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药物)

由网友(作业,我跟你拼了)分享简介:孔雀草,中药名。为菊科动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的齐草。漫衍于4川、贵州、云南等地。具备清冷解毒,止咳之功能。经常使用于主治风冷伤风,咳嗽,百日咳,痢疾,腮腺炎,乳痈,疖肿,牙疼,嘴腔炎,目赤肿疼。中文名孔雀草药品种别中药材顺应症风冷伤风,咳嗽,百日咳,痢疾,腮腺炎,乳痈用法用质外敷,煎汤,九⑴五g,或者...

孔雀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咳之功效。常用于主治风热感冒,咳嗽,百日咳,痢疾,腮腺炎,乳痈,疖肿,牙痛,口腔炎,目赤肿痛。

中文名

孔雀草

药品类别

中药材

适应症

风热感冒,咳嗽,百日咳,痢疾,腮腺炎,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或鲜品捣敷

分布区域

中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时间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万寿菊属

双子叶植物纲

桔梗目

菊科

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

别名

孔雀草低价热销,孔雀草药用价值,孔雀草养护原则

黄菊花、五瓣莲、老来红、臭菊花、孔雀菊、小万寿菊、红黄草、缎子花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止咳。

有关配伍

1、治头痛发热:孔雀草加生姜,熬水吃。(《彝医植物志》)

2、治咳嗽:黄菊花15g。研末,开水吞服。(《贵州草药》)

3、治乳痈,疖肿:孔雀菊、七叶一枝花各用鲜草适量。捣烂,调醋少许,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或鲜品捣敷。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孔雀草,又名藤菊、西番菊。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通常近基部分枝,分枝斜开展。叶羽状分裂,长2-9厘米,宽1.5-3厘米,裂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端常有长细芒,齿的基部通常有1个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3.5-4厘米,花序梗长5-6.5厘米,顶端稍增粗;总苞长1.5厘米,宽0.7厘米,长椭圆形,上端具锐齿,有腺点;舌状花金黄色或橙色,带有红色斑;舌片近圆形长8-10毫米,宽6-7毫米,顶端微凹;管状花花冠黄色,长10-14毫米,与冠毛等长,具5齿裂。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长8-12毫米,黑色,被短柔毛,冠毛鳞片状,其中1-2个长芒状,2-3个短而钝。花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50-1600m的山坡草地、林中,或在庭园栽培。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

本品为密丛状草本,长30-80cm;茎细弱,淡紫色。叶皱曲,羽状全裂,裂片6-7对,线状披针形,长2-3cm,宽1-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总苞1层绿色,舌状花1层,黄色带紫红色斑,筒状花两性,与舌状花同色。瘦果线形,被柔毛,冠毛鳞片状。气微,味苦。以体干,叶多,带花序者为佳。

药理作用

消炎作用。

现代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腮腺炎,乳腺炎,急性结合膜炎和感冒发热等。

有关论述

1、《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止咳。”

2、《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止咳,止痛。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痢疾,咳嗽,百日咳,牙痛,风火眼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

3、《福建药物志》:“主治风火赤眼,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