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依寨村(文山州文山县薄竹镇下辖村)

由网友(找个借口谁都可以先走@)分享简介:晃依寨村隶属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薄竹镇,属于山区。间隔镇一三.零零私里,领土面积三一.二三平方私里,海拔一七八零.零零米,年平均气温一五.零零℃,年升火质一一五零.零零毫米,相宜莳植食粮等农做物。该村辖晃依寨、晃依冲等、3野寨、东瓜林、格格冲、私鸡寨、诺诺子、期都都、田心寨、小团坡、龙古社一一个天然村。天然资材齐村有耕地...

摆依寨村隶属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薄竹镇,属于山区。距离镇13.00公里,国土面积31.23平方公里,海拔1780.00米,年平均气温15.00℃,年降水量1150.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

文山市薄竹镇摆依寨村种植 树头菜 是个致富法宝

该村辖摆依寨、摆依冲等、三家寨、东瓜林、格格冲、公鸡寨、诺诺子、期都都、田心寨、小团坡、龙古社11个自然村。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895.00亩(其中:田1042.60亩,地2852.40亩),人均耕地1.50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30257.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926.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6亩,主要种植花椒、梨、柿子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6895.00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422户通自来水,有11户饮用井水,有 12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总户数的23%。有56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72户,占总户数的100%和8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7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8户,占总户数的31%和19%。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3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4辆,农用运输车8辆,摩托车28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0亩。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5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7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77户。全村有10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3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9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42.9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66.70万元,畜牧业收入794.4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970头,肉牛170头,肉羊337头);林业收入23.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88.00万元,工资性收入16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78.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畜牧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63.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3人,在省内务工54人,到省外务工109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17户,共乡村人口2706人,其中男性1362人,女性1344人。其中农业人口2285人,劳动力1680人。到2013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2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706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13.0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414户。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摆依寨小学、三村小学,中学生就读到老回龙中学。该村距离中学1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149人,中学生73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0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063.19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08.0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3700个(劳均2个)。年末集体总收入2.00万元,有固定资产19.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7个,党员总数51人,党员中男党员47人,女党员4人。团员34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自然条件差,资金缺乏,投入不足,发展受限,二是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较低。使今后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三是缺少支柱产业,规模化与产业化程度偏低,经济效益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农民增收困难;四是教育科技文化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普遍群众反映看病贵看病难。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加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和投入力度,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樱桃、蔬菜、三七种植面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把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市场需求、资源开发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发展畜牧业生产;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建设文明、安全、发展的新农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