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天柱山(国家AAA级风景区)

由网友(陌路离人)分享简介:静乐县天柱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乡南一私里处。山形英俊,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戴,汾火似锦,天柱山耸立正在汾碾接流的地方。山间泉火清亮睹底,风日清河柳戴烟,峻崛低处出龙泉(称其天柱龙泉),星河谁识源头遥,信是山中别有天。中文名静乐天柱山风光区相宜嬉戏季候4季别号静乐天柱山所属国度中国地舆位置山西忻州市静乐县景区等级AAA...

静乐县天柱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城南1公里处。山形俊秀,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带,汾水似锦,天柱山耸立在汾碾交流之处。山间泉水清澈见底,风日清河柳带烟,峻崛高处出龙泉(称其天柱龙泉),银河谁识源头远,疑是山中别有天。

中文名

静乐天柱山风景区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

别名

静乐天柱山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山西忻州市静乐县

景区等级

AAA级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外文名

Tianzhushan

邮政区码

035100

建立时间

北魏

主要景观

天柱龙泉

电话区号

0350

类别

旅游景点

著名景点

天柱龙泉

历史沿革

静乐 美景,美食一日游,让我们和土豆来场约会

静乐天柱山

据县志记载:“北魏都督尔朱荣自为天柱大将军,即此。”可见,北魏时此山即以天柱命名。山势俊秀,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带,汾水似锦,山间泉水清澈见底,相传泉中出龙,故名“龙泉”。“天柱龙泉”为静乐八景之一。原山中建有玉帝庙、关帝庙、龙王庙、水阁凉亭、石凳仙床等建筑。传说王母娘娘赴南海时路经此山,见松柏苍翠,殿阁巍峨,风光秀丽,停留观赏,石凳仙床传为王母石炕。古人登山曾有诗曰:“风日清河柳带烟,峻崛高处出龙泉。银河谁识源头远,疑是山中别有天。

主要景观

景区

传说王母娘娘赴南海时路经此山,见松柏苍翠,殿阁巍峨,风光秀丽,便停留赏景,今山巅岩石平坦,传为王母石炕,山上曾是春秋战国时山右赵王建都之地,古城遗址至今犹存。

天柱山距县城1公里,有油路可以直达寺庙的门外,中途坡道弯道专门进行了减速和防滑处理。太原康西公路(静乐的康家会——太原草坪区西村)路口到静乐100公里,忻州到静乐89公里,宁武东寨到静乐60公里。

静乐县天柱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城南1公里处。山形俊秀,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带,汾水似锦,天柱山耸立静乐天柱山在汾碾交流之处。山间泉水清澈见底,风日清河柳带烟,峻崛高处出龙泉(称其天柱龙泉),银河谁识源头远,疑是山中别有天。

县以“静”“乐”命名,别有“鹅城”之谓。相传,古代;静乐城南方圆百十里,乃一烟波浩渺之湖泊(据说“泊水”、“静游”之地名均缘于此),城东北踞一峰名“岑山”。自古仁者喜山,智者爱水;这样的风水宝地,岂能不聚圣贤乎?只因岑山荒凉颓废,阴阳不能运转,后学终无出头之日矣。有风水先生曰:静乐依山傍水,实乃龙吟凤鸣,才子佳人之出处也!若遇神明点化,其灵秀之气必将运动矣!数千年后的一天,一只天鹅仙子驾着七彩祥云从天外飞来。天鹅仙子在湖面上空盘旋数周,缓缓落于岑山之颠、面向苍穹引颈长鸣,其声缭绕悦耳如琴也。岑山开始绿草繁茂、鲜花绽放;苍松翠柏、溪水潺潺,青山绿水龙腾虎跃生机盎然矣。她发现此地既无文字,又没人读书,便下定决心帮助人们兴学。后世人为了纪念那个天鹅仙子,便把静乐县城称之为“鹅城”,这个美丽的故事也就一直传说到今天。静乐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全县国土面积2058平方公里,辖4镇、10乡,总人口16.2万。东部与忻府区、阳曲毗邻,南接娄烦、古交,西邻岚县、岢岚,北靠宁武、原平。县城距太原89公里、距忻州91公里,是太原、忻州和西北部县区联系的重要枢纽。静乐县东、南、北三面环山,尤以东部山地较高,海拔在2000米以上。西部较低,与岚县合成一个小型盆地。境内诸山均属吕梁山脉。其主要山峰北部有大车山,东有万花山、巾字山,南部有高金寨山。

天柱龙泉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静乐县城南1公里处的米碾河与汾河交界处。建有庙宇,寺庙大体分为三部分。景区龙泉下方的应该是大雄宝殿;正上方的是灵霄宝殿,供着玉皇大帝;左上方是关公庙。

山西的天柱山,山形俊秀,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带,汾水似锦,天柱山耸立在汾碾交流之处。山间泉水清澈见底,风日清河柳带烟,峻崛高处出龙泉(称其天柱龙泉),银河谁识源头远,疑是山中别有天。天柱龙泉“岩岩天柱高,湛湛龙泉静。清乘兴一登,临日影波映。两川烟雨晴,孤城楼阁晓。上下树参差,来往人还绕。山峙水停停,炎凉知多少。”古人题写的龙泉,坐落于城南天柱山半山腰,高山出泉已是奇观,泉水清澈见底,凉爽沁心,旱不涸、涝不盈,甘而冽、无尽意,更为罕见,难怪有“天柱圣境启心智,龙泉奇观令神怡”之颂,相传泉中出龙,故名“龙泉”。天柱山因有龙泉而名,龙泉因山而灵,当为静乐之首景。登山时,正好一位大爷回家,家在山里,边走边聊,他三个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就剩老两口,老伴有病,他是下山买药。村里只剩10来户,下山只有这条路,过节子女也不回来,在外打工买房、孩子教育等开支很大,老人也不指望他们。

文峰凌霄

文峰凌霄是一处人文景观。高耸的文笔塔,屹立于县城东北的岑山之颠。始建于何年、毁于何时均无从考证,在传说的引领和令人期盼的呼声中,复建于2006年,成为静乐城醒目的一处亮点。

静乐城地处汾碾交流处,两河就像城池的两翼,似天鹅腾飞,岑山就是天鹅之首,翘首远望,时刻待起。自古岑山即为静乐教育的发祥地,规模宏大的元代文庙在此至今保存完好,岑山书院、静乐师范,直到如今的静乐三中相继设立于此,培养了一代一代的文化人才。

如今,文峰塔在岑山顶上凌霄突起,气势宏伟,与天柱名山、风神山遥相呼应,同半山的文庙古建融为一体,自成一景。登岑山顶,攀文笔塔,汾碾河川尽收眼底。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赋诗作文,以表心志:“绿影婆娑景色妍,文峰塔立白云边。风铃伴读吟佳句,雨韵弹琴诵好篇。雁塔题名惊四海,蟾宫折桂裕千年。人人都说岑山美,美在繁星灿烂天”。

神烟风洞

神烟风洞“混沌谁人凿窍开,天风从此应时来。清朝识得神功秘,三月年年设奠杯。”神秘的“神烟风洞”就在县城对面的风神山上,昔日的风神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烟雨朦胧。也是静乐古“八景”之一。

悬钟神韵

悬钟神韵悬钟山,又名馒头山,地处静乐东部康家会镇境内,属天然花岗岩山体,形似倒扣古钟,独立于群山之中,光秃圆净,高约150余米,围560余米,顶部平坦,上留古人类遗迹,有“上有石寨,名为马寨”的记载。其钟以西,石体裸露,形态各异,或如人、或如禽、或如兽,怪石林立,是中国北方少有的石林景观。饱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山涧清水常流,极具神韵。钟山之顶,石凿古井,洞窟石阶保存完好,自古通顶一条道,人称“中国第一钟”,是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神奇景点,魅力无限。

显字佛崖

显字佛崖显字佛崖,位于县境东北堂尔上乡的万华山上,山洼里依山而建的清凉寺,因庙宇无梁而独特,寺庙一角更因山崖峭壁上奇妙的“显字崖”而出名。万华山,以其奇迹般的自然景观和美妙的人文景观错落变换,呈现出完美迷人的景色,春翠秋红、绿阴蔽日,夏天云雾缭绕、野花暗香、如真如幻、神秘莫测,如世外桃源的空灵,使人身心清爽,赏心悦目。四周山水相应,森林密布,怪石嶙峋,虽古寺残根断碑,然神奇的“显字佛崖”依然无损,上书工整楷体“南无阿弥陀佛”,晴天无踪,雨后显影。吸引着世人驻足寻胜参拜,探究奇妙,如此奇观确属全国少有。

银桥卧波

银桥卧波建于2005年的银桥,横跨汾河之水,连接着汾河两岸,和县城十里长街——汾河大街融为一体。远远望去,蓝蓝的汾水碧波荡漾,与湛蓝的天空浑然一色,银色的大桥仿佛横卧水波,又似凌空玉带。

巾岩濑雨在县境东北50公里的娑婆乡大神沟与大会村之间,有一处绝顶壮如巾字,布石如云的奇山,名曰“巾字山”。其山山势奇特,岩山兀出,云雾缭绕,集水奇妙,山岩滴水如雨,清洁如莹,空气清新,湿润宜人,为静乐“古八景”之一。山下有泉一泓,天旱祈雨必应。

太子灵蛇

太子灵蛇太子寺坐落在距县城北40里许的黄华山上。相传因阿育王太子在此修行涅磐而得名,始建于金元时期,扩建于明、清两代。寺庙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群集于形如簸箕的腹凹山岩中,面向万辉河,背靠岩壁,三壁陡峭,四周松柏长青,苍翠满山。庙宇气势宏伟,由佛神聚集寺院、太子殿(水阁凉亭)、玉帝庙、铁佛寺四部分组成,入寺六进院落,三层大殿,七星漫院,八大金刚(松树),配殿、禅堂、僧舍一应俱全。佛尊、神像、浮雕、壁画、匾额样样工艺精湛,巧夺天工。瞻仰之间,令人目眩神寒。

玉石驼峰

玉石驼峰县城东南赤泥洼乡松沟村的玉石窟山,海拔高2200米,其山不仅矿产丰富(有玉石、石英等矿物),而且天柱山庙宇以山体独特、古洞神秘更为迷人,整个山体就如巨大的骆驼,首尾齐全。其中突现驼背的“驼峰”,更为逼真,两个巨大的山峰,清晰卧立于宽阔平缓的山脊中央,在蓝天的映衬下,凝望飘游的白云,如同骆驼漫步于天地之间,相传在“驼峰”以西的山洼里,有一处神秘莫测的石洞,洞内有多奇多险。

潭映日

景区例图

月潭映日在“悬钟神韵”西部不远处的石林里,有一处特别奇妙的景致,光秃圆润的山体上,顶部天然形成一个几米见方的“月牙形”石潭,里面四季积水,不渗不漏,更神奇的是常年不涸不溢,清澈见底。每当夕阳西下余辉四射之时,或日出东方,霞光万丈之晨,潭中映日格外晶莹,微风吹拂,波光粼粼,金光灿灿,在大自然中独显神韵,我们称其为“月潭映日”。移水神象

在静乐有一处更为形象、更为逼真的大象山,那就是龙家庄乡昔湖洋边的“神象”。其象鼻深插河床,圆净的象眼和硕大的象耳清晰到连孩童都能分辨。相传,昔日的昔湖洋一片汪洋,水草丰盈,那里是富水地区,水便来自龙家庄的龙口里。

景区评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根据相关程序,经山西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检查、评定,我省22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标准化景区要求,被批准为国家标准化旅游景区。其中包括11家4A级、9家3A级、2家2A级。

11家4A级的景区分别是:大同城区善化寺、盂县大汖温泉度假村、灵石县石膏山、灵石县红崖峡谷、孝义市胜溪湖森林公园、孝义市孝河湿地公园、汾阳市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交城县果老峰水上乐园、孝义市三皇庙、平顺县通天峡、襄垣县仙堂山。

9家3A级的景区除静乐县天柱山外,还有太原食品街、太原龙华寺、朔州平鲁区北固山、盂县华北奕丰生态园、左权县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纪念馆、左权县莲花岩生态庄园、柳林县抖气河、阳城县海会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