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塔(湖北省咸丰县观音塔)

由网友(尐腳茚 ∞)分享简介:观音塔,又称苗塔。该塔位于咸丰县小村城田坝村猫耳溪畔吊口坡上,距县乡约 七零私里。别号苗塔汗青沿革咸丰县观音塔观音塔修于清嘉庆105年(私元 一八一零年),以苗平易近黑晨湘为尾,邀其黑、朱2姓亲朋散资建筑。据《黑氏野谱》记录,黑晨湘于嘉庆2年(一七九七年)归本籍黔南而“深蒙神佑,即许建观音塔,并塑文昌神像,认为永遥敬神之所”...

观音塔,又称苗塔。该塔位于咸丰县小村乡田坝村猫耳溪畔吊嘴坡上,距县城约 70公里。

别名

苗塔

历史沿革

观音塔图片 观音塔设计素材 红动中国

咸丰县观音塔

观音塔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 1810年),以苗民白朝湘为首,邀其白、朱二姓亲友集资修建。据《白氏家谱》记载,白朝湘于嘉庆二年(1797年)回祖籍黔南而“深蒙神佑,即许修观音塔,并塑文昌神像,以为永远敬神之所”。经过12年的努力,得以建成。湖南常德武儒生张肇境路经此地,十分爱慕,为之撰序,碑刻于塔上,并赞其是“数日劳而可历亿万年之久”的奇迹。

建筑结构

观音塔为八层石木结构建筑,八方形锥体,底层最大,直径2.8米,然后层层见小,塔顶为葫芦形尖顶,通高7.9米,塔身外部用青条石、石板相互衔接,每层结合处出檐0.15米,第五层层结处用八支弯月形石块插入层结角上,呈牛角状上翘,伸出塔身 0.25米。第一层每方下宽1.1米,上宽0.9米,高2米,上面各层依次递缩。一、二层靠东一方均有外宽内窄的门洞,用石板镶成方框从塔内伸向塔外,外宽0.8米,内宽0.6米,高1.5米,可供人出入。下层门洞内有四步石级,设有神像石座(神像已毁),高出塔基0.55米,塔底内空2米,直上空间5.5米,内部由5根木柱呈5花型直立,上下用栓将5根立柱结合在一起作为支撑(木柱现腐朽严重)。正中一根直径0.35米,直冲入第七层,周围4根直径为0.23米,直冲入第五层。塔外表用白灰粉刷并加以彩画(现已无法辨认)。下层靠门洞右边嵌有石碑,上刻塔序及捐款人姓名,因风蚀严重,字迹难辨。

古塔现状

观音塔建造美观,结构坚固。虽经近两百年的风雨侵蚀,现仍完好无缺兀立于吊嘴坡上,塔周翠竹常绿,风景秀丽。塔下溪水长流,清澈透明,景色宜人。由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户责任地紧挨塔基,现塔基比责任地高出近2米,塔基已松动,整座塔身略有倾斜。如不加以维护,过不了数年,将有塔倒之危。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