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寺(四川广元寺庙)

由网友(待我迟暮之年)分享简介:大岩寺,又名冕旒寺,正在4川省广元市晨天区入化镇海拔四五零米的大岩山。别号冕旒寺初修时间5代后晋开运2年基原先容又名冕旒寺,正在入化镇海拔四五零米的大岩山。为亮终清始遗存,由前廊庙门、摆布配房以及大雄宝殿构成的4合院式修建。大殿坐北晨南,5开间,双侧配房各三间。初修于5代后晋开运2年(九四五),历经毁修。相传由唐朝名将“护国...

大岩寺,又名冕旒寺,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进化镇海拔450米的大岩山。

别名

冕旒寺

始建时间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

基本介绍

四川最养眼的寺庙,拥有上百尊形态各异的佛像,游客稀少适合拍照

又名冕旒寺,在进化镇海拔450米的大岩山。为明末清初遗存,由前廊山门、左右厢房和大雄宝殿组成的四合院式建筑。大殿坐北朝南,五开间,两侧厢房各3间。始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历经毁建。相传由唐代名将“护国公”尉迟恭之子宝琳督造,宝琳与杭州中天丝的开山祖师皆为印度高僧宝掌法师掌管。20世纪50年代初,中天竺寺当家和尚多次专程到大岩寺祭祖。历史上大岩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千手观音殿三进大殿,供四大天王、释迎牟尼、千手观音和十八罗汉,有寺僧百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梵音缭绕,颇为兴盛。大雄宝殿正门原悬挂“护国古刹”五代古匾。左侧置清乾隆年间所铸铜钟,钟高1.5米,重1.5吨,上铸寺史和当时盛况。右侧有寺碑数方。在佛祖莲座下有1块上镌“本寺第二代开山国师宝掌之莲座”的木质牌位。这些传寺之宝在1966年均遭毁圮,寺庙改作菜场。今残碑堆在檐下,碑文已破坏。

寺内硕大的石香炉、怀抱粗的殿柱、高高的石门槛、半间天王殿里的几根雕梁画栋,依稀现出当年的辉煌。寺内有一古泉,清澈甘冽,常年不涸。寺前数亩茶园,平坦开阔,青翠欲滴。寺东原有2棵建寺之初所栽柳杉,今存1棵,呈双桠杈,树龄已逾千年,十分珍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