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华(原山西大学校长)

由网友(挑灯看剑↗)分享简介:甄华(一九零八—一九九四),又名甄梦华,笔名甄乃力,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省平定县(今阴泉市)人。一九二六年插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异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山西大教第1任党支部委员,一九二七年四月任3晋中教党支部书忘。一九二八年八月考进中国大教、一九三零年又考进北平大教艺术教院(后改博科)。中文名甄华别号甄梦华性...

甄华(1908—1994),又名甄梦华,笔名甄乃力,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省平定县(今阳泉市)人。

山西大学副校长上春晚了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山西大学第一任党支部委员,1927年4月任三晋中学党支部书记。1928年8月考入中国大学、1930年又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后改专科)。

中文名

甄华

别名

甄梦华

性别

出生日期

1908

去世日期

1994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山西省平定县(今阳泉市)

人物简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第一批南下抗日请愿团活动。1933年北平大学毕业后,由县津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学习,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太原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干事、主任,部长,军政干部四分校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政治部科长、副部长、代理部长。1940年起,曾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科长、副部长、部长,冀中区党委政工部长、区党委副部长,晋察冀野战军政治部联络副部长、部长,华北二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十九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部长,西北独二军政委,宁夏军区副政委。

全国解放后,曾任西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政委,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中科院兰州分院副院长,兰州大学副校长。1956年国防部授予大校军衔。1980年2月至1981年4月出任山西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甄华同志任山西大学校长期间,1980年10月28日同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正式签订校际协议,每年互派留学生和教师进修,他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着力建设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将学校建成花园式学。1982年离休,1994年1月10日去世,享年86岁。

解放宁夏

1949年8月26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兰州。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进驻兰州后,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部长甄华即物色派遣原马鸿逵部少将交通处长孟宝山前往银川,直接做宁夏二马及其部将的和平争取工作;随后遵照杨得志司令员,李志民政委力争用和平方式解放宁夏的指示,很快便联络了一批对宁夏可以发生影响的上层社会力量和民主进步人士,准备开展宁夏的和平解放工作,其中为首的就是郭南浦先生。

8月底,甄华部长首次登门拜访他。甄首先说明受兵团首长委托,特来看望,几句寒暄之后,便开门见山地对他说:“兰州解放后,宁夏马鸿逵、马鸿宾部已完全独立,宁夏部队的战斗力,远不及被我歼灭的马步芳部队,解放军用军事手段解放宁夏有绝对把握,但为了减少战争的破坏,避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我们打算通过政治方式解决宁夏问题。对此,郭老先生有什么看法?”郭当即对我党我军的和平诚意表示钦佩,拥护和平解放的方针。甄华问:“争取马鸿宾,孤立马鸿逵,有无可能?”郭明确回答:“有可能。我与马鸿宾是至交,了解他有和平解决的愿望。”

甄华用探询的口吻说:“本想请郭老先生宁夏一行,考虑你年事已高,远行不便,是否另行推荐别人?”郭老先生激动地说:“我已是垂暮之年,有幸有为国为民做点好事,实属求之不得,我愿亲赴银川,面说马鸿宾认清形势,当机立断,接受和平解决。”甄华考虑到郭南浦先生已年逾八旬,不便奔波劳碌,而且进入宁夏,要冒风险,一时难下决心,说:“时间紧迫需要立即动身,为了不引起怀疑,我们又不便用军车送你,路经马鸿逵驻地,要冒很大危险。”郭坚定地表示:“为了宁夏百姓的解放,拼了我这条老命也值得。至于汽车问题我自己设法解决,只要闯过马鸿逵的防地,我可通知马鸿宾保护我。”

甄华返部后,向兵团首长作了汇报,并提出了尽快出发的建议和需要做好的工作,杨得志司令员和李志民政委同意并转报彭总,彭总同意郭南浦等即赴银川,对宁马部队开展政治争取工作。经过郭南浦、孟宝山等人的奔走斡旋,我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代表十九兵团,马惇靖代表国民党八十一军,在中宁签订了《和平解决协定》。至此,国民党八十一军宣布起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