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行书(晚清时期何绍基所作的书法)

由网友(时间治好的是皮外伤)分享简介:何绍基行书是晚清期间何绍基所做的书法,吸与了金石碑刻中跌荡圆润的意态,畅通领悟了颜实卿 (七零七⑺八四) 书法裏重雄磅礴的气焰,造成他这既具跌荡欹侧,又含遒劲丰腴的书法韵致。清朝徐珂评其行书具散大成的派头。中文名何绍基行书做者何绍基做品文体行书基原先容何绍基 (一七九九 - 一八七三)行书无年款,火墨纸原4屏,各一六七...

何绍基行书是晚清时期何绍基所作的书法,吸取了金石碑刻中跌宕圆润的意态,融会了颜真卿 (707-784) 书法裏沉雄磅礴的气势,形成他那既具跌宕欹侧,又含遒劲丰腴的书法韵致。清代徐珂评其行书具集大成的气魄。

中文名

何绍基行书

作者

何绍基

作品体裁

行书

基本介绍

晚清书法第一人 东洲居士 何绍基

何绍基 (1799 - 1873)

行书

无年款,水墨纸本四屏,各167 x 47厘米

录音导赏

晚清时期,由於大量碑版石刻的出土,构成碑学的兴盛,故造就了书法史上所谓「碑派」的形成,替书坛注入了雄浑的风尚。何绍基 (1799-1873) 吸取了金石碑刻中跌宕圆润的意态;除此之外,他又融会了颜真卿 (707-784) 书法裏沉雄磅礴的气势,形成他那既具跌宕欹侧,又含遒劲丰腴的书法韵致。清代徐珂评其行书「尤於恣肆中见逸气,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壮士斗力,筋骨涌现,忽又如衔杯勒马,意态超然,非精究四体,熟谙八法,无以领会其妙也。」於此可见他的书法具集大成的气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