社200余座,珍藏有经书典籍和历史文物。

日本古京都历史建筑园林

京都也被称为园林城市,在日本堪称杰作的园林,约半数在京都。京都的许多寺院本身就是一座秀丽古雅的园林,坐落在京都市区西北角的鹿苑寺,以用金箔装饰的舍利殿-一金阁而闻名。城西友安寺的石庭,占地450平方米,庭中铺着白色砂砾,15块巨石根据历史故事加以雕琢、布局,形成特有的意境,是山水庭园的代表作。京都的各个建筑都体现中国隋唐时期和佛教的风格。日本室町时代北山文化的代表作鹿苑寺金阁与作为同一时期北山文化结晶的慈照寺银阁齐名,金银两阁分别坐落在京都的西、东两侧,遥相呼应,金阁为一座三层楼阁,一、二层大小相同,为日本样式;三层为中国式样,带有明显的禅宗风格。

文物遗存

鹿苑寺

鹿苑寺

鹿苑寺(ろくおんじ)位于日本京都市北区的临济宗相国寺派。其中内外都贴满了金箔的三层楼阁建筑(舍利殿)也被称为金阁,包括舍利殿在内的寺院整体也被称为金阁寺(きんかくじ)。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并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建筑。鹿苑寺寺名源自于寺院的创立者即室町幕府3代将军足利义满的法号·鹿苑院殿。山号为北山,寺纹为五七桐。该寺院是在足利义满死后,将他原来的北山山庄改成的寺院。在应仁之乱中,西军阵营的建筑多半被烧毁,但是江户时期的主要建筑都被重建,舍利殿也在庆安2年(1649年)被重新大修。明治维新之后,根据廃仏毁釈运动,大部分的寺院领地被回收,失去了经济的基础,但是明治27年(1894年),由当时的十二世住持贯宗承一提出了将庭院及金阁面向一般大众开放参拜,并征收参拜费作为寺院的收入,使其得以保留。舍利殿本是室町时代前期北山文化的代表建筑,但是于昭和25年(1950年)的金阁寺放火事件中被完全烧毁,并于昭和30年(1955年)重建。昭和61年2月进行了为期1年零8个月,总工程费用为7亿4千万日元的“昭和大修复”。进行了重新涂漆,重贴金箔,并对天花板进行复原等工程。平成6年(1994年)12月,鹿苑寺全境作为“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历史建筑。二条城

二条城

二条城又名二条御所,位于日本京都市中心的二条,东临掘川。是德川幕府的将军在京都的行辕。建于1603年,是德川幕府的权力象征。二条城建有东西约500米、南北约360米的高大围墙,并挖有壕沟。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再将本丸内的城域扩建。到了1867年,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于皇室朝廷,奉还的仪式就在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内。现属于京都市政府管理。二条城由石墙和护城河环绕,在城内建有本丸御殿、二丸御殿、唐门、黑书院、白书院、内宅(院)、位于城堡一角的天守阁及其它附属建筑。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为二条城的主要建筑,处于二条城空间的构图中心。本愿寺

本愿寺是日本最大的

佛教

宗派之一净土真宗的大本营,位于京都堀川大寺东西两侧的东西本愿寺以信徒众多、建筑宏伟和珍藏丰富而被认为是当今日本最负盛名的庙宇,被列为国宝。西本愿寺的寺门正面有唐代风格的狮子,侧面刻着中国古代尧舜禅让和许由颍川洗耳的故事,充满盛唐文化色彩。

历史影响

京都从被设计为都城到19世纪的1000多年时间里,起到了文化中心的作用。它经历了日本木制建筑,尤其是宗教建筑,还有园林艺术发展的洗礼,已经影响了全世界园林景致的设计。并且不断的促进各种文化的融合,这样一个有很多历史建筑和园林的城市,记载了日本每一个纪元的历史。

京都寺庙

由于大多数古建筑都是木制结构的,因此京都的很多古遗迹都遭到了火灾的破坏及国内战争的侵害。但是这样一些具有破坏性的事件对四周环山地区的影响不是很大。也就是说自然形成的地理环境,使得10世纪中期及以后古建筑及园林一直留存至今,并且保存完好。

在市中心,许多16世纪后期的建筑避开了火灾的破坏留存至今,与现代的环境相融合。这与欧洲被现代都市的发展环绕着的石制风格古建筑的历史古城相比,京都以古建筑包围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存在方式显得更为特别。此外,京都是日本文化的中心,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像节庆,茶道,花展都广泛融入了现代都市的节奏。同时,这对于京都的人民来说,无论从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具有永不磨灭的意义。

古京都遗址

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为皇宫。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