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十二小学(1965年在河南创办的公立小学)

由网友(叹一地红尘花败丶)分享简介:南阴市第102小教是南阴市教诲局1所直属黉舍。该校开办于一九六五年,南阴市第102中教地处国民路南端,淯火之畔。占高空积七亩,修建面积一二零零零平方,有省级1类尺度的微机室、多媒体 西席、语音室、图书室、理化熟试验室等古代化办教前提。中文名南阴市第102小教创建时间一九六五年所属地域河南省南阴市主管部分南阴市教诲局地址河南省...

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是南阳市教育局一所直属学校。该校创办于1965年,南阳市第十二中学地处人民路南端,淯水之畔。占地面积7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有省级一类标准的微机室、多媒体 教师、语音室、图书室、理化生实验室等现代化办学条件。

中文名

南阳市第十二小学

创立时间

1965年

所属地区

河南省南阳市

主管部门

南阳市教育局

地址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民路1号(人民路七一路交叉口)

占地面积

7亩

类别

公立

类型

小学

简介

南阳教育网

南阳市第十二小学

地址: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民路1号(人民路七一路交叉口),40多年来,走过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路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该校根植于民众,得力于社会,以自己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在南阳盆地里树起基础教育的鲜艳旗帜。按照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为进一步实现我市校区学校合理布局,教育资源科学配置,市领导果断决策,将原南阳电大老校区改建为南阳市十二小学河南校区。十二小河南校区的建立,不仅可以解决白河南区域学校布点不足,缓解中心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还可以发挥名校效应,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办学理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注重政治教育、人际教育、忽视了生态教育。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德育工作,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德育之中,深入理解生态德育的内涵和意义,更新观念,调整德育课程,努力构建和谐的学校生态德育体系,使受教育者从小就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养成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体现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受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地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好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

教育工作

多年来,我们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二小学遵照“教孩子6年,就要为孩子考虑60年,为国家考虑100年”的办学理念,从小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自然观,利用身边小事,培养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教育观,使人人懂得,野生动植物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消灭它们就等于我们自取灭亡。我们坚持做了以下工作:

一、更新教师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育人观

学校生态教育观的树立,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师要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自觉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创建绿色校园、绿色社区,让学生每天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之中,体验生态美。

2、教师创造机会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大自然。每年春季我们总是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春游活动,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相应的主题。今年,低年级主题为“找春天”,中年级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高年级为“知荣明耻,做春天的使者”。使同学们受到一次生动的热爱大自然教育。认识和保护动植物,并从中受到启发,提升生态觉悟。

3、从生态的高度优化配置校内外德育资源,从生态学角度研究校园、教室、家庭和社区里潜在的德育资源,使以往不曾注意和未被调动起来的自然、人文德育资源都活跃起来,使之产生“互惠共生”效应,充分发挥育人合力。我们利用南阳处在南北气候的交汇地带,物种多样化的特点,在校园里既能种植北方针叶林的松柏,又能种植南方阔叶的芭蕉、绿巨人等树种,既有普通的小草小花,又有名贵的铁树、香樟。绿篱四季荫荫,月季、菊花季季飘香,而每个教室里绿化文化各不相同,有的把花盆放在窗台上,有的把吊兰挂在电视机旁,别具雅致。每期我们都组织同学们到动物园看望小动物,根据家庭状况认养动物,有的认养猴子,有的认养大象,小南星非让爸爸认养丹顶鹤,爸爸只好也认了。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动物生活习性,掌握了保护他们的基本方法,同动物也交上了朋友。

4、环保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自然课教材涉及内容广泛,集生物、天文、地理为一体,涵盖了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有极为丰富的环保内容,自然课成了对学生环保教育的主渠道。例如: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内容有:《动物与环境》、《植物与环境》、《食物链》、《我国的珍稀动植物》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建立环境概念,树立环保意识。

语文课作为思想性、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挖掘环保教育因素,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接受环境道德的感染和影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习阅读《蛇与庄稼》一文,使学生懂得了保护蛇就是为了保护庄稼的道理。一年级课文《大熊猫》、《啄木鸟 》在使小朋友了解动物知识、知道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等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

1、大力宣传创设氛围

少先队朋友们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知识,开展演讲活动、知识竞赛,在校园电视台自编自演童话剧等,使法律深入人心,人人懂得什么是对的,会么是错的,什么是违法的,提高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他们自发成立了“环保小组”,到家属院、社区、演讲、表演节目、张贴标语,全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并配合市森林公安局,举报贩卖、捕捉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放生大批青蛙、蛇、山鸡等,并参与烧毁非法网具。

2、举行一年一度的“爱鸟周”活动

一年一度的全市“爱鸟周”启动仪式,基本上都必须在该校举行或该校配合举行,每年4月21——4月28日,该校少先大队部,政教处就会主动联系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一起举办这项活动,大力宣传一只鸟一天能吃上百条害虫,并号召人们植树造林,给鸟类建设美好家园,号召人们在餐桌上禁食鸟类食品。他们发倡议书,号召全市少先队员自觉做鸟类的保护者,他们想象,如果有一天天空没有禽鸟的飞翔,白河岸边没有禽鸟觅食嬉戏,那这个世界多么单调啊!如果虫子充当了大王,人类就变成虫子的美餐了,多么可怕啊!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六个一”活动,认识一种野生鸟类、看一部鸟类电视片,讲一个鸟类学家的故事、讲身边一个队员爱鸟故事、唱一首爱鸟歌曲、做一次爱鸟宣传。孩子们的活动搞的轰轰烈烈,他们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劳累,这是情感体验,道德感悟,变为实际行动的喜悦。

3、利用校外基地丰富感受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家长、学生参观校外基地,如内乡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西峡恐龙遗迹园、伏牛山野生动物博物馆等,观看动物标本,看复原了的恐龙表演,仿佛又回到垩纪时代。

几年来,该校获得了“全国少先红旗大队”、“全国学纲要组织一等奖”、中央电视台“挑战800”栏目最佳表演奖“伯乐奖”、“全国支援西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教先进单位”、“河南省绿色学校”、“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卫生先进单位”、“规范化管理学校”、“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南阳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德育管理先进单位”、“市绿化达标单位”等近百项市级以上荣誉。

今年春期以来,中央电视台开办《绿野寻综》栏目,孩子们高兴的奔走相告,争相观看,一起讨论野生动物有趣的故事,他们还通过有关单位申请为“小小三员学校”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希望看到的等想法告诉大队辅导员,统一收集整理,邮递给有关单位。

这一栏目的开播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大开眼界的平台,平时里不放假不能到外边看动物,看了也看不全面,现在坐在家里就能走遍天下了。我们衷心希望该栏目越办越好,为未来的建设者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为了使《绿野寻踪》栏目办的更好,更有特色,更具吸引力,变为小朋友的周末盛宴,仅提几点供参考:

1、关于标题:《绿野寻踪》,“寻”即找的意思,想象应该是在密林深处发现动物的脚印或排泻物,沿途找来,隐隐约约看见了,再近些,看完整了,再近些,看清楚了,造成悬念,吸引小观众注意力,使他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而不是象现在这样的小朋友们在演播大厅里,一下子就看见“谁来了”。

2、不能只局限于演播大厅,要引入外境,这样看见的是动物的全貌,生活的全过程具有真实性。例如:“亚洲黑熊”,看后的感觉是它一直在直立行走,(因为要索取食物),它以什么食物为主,肉食?草食?而它最爱吃的却是“窝头”,这样会使小朋友看后认为:噢,原来亚洲黑熊是吃“窝头”的!最后设的互动三道题,“林伯伯”明讲“亚洲黑熊一般不冬眠,只有在亚洲北部寒冷地带的冬季才冬眠”,而电话连线的小朋友回答“不冬眠”又成了“错误答案”,怎样才能给小朋友正确答案呢?方琼姐姐只是表示惋惜,而没做解释。

3、主持人应掌握大量相关的知识,才能具备驾驭做好节目的能力,打造品牌。

4、该栏目能否也设个“月版”、“季版”?把相当一段时间的内容加以综合,来个现场知识竞赛、竞猜?或每期选积极参与的学校或学生做特邀嘉宾,一来扩大该栏目的影响面,提高收视率,二来也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5、遇到特殊日期出特别节目,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

不知当否,供商榷。

南阳市第十二小学还曾经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金螺号”节目,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由校领导鲁祖义、杜剑、赵峰带领五位同学到北京参赛!

学校荣誉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1]

参考资料

1.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2020-11-2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