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蕻(中国文学家)

由网友(妳、终究不属于涐)分享简介:赵瑞蕻,笔名阿虹、朱弦等。浙江温州人。一九四零年结业于东北结合大教外文系。曾介入建立《南湖诗社》,一九四二年被聘为中央大教外文系帮学,一九五二年调进南大中文系任学,一九五三—一九五七年被低学部遴派赴平易近主德国莱比锡卡我·马克思大教西方言语系任客座传授,中国比力文教教会倡议人之1,一九八四年赴喷鼻港中文大教比力文教研究中...

赵瑞蕻,笔名阿虹、朱弦等。浙江温州人。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曾参与成立《南湖诗社》,1942年被聘为中央大学外文系助教,1952年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1953—1957年被高教部选派赴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东方语言系任客座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发起人之一,1984年赴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四次。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译著《红与黑》、《梅里美短篇小说选》论文集《诗歌与浪漫主义》等。著有回忆录《离乱弦歌忆旧游》。1990年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荣誉奖、江苏社会科学奖。妻子杨苡也是翻译家。

中文名

赵瑞蕻

出生日期

1915-11-28

去世日期

1999-02-15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温州

毕业院校

西南联合大学

职业

翻译家

代表作品

《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等

人物经历

六十年前的父女通信 爸爸赵瑞蕻珍藏的家书

赵瑞蕻

赵瑞蕻

(   1915.11.28—1999.02.15) 浙江温州人。1935年温州中学毕业,如大夏大学中文系,一年后转山东大学外文系。抗战后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师从吴宓。1940年毕业后在云南任中学教员。1941年冬到重庆南开中学教书,次年到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助教,一度到女子师范学院任国文系副教授。

解放后一直在南京大学任教。1953年至1957年曾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大学任访问教授,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等课程。

历任中央大学外文系教师,南京大学外文系、中文系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中国译协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顾问,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名誉理事,江苏译协名誉会长,江苏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国文学学会名誉理事,温州大学董事,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东亚学系客座教授。

读中学时就开始写诗,第一篇作品抒情诗《雷雨》发表于温州中学校刊。在西南联大时与同学组织文学社团,写有长诗《永嘉籀园之梦》,是怀念故乡之作,至今未出版过。其他诗歌约有100多首,有关中外文学论文及译著数十篇,先后发表于《时与潮文艺》、《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等报刊,但直到1983年才编出第一本诗集出版。

1962年以后着力于比较文学,著有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多篇。最受称道的是《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资料丰富翔实,见解精辟。此外即将出版的著作有《西诗小扎》、《诗歌与浪漫主义》以及译著弥尔顿的《欢乐颂》、《沉思颂》等。

1999年2月15日在南京去世,享年84岁。

其他作品

著作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德文论文)1956,莱比锡大学学报,1956年12卷4期

赵瑞蕻

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 1982,天津人民

梅雨潭的新绿(诗集)1983,江苏人民

翻译书目

红与黑(长篇小说)法国斯丹达尔著,1944,重庆作家书屋

卡斯特洛修道院女院长 法国斯丹达尔著,1946,上海正风出版社

马雅可夫斯基研究(论文)1950,南京正风出版社

列宁(长诗)苏联马雅可夫斯基著,1951,上海正风出版社

土谷曼的春天(中篇小说)1952,海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