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镂孔高柄杯(黑陶镂孔高柄杯)

由网友(采花小霸王)分享简介:【相干资料】:从考古发明看,正在距今七零零零—五零零零年的遗迹中,已有苇席、竹席或者篾席,故遥古先平易近席地而坐当无疑难。正在山西襄汾1处距今四五零零—四二零零年的龙山文明遗迹中,出土了今朝所睹最先的成形木量野具:盘、案、俎等,低度仅二零—三零厘米,合适落座于地的糊口。如许,搁正在席或者案上的餐饮用具,总要巨细相宜、参差有致、利便与...

【相关资料】:

全国文物大battle 临沂队,出战

从考古发现看,在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中,已有苇席、竹席或篾席,故远古先民席地而坐当无疑问。在山西襄汾一处距今4500—42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目前所见最早的成形木质家具:盘、案、俎等,高度仅20—30厘米,适合落座于地的生活。这样,放在席或案上的餐饮器具,总要大小适宜、错落有致、方便取用才好。清瘦、足长的高柄杯,较之低矮、肥硕的其他饮器,在使用时显然更加便利,不似大碗喝茶那么有失风度。

出土地点

临沂市大范庄

文物原属

大汶口文化晚期遗物

年代

新石器时代

基本介绍

【名称】:黑陶镂孔高柄杯

【文物现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简介】:

泥质黑陶,高21.75cm、口径7.25cm、足径6.05cm、重0.1千克,侈口、深腹、圆形底接高柄,圈足。器壁较薄,似蛋壳,表面乌黑发亮,柄上有七条联珠状镂孔装饰。器型严谨规整,朴素大方,亭亭玉立,是大汶口文化晚期黑陶制作工艺成熟时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代饮水杯中较风雅的一种,有点类似今天喝葡萄酒、饮料用的玻璃高脚杯。其高柄(亦即高足)顺应了当时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4000余年,延续约2000年,主要分布在山东、苏北、皖北、豫东,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具有地区代表性的重要古文化。先民们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狩猎和捕鱼,房屋多数已是地面建筑,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制陶技术较高,陶质有红、灰、黑、白四类,装饰上以镂空和纺织纹为特色,而高柄杯与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陶器中最具特色的器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