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村(云南省文山广南县五珠乡下辖村)

由网友(清梦)分享简介:老厂村村隶属广南县5珠城,地处旧莫城边,属于山区。间隔镇一八.零零私里,领土面积七.六七平方私里,海拔一四零九.零零米,年平均气温二零.零零℃,年升火质一八七零.零零毫米,相宜莳植火稻、玉米等农做物。该村东邻旧莫城,南邻9克行政村,西邻石盆行政村,北邻红石岩行政村。辖老厂、马街、马岔库、新发寨、石洞门、坝翁、懂拼下寨、...

老厂村村隶属广南县五珠乡,地处旧莫乡边,属于山区。距离镇18.00公里,国土面积7.67平方公里,海拔1409.00米,年平均气温20.00℃,年降水量187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该村东邻旧莫乡,南邻九克行政村,西邻石盆行政村,北邻红石岩行政村。辖老厂、马街、马岔库、新发寨、石洞门、坝翁、懂拼下寨、懂拼上寨、平寨、干水井、白沙坡、大西吉、马路、新寨等14个村民小组。

外文名

The old factory village

农业人口

3312 人

自然资源

文山广南 实施产业扶贫 铺就群众 小康路

村内农田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526.00亩(其中:田806.00亩,地1720.00亩),人均耕地0.7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 等作物;拥有林地299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7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7亩,主要种植桐果、杉树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1900.00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部分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 485 户通自来水,有 220 户 饮用井水,有22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31.88%)。有54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 36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6.97%和50.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0户(分别占总数的 30.23%和69.77%)。

该村到乡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大部分为未硬化路面,极少数为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8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7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360.00 亩,有效灌溉率为44.6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1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10 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341户;建有小水窖 3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26 户。全村有9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1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4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4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村内道路

该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08.7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4.60万元,畜牧业收入96.30万元(其中,年 内出栏肉猪3005头,肉牛525头,肉羊70头);林业收入15.4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47.90万元,工资性收入120.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8.8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0.3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35人,在云南省内务工55人,到云南省外务工480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水稻、玉米、大豆、辣椒,主要在当地销往本县。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35.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8.72%。该村发展辣椒、大豆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杉木等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723户,共有乡村人口3318人,其中男性1828人,女性1490人。其中农业人口3312人,劳动力2191人。到2013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31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2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8.0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578户。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老厂、大西吉小学,中学生就读到五珠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20公里,距离中学18.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330人,中学生112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4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180.36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06万元,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党员总数58人,党员中男党员53人,女党员5人。团员58人。

新农村建设

村内水坝

2010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广南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在 2006年实施了4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分别是:老厂三队、马岔库、马路、平寨。国家投入资金80万余元,群众投工投劳87万余元。

到2007年实施了2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分别是:大西吉一二组。国家总投资30万余元,群众投工投劳13万余元。

发展重点

学校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村委会所辖区域偏远,山高、坡陡、谷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科技意识淡薄,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偏低。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魔芋、玉米等为主的种植业,扩大核桃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群众出行提供交通便利,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