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浴日漫感(初冬浴日漫感)

由网友(占有欲)分享简介:《始冬浴日漫感》是丰子恺的1篇文章,选自《丰子恺集文全集》,上海文艺出书社一九八一年版,文章接纳比照伎俩,正在冬、夏比照中显示对于统一事物正在差别期间的差别立场,言语平平庸浓,没有作低深之态,娓娓谈去,展现出的是质朴而粗浅的哲理,字里行间无没有灌注着1种对于自由人熟的寻求以及对于熟命的微妙体验。做品本文脱离故宅1两个月,1旦回去,坐到...

《初冬浴日漫感》是丰子恺的一篇文章,选自《丰子恺散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在冬、夏对比中显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态度,语言平平淡淡,不做高深之态,娓娓道来,揭示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字里行间无不灌注着一种对自由人生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微妙体验。

作品原文

嘿 快来领取专属于你的冬日限定文案

离开故居一两个月,一旦归来,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的,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原来夏已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我掩卷瞑想: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仇变成了今日之恩。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又吃一惊。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恩变成了今日之仇。

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乃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足以使我吃惊。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落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昼。同时已可以感到夜。又好比一脚已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陆,同时已可以感到水。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已,不是“实感”。我久被初冬的日光笼罩在南窗下,身上发出汗来,渐渐润湿了衬衣。当此之时,浴日的“实感”与挥扇的“实感”在我身中混成一气,这不是可吃惊的经验么?

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洞开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小来了。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矗立在眼前了。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从前曾经想替黑猫脱下皮袍子,现在却羡慕它了。反之,有的东西变坏了:像风,从前人遇到了它都称“快哉!”欢迎它进来。现在渐渐拒绝它,不久要像防贼一样严防它人室了。又如竹榻,以前曾为众人所宝,极一时之荣。现在已无人问津,形容枯槁,毫无生气了。壁上一张汽水广告画。角上画着一大瓶汽水,和一只泛溢着白泡沫的玻璃杯,下面画着海水浴图。以前望见汽水图口角生津,看了海水浴图恨不得自己做了画中人,现在这幅画几乎使人打寒噤了。****的洋囝囝趺坐在窗口的小书架上,以前觉得它太写意,现在看它可怜起来。希腊古代名雕的石膏模型Venus①立像,把裙子褪在大腿边,高高地独立在凌空的花盆架上。我在夏天看见她的脸孔是带笑的,这几天望去忽觉其容有蹙,好像在悲叹她自己失却了两只手臂,无法拉起裙子来御寒。

其实,物何尝变相?是我自己的感觉变叛了。感觉何以能变叛?是自然教它的。自然的命令何其严重:夏天不由你不爱风,冬天不由你不爱日。自然的命令又何其滑稽:在夏天定要你赞颂冬天所诅咒的,在冬天定要你诅咒夏天所赞颂的!

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壮如夏,老大如冬。在人生的冬夏。自然也常教人的感觉变叛,其命令也有这般严重,又这般滑稽。

作品鉴赏

这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小文章,同样的太阳、同样的风,由于季节的不同,人们对它们的感情居然大相径庭,在这里,丰子恺抒发的是自然有常。人生无常的感慨。

与他的很多文章一样,丰子恺善于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捕捉细微之处,从中发现哲理。书桌旁的阳光让归来的“我”“感到异样”,紧接着,我发现“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我开始吃惊于自己的感觉——“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环视房中的物件,有的“变好了”,也有的“变坏了”,但转念一想,东西并没有变,变化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在不同的时间,人们对同样事物的态度可能截然不同,由此可以推及,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看法也会不断变化。自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一年四季轮回交替。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夏天赞颂冬天所诅咒的,在冬天诅咒夏天所赞颂的”。同样,我们少年时,盼自己快快长大,成熟与稳健;待真正成熟起来后,却羡慕孩童们无拘无束的纯真与快乐。只可惜,和自然季节的交替不同,人生的季节只有去没有回。人生是庄重而严肃的。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漫画第一人,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子恺漫画》等。丰子恺的散文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具有独特的文品。诚如他本人在《儿女》一文中所说:“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和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佛心、童心、诗心,三心构织成其艺术追求上的三昧境界。 1928年,丰子恺接受佛教,皈依佛法,成为一名佛教居士。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体现出一种关注现实的倾向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