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镇(辽宁省西丰县下辖镇)

由网友(亦是人间惊鸿)分享简介:振兴镇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分户,位于东经四三.五°,北纬一二五.五°。东取吉林省交界,西临西丰县乡二五私里,居沈阴市,吉林省的4平、辽源、梅河嘴市中间地戴。镇内有闻名的海拔八七零私尺的省级风光区、齐省最大的人工林场---炭砬山林场,取吉林分火岭处又是寇河的源头。山上林涛阵阵,山下溪火潇潇,景致新奇,秀媚无比。中文名振兴镇著...

振兴镇地处辽宁省东北部门户,位于东经43.5°,北纬125.5°。东与吉林省接壤,西临西丰县城25公里,居沈阳市,吉林省的四平、辽源、梅河口市中心地带。镇内有著名的海拔870公尺的省级风景区、全省最大的人工林场---冰砬山林场,与吉林分水岭处又是寇河的源头。山上林涛阵阵,山下溪水潇潇,景色别致,秀丽无比。

中文名

振兴镇

著名人物

刘书良

所属地区

辽宁省西丰县

面积

24.3万亩

人口

18.600口人。

民族

汉族

特色产业

林牧业和种植业

著名景点

冰砬山林场

所属国家

中国

车牌代码

辽M

气候类型

大陆性季风型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电话区号

0410

邮政区码

112000

行政类别

地理位置

辽宁省东北部门户

政府驻地

振兴村

自然环境

高丽墓与冰砬山,辽宁西丰最高峰,老爷岭起始地,西流水从这分界

由于该地区地理位置系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末端,大自然的恩赐,造就了该地区山大沟多、土质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的自然环境。该地属大陆性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光热充足,水量充沛。冬日银装素裹,夏天烈日炎炎,二、八月多干燥,四至九月份降水量为680-770mm,适应各种作物的生长。由于气候适宜,山下沃土良田,林内曲径通画,山货野菜极为丰富,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资源丰富。

发展历史

一百多年来,这里的人民用聪明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耕耘着这片土地。该镇开发于清光绪年间,原为皇家围场。1935年更名为振兴。1985年建制振兴镇。全镇区域面积 24.3万亩,农业耕地3.7万亩,是个“七山一水一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以林为主的山乡。全镇辖14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18.600人。

交通

该地交通便利,通讯快捷。西丰至东丰国有公路贯穿本镇全程25公里,镇内5条乡路基本建成了绿色通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全镇程控电话达1600部,平均三户拥有一台电话,无线电话发展较快,可直接与世界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话。由于小城镇的形象变化,吸引了大批的有识之士经商创业,形成了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经贸集散地。由于增加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基础设施完善,综合功能齐全,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活力。

经济发展

经多年来的建设,打破了以往以农为本的小农经济局面,开辟了一批中长短期致富项目,建成了三个支柱产业,十个骨干项目。

农业发展

尖把梨生产基地已经建成,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开发2000亩黄尖锐把梨品种,每年可投放市场尖把梨1000吨。此外还可投放市场123苹果10000吨,葡萄1000吨。

食用菌生产在该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现有塑料温室大棚及房舍生产面积 1.2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滑子蘑、香菇、平菇、黑木耳、灵芝等,每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产品除辐射四平、辽源、梅河口等地外,每年都大批出口。

在农业方面,该镇生产品种是玉米,盛产大豆、高粱、水稻,年产量1.6万吨,每年全镇种植烟草1000亩,每年交售烟草3500担。

林业发展

重林兴牧抓矿业。该镇现有林业用地 13.7万亩,其中人工林 8.4万亩,主要树种有天然原始古树柞、榆、杨、柳、椴、腊、槐等20余种阔叶林;人工林有落叶松、黄松、樟松、红松等树种,森林覆盖率达65%,林木蓄积量达30万立方米。每年可为市场提供建设、装修用木材2000立方米。林下及疏林地山货、野菜较多,盛产榛子、核桃、山梨、山葡萄,猕猴桃量大质优,是酿造佳酿的上等原料。山野菜声名远振,蕨菜、四叶芹、猫爪子、刺嫩芽等10多种品种,每年可采集干品和淹渍,除地销一部分外,将销往南韩、日本、新加坡达1000吨以上。野生菌类品种繁多,物美质优,松茸、榛蘑、羊肚蘑、大腿蘑、地青蘑等10余种,每年可收集 500吨以上,是纯绿色食品,倍受欢迎。野生药材资源丰富,野山参、细辛、五味子、桔梗、玉竹、龙胆草、柴胡、地龙骨等50余种名贵药材。野生林蛙畅游山涧之中,是名贵的滋补上品。

矿业发展

该镇现已探明和开发利用的矿种有金、银、铜、铁、石英、石灰石、陶土等,其中石灰石品位级优,氧化钙含量56,储量1亿吨以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年产10万吨的白灰厂,开发了金矿,建起了缸窑。在10个骨干项目开发中,该镇的柞蚕在铁岭市是重点产区,现有柞蚕场 400把,每年放养春秋两季,可收获茧种50万吨,工业用茧400吨,以其桑足质优载誉东北。

畜牧发展

畜牧业是该镇的传统项目,由来已久的。在开发前是皇家围场的时候,这里就有成群的野生鹿。清光绪皇帝狩猎到过此地。开发后,人们开始训驯养繁衍至今。连年销往南韩、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黄牛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品优两量大。现饲养的主要品种夏洛莱、西门塔尔、鲁西黄牛、独角红、皮尔蒙特等肉乳兼用型,每年饲养两在.1.6万头,其中出栏1万头。优质肥牛常年供应沈阳、大连、河北等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1999年该镇被铁岭市政府授予“辽北肉牛第一镇殊荣”。

森林覆盖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美化、绿化需要,建立了生态苗木基地,规模550亩,其中花卉50亩50万株,造林用苗木250万亩,落叶松、樟子松、油松等苗木500万株;绿化用苗100亩,杨、柳、垂榆等250万株;果树育苗150亩,品种有黄尖把梨20万株、红南果梨20万株、金帅15号和晚李子苗木120万株。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