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河南卫辉市护国寺)

由网友(无意穿堂风)分享简介:卫辉市安都城南闭村护国寺修于唐朝咸通10年,佛顶尊胜如去佛之低僧蜜陀罗去到其时的马闭村,开设谈场,讲经说法,遂使寺庙壮阔,殿堂华美,朝钟奏起千言经,暮饱揽归万伦心,成1方名刹。天气类型温戴大陆性季民风候成立时间唐朝咸通10年归纳综合先容五.坤隆9年10月《重建碑忘序》一.卫辉市安都城南闭村护国寺(齐景)二.卫辉市安都城南闭村护国...

卫辉市安都乡南关村护国寺建于唐代咸通十年,佛顶尊胜如来佛之高僧蜜陀罗来到当时的马关村,开设道场,讲经说法,遂使寺院壮观,殿堂华丽,晨钟奏起千言经,暮鼓揽回万伦心,成一方名刹。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建立时间

唐代咸通十年

概括介绍

护国寺 浙江温州市护国寺

5.乾隆九年十月《重修碑记序》

1.卫辉市安都乡南关村护国寺(全景)

2.卫辉市安都乡南关村护国寺(近景)

3.护国寺院中绒花树

4.护国寺外所立2005年6月重建之碑

6.残留碑额(重修护国寺记)

创建田祖庙记

卫郡西北隅三十里许,地名关村,其时代名氏莫考,惟谚曰汉伏波将军马援后马超故墟,昔所称茂岭山下马关村是也。东北军林教场遗迹尚存,人咸以关村呼之。其地沧河绕北,卫水环南,值行山之峙右,寓太公之泉左,土厚水深,风俗朴茂,人烟稠密,鸡犬声闻,宛然一名区也。寺观庙宇,匪不具载。适乡耆小山王君,卫之世族也,首倡善,谋诸东泉王君等四人:“匪食则无生,匪衣则不免冻。是衣食者,小民之天也。古称三皇田祖代天地之不□,开衣食之源,可乏崇祀之所、报本之典乎?”众佥曰:“善!此念上合天心,下孚舆论,吾辈谋之所不到者,敢不敬从!捐赀约会,求地于西南隅,足可以妥神灵、崇庙貌,实太祖高皇帝厚民蠲租、肥桑园遗基也。”会日未久,积金无余,建庙一楹,拜殿一室,周围垣墙,一时俱举。名其庙曰田祖,孰云不宜!此创立规模,其开拓重修,实赖后之君子!姑书以纪岁云。

时万历四十三年乙卯阳月吉旦,□庠生王国柱。

王以山何□样史永贵王邦庆王一化侯定国张守禄

王可群张得志王汝敬张一干张三纲王梦甲知□

会首王□选李守法王□□侯时叙张一和知□侯镇国

侯孝逸王□水侯时来侯时行王学□王才□□□

张问□张守富王以同侯时用王□魁知从□□□

武尚信王可法

王□王进忠

侯时□王□□

助人李进禄王□叙

王以□张友谟

□□□高得金

张进

重修

水陆殿

碑记

且夫建庙栖神,亘古然矣。大殿后旧有水陆殿五楹,不知创于何代。凡士民祈祷,萃天下诸神而崇祀之,其势巍以峨,其规华而丽,其层檐耸出,丹垩辉煌,迈斗枢而超天际。奈岁久倾圮,不堪妥侑。有住持僧智清议鼎新之。有积者输心献赀,居岩者焚石献灰,少壮者荷锸献力,其庀材鸠工,一一皆智清布置焉。工始于甲午(顺治十一年,1654)之夏孟,落成于乙未(顺治十二年,1655)之夏仲,遂砻石以志云。

王师臣生员王□付国相王相王斈孟王斈武

张有宝李文禄梁建基李进财侯通基王眷士

生员王家栋王右贤周□侯竒国张五竒张凤岐

侯时用侯継国范怀德梁□灰王眷成王眷江

孙天印侯士国苏火云侯开基任子旺牛禄

王师寿张有珍樊应俭王眷臣赵国相王新

镇□□胤维真侯福基王士英牛进□

镇晓融福通 鉴赵来国侯经国王□基

孙良贵

栗九思

李□

郭□州李腾龙

李义王养素

□天得

郭顺

智松光先光胤

大清顺治拾贰年岁次乙未仲夏吉旦立 住持僧孙重孙仝立

智清 徒心存光显发兴

【简析】

此碑立于卫辉市安都乡南关村护国禅寺后院斋房前。常见明清乡间碑制,椭圆额,无额心。正文四周皆吉祥缠枝花草云纹,额顶部有双龙在云中飞舞,与海波、花草相搭配,十分精美。正文(含题、立碑时间)8行,满行24字。后有题名8列,每列8人(末列2人)。全碑共计348字。正书,方正舒展,稳重厚实。文中记载重修水陆殿的过程,其中“其势巍以峨,其规华而丽,其层檐耸出,丹垩辉煌,迈斗枢而超天际”用语精美,颇有气势。

【简析】

此碑立于卫辉市安都乡南关村护国禅寺后院斋房前。常见明清乡间碑制,椭圆额,无额心。正文四周皆吉祥缠枝花草云纹。正文(含题、立碑时间)11行,满行37字。后有题名,“会首”7列,每列5人;“助人”2列,第1列7人,第2列6人。全碑共计472字。正书,方正舒展,有一定功力。

本碑记述南关村万历四十三年创建田祖庙的情况,反映了当地民间的“田祖”信仰。田祖,传说中始耕田者,指神农氏。《诗·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毛传:“田祖,先啬也。”孔颖达疏:“以迎田祖先啬之神而祭之。”朱熹集传:“谓始耕田者,即神农也。”周代王室还在其祭祀社稷之神的祭坛周围,插上合适的树木作为田祖的象征,称为“田主”。

我国是农业国,农神信仰根深蒂固。但卫辉保留下来的田祖庙已难寻觅,即使此碑也杂陈于“护国禅寺”中,这是否反映了农业文明逐渐衰败而新的文明形式逐渐兴盛而在民间的影响呢?人们宁可信奉禅、释、道,却慢慢丢弃了传统的农神信仰,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另外,文中对关村来历的介绍颇为详细,有史料价值。其中“其地沧河绕北,卫水环南,值行山之峙右,寓太公之泉左,土厚水深,风俗朴茂,人烟稠密,鸡犬声闻,宛然一名区也”,语言优美,描摹逼真,令人赞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