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芋艿(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植物)

由网友(請把小熊还给我)分享简介:万年芋艿,双子叶动物,天南星科,多年熟木本,中国南边栽培较多。中文名万年芋艿注释乞助编纂百科手刺 芋艿芋艿(Yùnǎi )简称“芋”,雅称“芋头”。双子叶动物,天南星科。多年熟木本。叶椭圆形,叶柄少而瘦小。花黄绿色。地下有肉量球茎,富含淀粉,可供食用。中国南边栽培较多。目次简介具体资料动物形态收罗性味罪用主治选方简介芋艿...

万年芋艿,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中国南方栽培较多。

中文名

万年芋艿

正文

最近买了一盆植物...卖植物的人说是金元宝...可没找到相关内容....求助...植物名称与作用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芋艿

芋艿(Yùnǎi )简称“芋”,俗称“芋头”。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叶卵形,叶柄长而肥大。花黄绿色。地下有肉质球茎,富含淀粉,可供食用。中国南方栽培较多。

目录

简介详细资料植物形态采集性味功用主治选方

简介

芋艿的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既可以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芋艿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角甙等多种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芋艿性甘、辛、平,入肠、胃,具有益胃、宽肠、通便散结、补中益肝肾、添精益髓等功效。对辅助治疗大便干结、甲状腺肿大、瘰疬、乳腺炎、虫咬蜂蜇、肠虫癖块、急性关节炎等病症有一定作用。应注意,不能擦、敷到健康皮肤,否则会引起皮炎。一旦发生,可有生姜汁轻轻擦洗即可。芋艿食用方法很多,煮、蒸、煨、烤、烧、炒、烩均可。最常见的做法是把芋艿煮熟或蒸熟后蘸糖吃;芋艿烧肉或将芋艿切成丁块,与玉米掺在一起煮粥。应注意的是,芋艿含较多淀粉,一次不能多食,多食有滞气之弊,生食有微毒。在东南沿海一带,有中秋吃芋艿的习俗。相传明朝年间,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百姓深受其苦。戚继光受命抗倭,取得很大胜利。中秋这一天,戚家军在营地里欢度中秋。半夜里倭寇偷袭,将戚家军围困在山上,断其粮草。数天后,士兵们只好挖到不少野芋艿,煮后很好吃,但不知其名。戚继光说:“为了纪念遇难的士兵,就叫它‘遇难’吧。”一天夜晚,戚家军饱餐“遇难”后奋勇突围,将倭寇全歼在睡梦中。此后,东南沿海人民在过中秋节时,都要吃糖烧芋艿,以志不忘民族危难和戚继光的抗倭功绩。时间一长,“遇难”便渐渐变为了“芋艿”。

详细资料

异名:

蹲鸱(《史记》),芋魁(《汉书》),芋根(《汉书》颜师古注),土芝(《别录》),芋奶(《种芋法》),芋头(《本草衍义》) 。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

植物形态

芋,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卵形至长椭圆形的块茎,褐色,具纤毛。叶基生,常4~6片簇生;叶身阔大,质厚,卵状广椭圆形,长约30~50厘米,全缘,带波状,先端短而锐尖,基部耳形,耳片钝头,仅末端圆,叶面绿色,平滑,具防水性;叶柄肉质,长而肥厚,绿色或淡绿紫色,基部呈鞘状。花茎1~4枚,自叶鞘基部抽出,各生1内穗花序,顾次开放,长约30厘米。佛焰苞长约20厘米,淡黄色。肉穗花序在苞内呈椭圆形,短于佛焰苞,具短附属体;上部生多数黄色雄花,占花穗之半,下部生绿色雌花,约占花穗的1/4,中性花位于中部,亦占花穗的1/4。花期8月。我国南方及华北各省,均有栽培。本植物的叶(芋叶)、叶柄(芋梗)、花(芋头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8~9月间采挖,去净须根及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其中间母根(块茎)俗称芋头,旁生小者为芋子.

化学成分:

块茎含蛋白质1.75~2.3%、淀粉69.6~73.7%、灰分1.17~1.68%、脂类0.47~0.68%、钙0.059~0.169%、磷0.113一O.274%、铁0.0042~0.0050%,维生素C和A的含量甚少,但含维生紊B、B2(即核黄素)较多。

性味

甘辛,平。 ①《别录》:"辛,平,有毒。" ②陶弘景:"生则有毒,性滑。" ③《日华子本草》:"冷。" ④《滇南本草》:"味甘麻。"

归经:

《本草求真》:"入肠、胃。"

功用主治

消疬散结,治瘰疬,肿毒,腹中癖决,牛皮癣,汤火伤。 ①《别录》:"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 ②《唐本草》:"蒸煮冷啖,疗热止渴。" ③孟诜:"浴去身上浮风,慎风半日。" ④《本草拾遗》:"吞之开胃,通肠闭,产后煮食之破血,饮其汁,止血、渴。" ⑤《日华子本草》:"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甚下气,调中补虚。" ⑥《滇南本草》:"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 ⑦《医林纂要》:"行水。" ⑧《本草求原》:"止泻。" ⑨《随息居饮食谱》:"生嚼治绞肠痧,捣涂痈疡初起,丸服散瘰疬。" ⑩《岭南采药录》:"以此煮粥,研末和粥食之,能治小儿连珠疬及虚疬,大人亦合,并可免一切疥疮。" ⑾《中国药植图鉴》:"调以胡麻油,敷治火伤,开水烫伤;用芋片不断摩擦疣部,可除去。"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4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

 ①陶弘景:"生则有毒,莶不可食。" ②《千金?食治》:"不可多食,动宿冷。" ③《本草衍义》:"多食滞气困脾。"

选方

①治瘰疬不论已溃未溃:香梗芋艿(拣大者)不拘多少。切片,晒干,研细末,用陈海蜇漂淡。大荸荠煎汤泛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陈海蜇皮、荸荠煎汤送下。(《中国医学大辞典》芋艿丸) ②治癣气生芋一斤,压破、酒渍二七日,空腹一杯。(《独行方》) ③治诸疮因风致肿:烧白芋灰,温汤和之,厚三分,敷疮上。干即易,不过五度。(《千金方》) ④治头上软疖:大芋捣敷,即干。(《简便单方》) ⑤治牛皮癣:大芋头、生大蒜。共捣烂,敷患处。 ⑥治筋骨痛,无名肿毒,蛇头指,蛇虫伤:芋头磨麻油搽,未破者用醋磨涂患处。 ⑦治便血日久:芋根四钱,水煎服,白痢兑白糖,红痢兑红糖。(⑤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2 芋艿:《漂流13历险记》中一号人物,开朗活泼,魔音教创教使者。绝技有:音飞乱舞、魔音在线、圣天拳等。自魔音教创教始,领导教众,开创魔音之先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